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的天堂》,齐读课题。

2.检查复习。

巴金老先生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分别在什么时间,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随机板书“榕树”“鸟儿”)
3.大屏幕展示学习方法
(1)抓住重点段落,结合关键词句,学习课文。

(2)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展开想象,品读榕树的大和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一株榕树便是天堂,这究竟是怎样的一颗榕树呢?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先找到重点描写榕树的段落。

(一)感受榕树的大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其他同学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出现一株怎样的树(用文中的句子说说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树。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一株”。

起初我认为那是“许多株榕树”,还有的朋友说是“两株榕树”,走进一看才发现,正如另一个朋友所说的,有一株榕树。

②理解“不可计数”。

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是有原因的,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

能在这段话中找到原因吗?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出示鸟的天堂枝藤交错的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
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
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一起读——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谁能读读这句话,就读出它的大来。

指名读,让一生评价,师
再指导。

(指导朗读:第一,眼前有画面;第二,突出关键词。

第三,
要注意节奏。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理解“卧”字。

“卧”字是什么意思呢?它在字典中有一种解释是:人躺下或(动物)趴下。

这老师就不明白了,别的树都是往高往上长,这棵
树好像趴在水面上似的。

这个“卧”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又想
到了什么?
3.想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吗?我们通过一段文字来了解它。

(点击链接,链接资料。


这棵榕树已经有500多岁了,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
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

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

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

18亩有多大?跟我们这所学校比一比。

都说独木不成林,可这株树却独木成林,宛如人间天堂!
请把你们的这个“哇”字,用文中的这句话表达出来。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二)感受榕树的美
1.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从远处,在整体上,感受到了大榕树
之大,让我们继续游走于文字之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
看看大家还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师配乐范读)睁开眼睛,你仿
佛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树?
2.感受榕树的茂盛。

比较句子: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么多的绿叶,一片搭在另一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3.感受榕树茂盛,翠绿,生机勃勃。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
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①理解“似乎”二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似乎”一词,去掉“似乎”读一读,你能发现作者用词的好处吗?
谁能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

(指名读)
②大家读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吗?“新的生命”是什么?“颤动”的又是什么?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让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就读出它的绿,读出它的生机勃勃来。

4.这株榕树真是又大又美,(板书:大,美)远观大榕树,静
卧水中央,宛如人间天堂;近看大榕树,更似身临天堂,美不胜收。

美在枝繁叶茂(接读第二句);美在翠色欲滴,生机勃勃(接读第
三句)。

难怪作者会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5.我们跟随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作者抓住榕
树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榕树静态图。

(板书“静”)
6.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
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
三.感受鸟儿们自由快乐的生活
1.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能如此美丽,除了它自身的生命力旺盛以外,还有几百年来,天马村民对他们的保护。

假如你就是第一只来
到这棵树上的鸟儿,你会如何给你的同伴介绍这株树,让他们也和
你一起居住在这人间天堂?可以抓住这株树的特点来说。

文学巨匠巴金先生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
命之美的,让我们运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请同学们
先找到重点描写鸟儿的段落。

自由读一读。

2.小组交流一下,结合关键词句说一说,你通过这两段文字,
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抓住关键词:“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有的……”“应接不暇”“兴奋”“歌声”等,感受鸟的多和自由快乐。

3.(指导朗读:短句读法,要有跳跃性。


谁来读一读,想读哪句就读哪句,读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


过同学们刚才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许许多多只鸟儿在这里欢乐
地生活。

(板书:多,欢)
4.小结写法
鸟的天堂里有这么多只鸟儿,可作者却只具体写了这一只鸟儿。

这种表达方法叫做点面结合。

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
的鸟就是形成了面。

这样写,既能从整体上感知鸟儿的多,热闹,
又能具体了解鸟儿的幸福和自由。

以一只画眉鸟,展示了鸟儿们的
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板书“动”)。

那么静动结合是本文的又一重要的表达方法,
(板书“结合”)这样写可以使静态的大榕树更加富有生命力。

5.这一静一动,让我们聆听了一片和协的天籁之声,难怪作者
会发出深深的感慨——齐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
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感慨的味道读得更浓一些?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什么?理解引号的含义。

昨天傍晚,百鸟归巢,作者并没有看到一只鸟儿,而今天,作
者看到这百鸟出巢的壮观景象,感慨万分,一起读后半句——那鸟
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不仅是作者的感慨,更是作者对美丽
的大榕树,对美丽的南国风深情赞美!(板书:赞美)
让我们再读课题,去感受这这天下奇观——鸟的天堂。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孩子们,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这天下奇观,让我们也用心记住这天下奇观!
(1)抄写并背诵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通过小鸟自述,赞美南国风光或感谢当地人民。

(3)巴金先生经过鸟的天堂之后,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文章,鸟的天堂。

著名剧作家田汉同志,在1962年到新会游览鸟的天堂时即兴作了一首诗,名字也叫鸟的天堂。

老师将它推荐给同学们,咱们一起读一读(看时间:或者下去读)。

鸟的天堂
田汉
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

并肩只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

新枝还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

历难经灾从不犯,人间毕竟有天堂。

五.板书设计
3 鸟的天堂
榕树(大美)静
赞美!结合
鸟儿(多欢)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