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鸟的天堂》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5)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颤动”是怎样的动?
(抖动的、发抖的。)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太绿了,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在微风的吹拂下,我们仿佛看到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跃,是那么的充满活力,那么的生机勃勃。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那种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赞美。
2.交流找到的句子,最终读好“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为什么说这是一棵“美丽的”树呢?请你找文中的句子的印证。
4.交流5-8段中的重点句。
出示句子:
(1)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2)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听取意见,做到心中有数。
分层
作业
基础性作业:1.抄写词语;2.背诵课文;3.作业本
提高性作业:1.同步练部分作业;2.课堂上的仿写和说话练习中另外一题。
板书
设计
榕树(静):大而茂盛
叶:多 密 绿
鸟的天堂 枝干:不可计数
鸟儿(动):多而快乐
到处…到处…
应接不暇
有的…有的…有的…
教学
提高性目标
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1.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预 设 流 程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4)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请你找出描写“鸟”的句子来好好读一读。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这里有一对反义词。静寂与热闹。哪里体现出来“热闹”?引导学生从鸟的数量多、大小颜色多、活动姿态多等角度来理解。
然后再从写作的角度,如本自然段的总分写法,描写鸟时从个别到整体再到个别的写作特点等。
2.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次欣赏那热闹的场面吧!放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
学生自学课文,边默读边动笔圈划。
学生读文中描写“树”的段落,重点是课文的第5-8段,开始找句子。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引导他们找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为学习“树”的切入点。
四人小组内交流,选派同学代表小组汇报。
重点进行朗读指导,请杨思佳等同学示范。
写话说话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其一)
(如:品种繁多、开心活泼、生机勃勃等)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写鸟多。
仿写练习。
(1)总分写法。
(2)个别到整体再到个别的写法。
学生自主选择,任选其一。
交流,改进。
说话训练:
听你们这么一说,看来,这里的确是鸟的乐园,鸟的天堂。你们看,小画眉来了!(出示句子)望着这热闹欢腾的场面,小画眉也唱起了赞歌,它在说些什么?
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一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本部分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欣赏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但有一丝遗憾,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却看到了与昨天完全不同的景象,我们看到了什么?请你读读课文,你觉得那儿的鸟怎样?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反思
第()则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理解“应接不暇”,以及明确“主干”、“兴奋”“应接不暇”“不禁”“停泊”“不可计数”等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
(2)思考: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鸟的天堂”其实就是指什么?(一株大榕树)对于榕树的数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还进行了争论。请你说说当时的情况。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课 题
3.鸟的天堂
课时
2
课 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基础性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7、8、12、13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这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佛____________。
2.这是一棵已经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榕数,而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榕数的_____,而是它的________,因为她是那么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
同桌合作,然后全班汇报,看哪对同桌积累的词语多。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对不太确切的词语进行纠正引导。
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
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分层练习、特别关注等
第一课时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猜猜看“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理解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 ?(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三、感受“天堂”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描写树的段落,边读边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文中有一句话对它进行了总体的评价,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其余作业
引导学生大致了解,那是个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不强求,不深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出示词语,自由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跟读。
同桌互读。
教师巡视,关注胡婉晴、陈梅等同学。
3.谁来说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
4.这么美的树,这么欢的鸟,作者在离去时感到留恋,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理解两个“鸟的天堂”加没有加引号的不同以及含义。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了鸟的天堂。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