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论冰心小说

简论冰心小说

简论冰心小说
摘要:冰心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

她以写作问题小说起步,其主题和题材比较广泛,从各个角度触及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现了对人生探究的热忱。

她做小说的目的是“要想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 [1],显示了她从家庭的窗口审查社会为题的视角。

提出用“爱的哲学”解决社会问题。

“爱的哲学”主要是指“母爱、童心、自然”。

淡淡的忧愁、温柔的抒情和委婉有致的叙述语气,使冰心区别于其他问题小说家。

同时基于家庭和社会抽象哲学的影响使她的小说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冰心;女作家;问题小说;爱的哲学;局限性
前言
她那些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曾产生过广泛影响,是我国新文学园地中独具特色的部分。

“一颗澄澈透明的处子之心,一份清醇隽永的豪迈之情。

秀逸中透着苍劲,纯厚里溢出激越。

冰清玉洁,真爱永存。

”[2]“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映照出冰心的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尽管遭遇了一些风雨,然而她的爱国之心却未曾改变。

她告诉人们要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要以爱来解决人世间的一切苦恼与纠纷。

为什么冰心会得到大家的赞赏,以及她的小说中存在的局限性。

让我们来从冰心生活的环境出发,以及她的性格来全面的了解她。

一、冰心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生余福州。

她的父亲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海军军官,对日本帝国主义异常仇恨;母亲杨福慈出身书香门第能诗善文,思想较为开通主张女子应该就业,在经济上取得独立,这个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家庭对进行的成长了产生深刻的影响。

“整年整月看见的,只是青郁的山,无边的海涛,嘹亮的口号,清晨深夜的喇叭。

”[3]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她幼年时期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开始以冰心为笔名(因为冰心二字笔画简单;她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

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斯人独憔悴》的发表正式拉开问题小说创作的风气,和之后所写的《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她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源源流出,发表了引起评论界重视的小说《超人》。

后受泰戈尔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小诗,后集为《繁星》、《春水》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发表《爱》和《往事》。

作品散文集有《归来以后》、《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

冰心逝世后,党和人民给她以高度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也就是说,冰心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她把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祖国和人民,献给全社会和全人类。

冰心的名言是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使她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中国人民为有冰心这样的文学大师而自豪。

二、主要小说的简介
(一)《两个家庭》
通过“我”的视角,用对比的方法写隔邻而居的两户人家,展示了两个家庭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男主人都是学成而归的留英俊才。

而一个家庭杂乱无章,儿啼女哭,生活矛盾尖锐,导致学成归国的丈夫顶不住环境的压迫,而抑郁致死。

另一个家庭,处处洁净规则,温馨和谐,孩子天真活泼,有良好的教养。

这主要是由于女主人的不同所造成的,前一个妻子出身官宦家庭却不善家政,只顾出去应酬宴会,不教育孩子,使得在政治上不得志的陈先生回到家后没有快乐,发出“这个时势不玩乐,不拼酒,还能做什么,难倒英雄有用武之地么?”和“因为你有快乐,就有希望。

不像我没有快乐,所以就觉得前途非常的黑暗了!”的感慨。

探讨家庭幸福和女子在家庭中的责任及学成归国的人才没有得到器重,家庭主妇的文化教养不同,在当时普遍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超前地较早提出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问题。

(二)《斯人独憔悴》
这篇小说主要描写青年学生颖铭、颖石两兄弟,参加学生运动,与顽固守旧的父亲化卿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与化卿的耀武扬威相对,小说中的两位正面主人公则显得软弱无力。

小说中的化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统治阶级化表人物,作者采用对比的方式,一方面突出了化卿的粗暴、专横,一方面也反衬出颖铭兄弟的怯弱无奈。

这两位兄弟虽怀有一腔爱国热情,但在封建专制化身的父亲面前,则处处表现得被动、软弱,颖石刚一见到化卿就显得“木强不灵”,进而在父亲摔花瓶的威吓之下“手足都吓得冰冷”,退到屋角;颖铭一听说父亲生了气,也只得放下进步工作,赶紧回到家中;文章最后颖铭欲绝的吟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揭露了封建专制的野蛮丑恶,反映了五四时期不甘在家庭、传统思想所有的新青年的苦闷与无奈。

正由于小说揭示了封建恶势力的强大、顽固,反映了爱国精神的被摧残、扼杀,才使它一发表就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三)《冬儿姑娘》
小说是用冬儿姑娘的妈妈的口吻向她服侍过的太太来叙述冬儿姑娘的成长的经历的。

在深情的娓娓叙述里告诉我们:冬儿是立冬那天生的.取名叫冬儿,冬儿的妈妈是仆人,冬儿的爸爸在前清内务府当差。

前清一没有了,家里着实穷了.夫妻间拌了几句嘴,冬儿的爸爸出走.如今已是十五年了。

那时冬儿刚四岁.从此娘儿俩便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一天天眼泪拌着饭吃,为了养活冬儿.妈妈不得不靠砸石子,侍候人过活.在这拌着泪水的叙述里。

不仅描绘出普通贫苦人民的遭遇和命运,同时也为塑造冬儿的形象作了铺垫。

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对劳动家庭出生的孩子流泻出的情思和寄予的希望.最根本的不仅是画出冬儿姑娘的眼睛,同时也展现了她的精神。

在塑造冬儿姑娘的民族性格时,首先抓住贫家孩子那种独有的特质.那种与被社会蹂躏的父母性格相反的儿童的本性,虽然蛮,她还讲理,也还孝顺,孕蕴着抗争与善良;接着便紧紧地围绕冬儿姑娘与窘迫的命运抗争,来展示冬儿姑娘性格成长的历史、艰难的生活。

(四)《超人》
文章开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信奉尼采的超人哲学,认为世界是空虚的,人生是无意识的,爱和怜悯都是罪。

在与禄儿交往的过程中,被他的行为所感动,颠覆了尼采思想的主导地位,彻底摧毁了扭曲的信念,在爱与童心的夹击下,他们成为好朋友。

一句“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

”感动了无数人。

一句温暖的话就能就能感化迷失的心灵。

文中体现了作者的“爱的哲学”,尤其是母爱与童真,提出用“爱的很哲学”解决社会问题。

三、冰心“问题小说”的局限性
(一)人物形象具有软弱性。

塑造人物形象是每篇小说的重点。

冰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显得软弱无力,缺乏与家庭与生活与社会的抗争能力,只会被动的接受,没有反抗。

陈先生,颖铭两兄弟,都没有主动的去争取,去改变现状的想法。

(二)人物性格转变过快。

以颖铭两兄弟为列,尤其是颖铭为了学生运动负伤,却迫于父亲的专横,就从血气方刚的学生领袖边城了足不出户的宅男。

唉声叹气,连写的文章都不敢留。

这样的转变显得太快太突然。

(三)未能透过现象挖掘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这与冰心的生活有一定的关系,她生活富足,没有吃过苦。

她的作品显示出涉世未深的天真与清浅。

她提出用“爱的哲学”解决社会问题,显得有些天真,质标不治本,所以有人说:“冰心女士不是为医院的大夫,只是一位看护”。

结束语
作为20年代问题小说的主要创作人之一,冰心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影响也是很广泛的。

但是由于生活的时代及环境等,在她的作品中呈现出一些局限,这也是正常的,正所谓人无完人。

虽然用爱解决社会问题显得有写天真,但是冰心是第一个对提出的社会问题开出“药方”的作家。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她的小说,坚信真爱永存。

参考文献:
[1] 冰心.山中杂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2
[2冰心.我梦中的小翠鸟[M].北京:新华书店,7007,5
[3冰心.冰心全集.自序[M].北京:北新书局,1933,7
[4]冰心.冰心小说集[M].内蒙古:内蒙古出版社,2009
[5]肖凤.冰心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九十篇讲解[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