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对XX-XX年已脱贫贫困人口,退出贫困村开展“回头看”、“回头帮”。
(一)已脱贫户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超六有”,即年人均纯收入是否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是否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是否有保障,是否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二)已退出贫困村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五有”,即贫困发生率是否达标,是否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三)是否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三有”,即贫困发生率是否达标,乡乡是否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
二、工作标准
(一)“回头看”标准。
对XX-XX年已脱贫对象的“回头看”标准,按照省上XX年脱贫标准进行核查,对XX年至XX年,每年12月底前,对当年及之前已脱贫对象的“回头看”标准,按照省当年脱贫标准进行核查;XX县将于XX年6月底,对全县90272名已脱贫人口、280个已退出贫困村,按照省当年脱贫标准进行核查。
(二)“回头帮”标准。
XX年7月底前查出的“回头帮”对象,对照省XX年脱贫标准,开展帮扶和验收考核评估,XX年至XX年,每年12月底前,查找出来的“回头帮”对象,对照省次年脱贫标准,
开展帮扶和验收考核评估,XX年6月底前查找出的“回头帮”对象,对照省XX年脱贫标准,进行帮扶和验收考核评估。
确保到XX年所有脱贫对象同步达到当年脱贫标准。
(三)甄别方法
1.脱贫人口
对象范围:XX年至XX年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总体要求:稳定巩固实现“一超六有”,即年人均纯收入是否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是否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是否有保障,户户是否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核查甄别标准及办法:
“一超”:通过算账,计算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是否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其中,XX年标准为3100元,XX年标准为3300元(此为预计标准,待国家扶贫标准正式公布后予以调整)。
吃穿不愁,通过检查贫困户的米缸、油缸,看全年是否缺粮;通过检查衣柜、床铺,看贫困户四季是否有换洗衣物、换洗的床单棉被。
“六有”:义务教育有保障。
通过问人口、问年龄、问学校、问政策,检查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是否有因贫困而未读和辍学的情况,检查在校学生是否充分享受各项教育资助政策。
基本医疗有保障。
通过看新农合医疗证和缴费发票,看贫困群众是否100%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询问贫困户缴费情况,了解保险费是否由财政部门全额代缴;通过看医保报销发票,检查县域内就诊的个人合规医
疗费用支出是否控制在10%以内。
住房安全有保障。
通过检查房屋的地基、梁柱、墙壁,判断房屋是否为危房。
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的为C级危房;承重结构承载力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的为D级危房。
如检查发现有C、D级危房的特征,要邀请住建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予以现场检测。
有安全饮用水。
通过观察水缸、水源地,判断是否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
具体标准为:水量,1.8吨水/人/月;水质,清澈、透亮、不浑浊、无异味;方便程度,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供水保证率,全年无断水。
有生活用电。
通过试电灯、试风扇等,检查
贫困户家中是否通生活用电,电压是否平稳,是否能满足照明、电视、电风扇、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除空调以外的日常生活用电需求。
有广播电视。
通过试电视,检查贫困户是否能收看广播电视节目。
如无电视,但通过直播卫星、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三种方式之一接入了信号的,算作合格。
2.退出贫困村
对象范围:XX年已退出的贫困村;XX年退出的贫困村。
总体要求:稳定巩固实现“一低五有”,即贫困发生率是否达标,是否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核查甄别标准及办法:
“一低”:贫困发生率低至3%以下。
通过公式计算贫困发生率,公式如下:贫困发生率=贫困村剩余贫困人口数/上年贫困村农业户籍人口数。
“五有”:是否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
有集体经济收入。
通过检查村上的财务账本、收支票据,了解贫困村集体经济来源构成,计算当年集体经济收入是否超过人均6元以上。
实行收支两条线,支出不减少收入。
通过核查集体经济组建情况、运行机制、财务管理资料,看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否稳定、是否有健全的运行机制、是否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有硬化路。
通过现场查验贫困村道路,检查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建制村村委会驻地(村小学)是否通硬化路。
其中,通村硬化路路面类型包括有铺装路面(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简易铺装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和其他硬化路面(石质路面[含弹石、条石等]、混凝土预制块路面、砖铺路面等)。
有卫生室。
通过现场查验,检查贫困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是否达到50平方米,设备配置是否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开展的需要,是否有合格乡村医生。
有文化室。
通过现场查验,检查贫困村文化室建筑面积是否达到50平方米,是否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有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一套文化器材、有一套广播器材和有图书等“五个有”。
其中,有一套广播器材是指通过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无线调频、地面数字电视等方式,建有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村级广播系统,实现广播覆盖;有图书是指有可供阅读不少于1500册(种)出
版物,并有完善的管理规范的农家书屋。
有通信网络。
通过现场查验,检查贫困村是否有通信网络覆盖(拨号上网、GPRS、ADSL、3G、4G、光纤等方式均可)。
三、实施步骤
(一)成立核查小组(5月底前完成)。
成立镇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核查小组,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贫困人口“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涉及的有关部门组成。
(二)制定工作方案(6月5日前完成)。
镇级制定全镇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方案;11个村、各相关部门、贫困村帮扶单位要结合实际,严格按照XX镇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方案实施。
(三)开展业务培训(6月10日前完成)。
XX镇组织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业务培训,培训对象为各村三职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等,学习领会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培训相关业务,安排部署“回头看”“回头帮”工作。
(四)开展核查甄别(6月25日前完成)。
对照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标准,对贫困户、退出贫困村进行逐户、逐村、逐项核查甄别,查找出脱贫户中未达标户和未达标项,以及退出村中未达标村和未达标项,建立到户、到村问题台账。
XX镇对甄别工作进行抽查,相关情况将在全镇范围内通报。
(五)列出补短清单(6月底前完成)。
各村组织填写汇总填写本村的《XX镇XX乡(镇)XX村脱贫人口“回头看”基础信息摸底表》、《XX镇退出贫困村“回头看”基础信息摸底表》,于6月28日前上报镇党政办,由扶贫专干负责将信息数据录入“六有”大数据平台。
平台自动生成村、镇级汇总表。
(六)定向发出补短清单。
(7月15日前完成)。
XX镇对XX-XX 未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人口,按照归口负责补短板原则,发各村、相关部门,并提出完成任务的时限要求。
(七)同步验收考核评估(XX年12月20日前完成)。
对照XX年脱贫标准,结合年度脱贫对象验收,对之前已脱贫贫困人口、已退出贫困村进行“回头看”核查,制定“回头帮”措施。
其中核查甄别在12月8日前完成,补短清单在12月15日前完成,从XX年至XX年,要将当年的“回头帮”对象同步纳入年度脱贫目标任务的验收考核评估。
四、责任分工
各相关部门、责任人要按照职责,合理安排,统筹开展进村入户“回头看”、对标补短“回头帮”、贫困人口达标认定和年终验收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
制定工作方案,强化组织实施,层层压实责任,要把“回头看”“回头帮”和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摆在同等重要
位置,要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切实把工作落实到位。
(二)严肃考核问责。
凡在核查工作中不认真细致,漏掉未达标对象,未落实具体帮扶措施的,将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因“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出现问题,对省上考核造成影响的,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