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方法

生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方法

2011高中生物曲线图形类型(1)一.常见单曲线类型:1.升降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该变化趋势可以表示:(1)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3)温度对呼吸强度、光合强度的影响;(4)叶中可被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5)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叶龄的关系;(6)绿色植物体内干物质积累量与叶面积指数;(7)根吸收矿质离子与温度的关系;(8)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9)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10)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等。

2.升平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趋于稳定。

如:(1)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酶量一定)的关系;(2)O2浓度与有氧呼吸速率、ATP产生速率的的关系;(3)O2浓度与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的关系;(4)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分的关系;(5)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6)叶中不可被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7)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8)自然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3.降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如:(1)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O2存在时发酵作用受抑制);(2)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3)发生渗透作用失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4)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5)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6)恒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4.升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加。

如:(1)卵裂中DNA总量与时间的关系;(2)理想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4)变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5降升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少,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如:(1)DNA溶解度与N a CL溶液浓度的关系;(2)酵母菌的呼吸强度(产生CO2量)与O2浓度的关系;(3)绿色植物光合强度在夏季10时-14时之间的变化;(4)种子萌发时干重与萌发天数的关系;(5)种群密度与杀虫剂使用时间的关系等。

6.平直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保持不变。

如:(1)高温、过酸、过碱处理后,温度、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每个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与细胞分裂次数;(3)卵裂时所有细胞的体积之和与时间\有丝分裂次数。

二.常见双曲线和多曲线:种群数量与时间(共生)种群数量与时间(竞争)种群数量与时间(捕食)种群数量与时间(寄生)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厌氧生物和好氧生物呼吸强度与氧分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与生物系统结构(复杂程度)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开花前的时间与日照长度根、芽、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C3和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种子萌发吸胀吸水和渗透作用吸水量与时间果实发育情况(果实直径)与是否授粉高中生物曲线图型类型(2)一、通用类型二、特殊类型坐标曲线图是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能借助简单的线条走向,巧妙地表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生理活动等较为复杂的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图像含义的理解,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及曲线与文字、文字与曲线的相互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解题基本步骤1、识图:一看纵横坐标含义;二看特殊点(起点、拐点、落点);三看变化趋势(规律);四看曲线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图像与生物学含义。

3、针对题意运用图像特征解决问题。

二、准确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1、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归总如下:2、双曲线和多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归总:三、解读图像中的重要“数据” 曲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关系。

在纵、横坐标上有一些很重要的数据,如“0”“1”“100%”“37℃”等,认真分析这些数据所对应的曲线上点的生物学含义。

四、抓住曲线的“变化点”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的集合中,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的含义,有助于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信息,再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起点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 ·L-1的蔗糖溶液和0.5mol·L-1的尿素溶液中,观察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的曲线中A、B、C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在蔗糖溶液中的是;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2、某人表现出多饮、多尿和多食且日渐消瘦,在医院检查尿糖呈阳性,该病人与正常人(2人均空腹)同时1次口服葡萄糖100g,每隔1h测1次血糖,绘制成图中的两条曲线,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曲线的是。

3、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线粒体内ATP产生量与O2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B )A、①B、②C、③D、④(二)顶点1、从海洋的不同深度采集到四种类型浮游植物(Ⅰ、Ⅱ、Ⅲ、Ⅳ),测定了每种类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效率,如图所示,在最深的海域采集到的应是()A、ⅠB、ⅡC、ⅢD、Ⅳ2、表示四种植物(A、B、C、D)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3、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三)拐点1、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四)交点1、下图中最适合贮藏蔬菜、水果的最佳浓度是。

2、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 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如图表示叶 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 点代表的意义是 。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3、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

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答五、多因素综合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各个生理过程都是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或者一个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多个生理过程。

(一)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生理过程例、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 、Y 和Z 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 1、X 2、X 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 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所导致。

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 3增加为X 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

(2)图中Y 1、Y 2、Y 3的差异是由于 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所致。

(3)图中Z 1、Z 2、Z 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 反应的不同,如果Z 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 。

(二)一个因素影响多个生理过程坐标曲线图通常用坐标轴定性或定量地反映某一生理过程或生命现象的连续性,但有时也可以采用“一轴(纵轴)多用”,叠加多条曲线来反映它的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例、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1960年份197019801990SO 2含量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生物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1.图1的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饮水时胃液pH值变化的是()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5mol/L的尿素溶液中,观察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的曲线中A、B、C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在蔗糖溶液中的是;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图1 图2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

Ⅰ号杀虫剂和Ⅱ号杀虫剂可用于控制这些昆虫,Ⅱ号杀虫剂对甲、乙昆虫的毒性相同,Ⅰ号杀虫剂对乙昆虫的毒性比对甲昆虫的毒性更强,现用两种杀虫剂分别处理田块,图3中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Ⅰ号、Ⅱ号杀虫剂单独作用对害虫数量的影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4.图4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c中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2)在初次感染之前1周给人体注射过相应疫苗,因而使其在感染后未有明显病症出现,原因是人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_。

请用坐标图像表示此感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病毒增殖关系曲线(“-”表示抗体;“……”表示病毒)。

图4图35.某人表现出多饮、多尿和多食且日渐消瘦,在医院检查尿糖呈阳性,该病人与正常人(2人均空腹)同时1次口服葡萄糖100g,每隔1h测1次血糖,绘制成图5中的两条曲线,请回答下面问题:(1)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

(2)b曲线在1h~2h内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3)a曲线在1h~2h内上升,2h~4h有所下降,使a的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中不同于b曲线的是。

图5 图66.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再将各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

4h后,测量各条的长度。

图6表示各条的长度与甘露醇溶液浓度的关系。

判断下列两条结论的正确性为:①在40g·L-1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的马铃薯条仍有膨压(仍处于一定的膨胀状态);②在100g·L-1甘露醇溶液中,4h后的马铃薯条中细胞原生质层已与细胞壁分开,即已发生质壁分离。

A.①②都对B.仅①对C.仅②对D.①②都不对7.下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其鲜重和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1)曲线②表示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曲线①的变化说明。

(3)能否确定幼苗的光合作用是从时间B开始?为什么?8.测定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增加变化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水方式来看:在第Ⅰ阶段主要为吸胀作用,第Ⅲ阶段主要为渗透作用B.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Ⅰ、Ⅱ阶段分化不显著,第Ⅲ阶段分化显著C.从种子的干重变化看,在第Ⅰ、Ⅱ阶段变化很小,第Ⅲ阶段显著减少D.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第Ⅰ、Ⅲ阶段显著增加,第Ⅱ阶段变化很小9.右图表示不同年龄叶片中几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曲线,你认为最能反映Ca和Mg两种元素的含量变化的是()A.d和cB.b和cC.a和cD.c和d10.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植物时,从收获的种子开始作鲜重测量,画得如右上图所示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