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PPT教学课件
舌脉: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治则:补中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8
6、内痔的治疗
中成药治疗:槐角丸、痔宁片、化痔丸、
补中益气丸、龙血竭片、迈之灵等。
西药治疗: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可用爱脉
朗、消脱止、止血敏等;肿胀疼痛剧烈者, 可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如消炎痛栓等。
29
6、内痔的治疗
5、内痔的鉴别诊断
⑶肛乳头肥大
过度肥大者, 可脱出肛外,呈鼓 锤状,灰白色,表 面为上皮,质地较 硬,无便血,常肛 门坠胀,一般无疼 痛。
21
5、内痔的鉴别诊断
⑷直肠癌
粪便中混有脓 血、黏液或腐臭的 分泌物,大便变细, 便次增多,里急后 重,可触及菜花状 块物,或凹凸不平, 溃疡,质地坚硬, 推之不移。
26
6、内痔的治疗
③气滞血瘀:
症状:肿物脱出, 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 疼痛,甚则有血栓形成,触痛明显。
舌脉: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 治则:清热利湿,祛风活血。 方药:止通如神汤加减。活血散瘀汤加减。
27
6、内痔的治疗
④脾虚气陷:
症状:肛门下坠,痔核脱出,需手回纳,便血色 鲜或淡,面白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 言,纳少,便溏。
周 围阻力小。
12
3、病因病理
⑵ 大便异常,久泻久痢, 长期便秘。 ⑶ 不良饮食习惯,过食肥 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 ⑷ 不良的排便习惯,蹲厕 过频或时间过久。 ⑸ 不良体位,过度疲劳, 久坐,负重,妊娠、久站, 久行。
13
3、病因病理
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⑴静脉曲张学说 ⑵肛垫下移学说 ⑶血管增生学说 ⑷肛管狭窄学说
17
4、内痔的诊断
常见并发症: (1)贫血:患者长时间、大量便血,可引起
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严 重失血时血红蛋白可在50g/L。
(2)嵌顿:若痔核脱出不能及时自行还纳或
手法复位,导致脱出物肿胀,循环障碍,疼痛加剧, 发生嵌顿;甚则血栓形成,水肿加重;如不注意休息, 反复摩擦刺激,可引起肿物局部破损、糜烂、渗出、 疼痛剧烈,大小便困难、发热等。
中医外科学
--肛门直肠疾病
痔
1
滑铁卢战役
2
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痔的诊断要点 掌握各种痔的手术治疗 了解各种痔的病因病机
3
痔的概述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
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 注意与总论中痔的概念相区别。
痔
内痔
外痔
4
混合痔
痔的概念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 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 丛发生扩大、曲张所 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14
4、内痔的诊断
(1)内痔的临床表现
便血:量多而无痛 脱垂 肛门不适 齿线上黏膜半球状隆起充血
15
4、内痔的诊断
(2)内痔分期
Ⅰ期:便血、无痔核脱出。 Ⅱ期:便血、便时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 Ⅲ期:偶有便血、痔核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期:痔核脱出,不能还纳。因充血、水肿和血
栓形成,可致肿痛、糜烂、坏死而成为内痔嵌顿。
7
痔的分类
根据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内痔 外痔(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
性、血栓性、炎性) 混合痔
8
一 内痔
1.定义:是指肛
门齿线以上,直 肠末端粘膜下的 静脉丛扩大曲张 所形成的柔软静 脉团。
9
中医学又称为“里痔”。是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的 疾病,本病好发于截石位的3、7、11点位,通常 又称其为母痔区,发生于其它部位的则称为子痔。
5
痔的流行病学
“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
高
痔占所有肛肠疾病发病率的87.25%
发
病
英国痔患病率为13.3%
率
美国痔发病率约为5%
6
痔的概述
现代概念: 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和移位,又称痔病。
国外痔概念: 痔不是病,是肛垫(anal cushions)---
---是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或称肛垫,是正常 的解剖结构。
24
6、内痔的治疗
⑴内治法 :适用于一,二期内痔,年老体
弱或有慢性疾病不能手术者。
①风伤肠络:
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而色鲜 红,或有肛门瘙痒。
舌脉: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槐花散加减。
25
6、内痔的治疗
②湿热下注:
症状: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 自行回缩,肛门灼热。 舌脉: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止血。 方药:脏连丸。
18
5、内痔的鉴别诊断
⑴直肠脱垂
脱出物是环 状或螺旋状, 色淡红,表面 光滑,无静脉 曲张,一般不 出血,脱出后 有粘液分泌。
19
5、内痔的鉴别断
⑵直肠息肉
多见于儿童。位 置较低的直肠息肉便 后常脱出肛门外,一 般单个有蒂,头圆, 表面光滑,质较痔核 硬,可活动,容易出 血,但多无射血现象。
20
16
4、内痔的诊断
(3)体征:
局部视诊:除内痔嵌顿外一般无异常; 指诊:早期因痔核柔软,所以一般不宜触及,
如痔核反复脱出,其表面纤维化,可触及柔 软的包块隆起,无触疼,指检时指套染血。 肛门镜检查:早期可见局部粘膜鲜红、充血、 糜烂,有时有出血点,痔核一般不相连,中 后期痔核渐增大,临近的痔核可互相融合相 连,表面发生纤维化则呈暗红色或深红色。
临床特点: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
11
3
7
10
2、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风、湿、瘀 及气虚有关,加上脏腑本虚,风燥湿热 下注,瘀阻魄门,瘀血浊气结滞不散, 筋脉横解,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成痔。
11
3、病因病理
⑴ 解剖因素
① 直立体位。 ② 位于腹腔的最下部。 ③ 直肠上静脉无静脉瓣。 ④ 血管穿越肛周丰富的肌肉群。 ⑤ 大便时腹压增高。 ⑥ 直肠黏膜下层组织疏松,血管壁
22
5、内痔的鉴别诊断
(5)肛裂:
虽有便血色鲜红,量少,但以周期性疼 痛为主,局部检查可见肛管6或12点位有梭形 裂口,病程长者局部哨兵痔等病理性改变。
(6)下消化道出血:
克罗恩病,直肠血管瘤,憩室病,家族性息 肉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结肠镜,或X 钡灌肠鉴别。
23
6、内痔的治疗
治疗原则:
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不能见痔就治 有症状的痔无需根治,意在减轻或消除症 状 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失败才考虑手术 根据痔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