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的十三中不安全行为----事故案例汇总.
人的十三中不安全行为----事故案例汇总.
事故原因
(1)2号电梯钢丝绳有一圆形穿插式接 头,因其频繁地经过滑轮和卷扬机滚筒, 受到挤压,摩擦半径的影响,逐渐拉松, 在电梯正升时,振动突然在在滑轮处拉脱, 使电梯坠落。过滑轮的钢丝绳有接头,严 重违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领导与安监部门渎职,管理混乱, 有章不循,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安全保险装置安装后,没有进行试 验,抱刹不灵,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返回总目录
事故案例1
冶炼厂铜熔炼车间湿法收尘岗位硫化氢泄漏事故
2003年9月7日12点30分许,铜熔炼车间湿法
收尘岗位1#浓密池发生硫化氢泄漏,造成现场作
业人员李某等3人中毒,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返回目录
返回总目录
事故经过
2003年9月7日白班,冶炼厂铜熔炼车间湿法收尘正 常检修。当班班长安排王某等人进行加碱沉铜作业。在 打第四罐硫化钠溶液过程中,1#浓密池出现冒液现象, 作业人员就将空压风阀门关闭。12时许,在打第六罐溶 液过程中,1#浓密池又发生冒槽,操作工李某将泵停下, 并向班长进行了汇报,班长检查确认后,安排梁某等把 冒出的酸液冲洗干净。12点30分许王某去开水管阀门时, 首先晕倒,李某喊来梁某,并上二楼打电话汇报,梁某 在抢救王某的过程中也晕倒了一会儿,醒来后看到王某 还躺在那里,就与车间技术员邵某一起把王某抬到出炉 班冷却水塔旁时,又看到湿法收尘二楼控制室有手臂在 晃动,就立刻跑去,与蒋某一起把昏迷的李某某抬到厂 房外,随即送往职工医院进行抢救。李某经职工医院抢 救无效10月2日死亡。
业人员均没有按规定佩戴防毒口罩,硫化
氢气体产生后也没有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导致了中毒事故的发生。
事故原因
3、当班班长是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出 现冒槽后只是安排人员进行处理,在处理 程序上没有进行特别交代和提醒,也没有 进行检查和确认,管理上的失职和不负责
任,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4、车间管理粗放,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
预防措施
1、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严禁有接头。 2、电梯在使用前必须试验,鉴定,安全保 险装置必须准确,可靠,方可投入使用。 3、施工组织者,必须认真学习安全规程, 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地管理制 度,进行定期地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 时消除隐患。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其他。
返回目录
返回总目录
案例3
非焊工无防护,焊把漏电一人亡
发生事故日期:1982年7月7日18时50 分。 发生事故地点:富电厂工程修配工地。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事故简要经过
修配工地二级车工丁xx(男,21岁, 二级车工)打完球洗澡后,脚穿布底鞋,光 着上身来到平台(非本人作业时间),拿起 一个电焊面罩,站在焊工陈xx背后看施焊。 过了一会说:“你焊的不好,给哥们,看我 焊的!”陈xx从背后把焊把递给他,丁接 过焊把就倒在了平台上,脸朝上,右手拿着 的焊把贴在左胸,急送卫生所抢救,发现左胸 有灼伤痕迹,系电流击穿心脏,抢救无效死 亡。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忘记关闭设备;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奔跑作业;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机械超速运转; 违章驾驶机动车; 酒后作业; 客货混载;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工件紧固不牢;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其他。
事故经过
韩城电厂4号水塔混凝土筒壁采用液滑施工,施 工人员运输采用九孔井字架装两台自制电梯,20时 20分左右,当水塔筒标高53.2M层混凝土浇灌完 成后,吊桥上指挥台向木工、机工发出准备滑升的信 号,20时30分左右,木工李xx、张xx,机工 刘xx、屈xx先后进入2号电梯,当所乘电梯运行 至28.3m高度时,电梯钢丝绳突然从滑轮处拉断, 电梯抱刹未起作用,电梯由28.3m高度直接坠落 地面,电梯门拦及底盘槽钢严重变形,李(男,33 岁,三级木工,本工种工令十五年),屈(男,27 岁,本工种工令十五年,三级机工)两人因伤势过重, 经抢救无效死亡,刘张造成重伤。
血的教训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总目录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三、使用不安全设备 四、手代替工具操作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 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 品等)存放不当 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 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 吊钩)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 留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 理、检查、调整、焊接、 清扫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 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 中,忽视其使用 十二、不安全装束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 险物品处理错误
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教训与思考
这是一起由于操作者违反操作Fra bibliotek程,且工艺过程存在隐患,致使硫酸与硫化钠溶液混
合产生硫化氢气体,造成多人中毒,其中一
人死亡的责任事故。在发生两次冒槽事故的
情况下,没有引起作业人员高度重视,简单
处理,致使事故扩大,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教训与思考
随着公司发展,一些新工艺、新技术逐渐 投入使用,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职工操 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增强职工对本 岗位危险有害因素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和自 救能力;同时要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工艺 技术和设施缺陷,努力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
事故原因
1、湿法收尘停产检修,高位槽无法使用。 沉铜工艺由硫化钠槽—泵—高位槽—2#洗 涤塔,改为硫化钠槽—泵—1#浓密池,在 打液过程中将硫化钠泵停止但阀门没有关
闭而产生虹吸作用,使返回的酸液与溶解
槽内的碱溶液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发
生泄漏,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
2、李某违反操作规程,在1#浓密池冒 槽时只停了硫化钠提升泵,而没有关闭泵 的进出口阀门,导致浓密池返回的硫酸与 硫化钠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同时现场作
产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才有保障。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其他。
事故案例2
接头过滑轮绳脱,闸失灵梯落人亡
发生事故日期:1979年11月25日20时 35分。 发生事故地点:韩城电厂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2人,重伤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