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gh综合症
结果: 仅行头部局解。脑重量1100g。 大体所见: 固定后脑标本,双侧大脑半球对称,大脑表面未
见渗出及出血,脑膜无增厚,脑底未见渗出,脑底动脉不清晰, 双侧颈内动脉充盈,未见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未见扣带回疝、
海马沟回疝及小脑扁桃体疝。常规沿灰结节水平冠状切面切脑,
依次连续切脑,脑片厚1cm。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未见明显水肿, 可见双侧额叶大脑纵裂旁软脑膜增厚,以左侧为著。大脑灰白
见异常。服用左旋多巴、安坦,上述症状未见好转,反而进行
性加重,逐渐发展到工作学习不能。三月前肢体笨拙无力,反 应迟钝加重,精神状态差,且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卧床, 情绪易激动,自服“安坦2mg/d”治疗,症状未见好转。
既 往 史 : 七 年 前 患 高 血 压 症 。 血 压 波 动 在 160120/90-120mmHg 间,服复方降压片1片,一日三次。 个人史:小学初中智能基本正常。 家族史: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父母家族无类似病史。
3. 分子遗传学诊断
血液和组织中线粒体DNA检测发现已或T→C)可以诊断母系遗传
的Leigh病。也有报道mtDNA9176位点突变。组织(血淋
巴细胞及皮肤成纤维细胞)mtDNA突变率与Leigh综合征
的临床表现有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临床上可直接检测 这些组织的mtDNA突变来诊断Leigh综合征。
大哥体健(出生在邯郸),二哥13岁发病,症状同患
者类似,27岁死亡于宣武医院(诊断不详)。本人及
其二哥,姐姐出生在承德,其姐姐34岁,有痴呆史。
入院查体:
体 温 36.7℃ , 脉 搏 82 次 / 分 , 呼 吸 18 次 / 分 , 血 压 160/120mmHg。营养尚好,发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及粘膜无黄染出血,胸廓对称无畸形,心界不大,心率82次/ 分,律齐,双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 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及脑干病变,类似脑白质营养不良,但增强MRI扫描
可见受累白质呈多发囊性变是Leigh综合征的特点。
因此若无典型基底节、脑干MRI表现,尚不能轻易否
定Leigh综合征诊断。 此外,还应与 Wilson病、线粒体脑肌病相鉴别。
八、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
高糖膳食,大剂量硫胺类(维生素B1每日1000 〜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16700,中性89%。ESR 41mm/h。血生化HBDH 202(90〜200)u/L,TBIL0.54mg/dL(0.1〜0.4), DBIL141.9mg
/d(150〜250)。血清铜蓝蛋白312mg/L(242~360mg/L),血清
铜氧化酶吸光度0.41光密度 (0.2~0.53光密度),查K-F环(-)。 血乳酸4.4mmol/L(0.5~1.78),余均正常。ECG:窦性心动过 速,非特异性T波异常。脑电图示广泛轻度异常。胸片示双肺纹 理增粗,余未见异常。腹部B超肝血管瘤,余未见异常。头部MRI 示双侧豆状核、丘脑、中脑红核、桥脑后部可见较明显对称分 布长T1长T2信号灶,病灶边界清楚,脑实质未见明显其它异常信 号。
质交界尚清楚。未见皮层及白质萎缩,脑室不大,双侧苍白球、
中脑及桥脑被盖部可见界限清楚的坏死灶,质地软。小脑未见 著变。
镜下所见:病变主要位于基底节区、中脑导水管周围以及桥
脑被盖部。表现为局部组织解离,小血管增多,血管壁增厚伴 玻璃样变性,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伴大量格子细胞浸润。病
变部位神经元未见著变。CD68显示病变区域大量吞噬细胞存在;
Leigh综合征的 临床和病理分析
一、关于命名
Leigh病或称Leigh脑病,因尸检发现以 基底节、丘脑等基底节区对称性坏死性病灶 为特征故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病或亚急性坏 死性基底节脑病。
二、分类
1. 原发性 继发性 Leigh病 中毒性(CO、霉甘蔗、山豆根等药物) 严重缺氧性 严重感染性 2. 早发型 mtDNAT8993C(G),以母系方式传递
四、临床表现
1. 智力及运动方面的发育迟缓、视力下降、眼外 肌瘫痪、眼震、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局限性肌阵挛、 一侧或双侧舞蹈样运动等。 2. 脊髓、周围神经受累的表现,如肢体无力、肌
张力可能下降、深反射可能减低或亢进、肢端感觉缺
失或异常、肌萎缩 。 最特殊的症状是阵发性中枢性过度换气,见到这 种症状应考虑该病的可能。病程通常发展较慢,某些 起病较晚的也可迁延较久,也可缓解一阶段而由全身 感染而加重。
晚发型
PDHC和COX缺陷
三、病理学方面
大体无明显异常。在脑切面上可见壳核、 丘脑、
中脑、脑桥等区域有双侧对称性的灰黄色小块沉着和
弥散的坏死灶,有时波及下橄榄和脊髓后角等。 镜下可见从丘脑到脑干各部有多处基层融解, 重 者完全坏死,并伴有脱髓鞘斑块, 广泛的血管增生和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反应。 少数病例可波及下丘脑和 尾状核等,但乳头体通常不受侵犯。
五、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
血和脑脊液中乳酸、丙酮酸 水平明显升高 ;肌酶 脑脊液检查均正常 。
2. 电生理检查 EEG正常或慢波增多、睡眠期多灶性痫样放电;BAEP 正常或双侧脑干上段传导障碍, VEP正常或波形分化及 重复性差。
可正常或增高;血、尿氨基酸及有机酸检测均未见异常;
六、诊断
1. 临床诊断 (1)具有典型临床表现。(2)神经影像学检查见到 以壳核为著的双基底节及(或)脑干对称性长T1长T2 病变。(3)血及(或)脑脊液乳酸水平升高。 2. 病理诊断 (1)脑组织见到特征性改变,包括多发性对称性脑 干、基底节灰质核团的局灶变性坏死,神经元丢失,伴 毛细血管增生、扩张,黑质均受累,乳头体不受累。 (2)肌肉组织可有肌纤维异常,但无破碎红纤维, 可见到肌膜下线粒体堆积及线粒体形态改变。
神志清楚,言语不清,对答切题,表情呆板,记忆力,计 算力减退,定向力及理解判断匀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 反射灵敏,眼底未窥入,无眼震,双眼外展、内收均差,咽反
射减弱,软鄂上举力弱。颈无抵抗,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低, 四肢肌腱反射(+),双侧Hoffmann(-),双侧Babinski(+),双侧 Rossolimo(+)。指鼻轮替差,跟膝胫试验欠稳,无感觉障碍。
LFB染色显示病变区域髓鞘脱失,吞噬细胞胞浆内可见阳性着 色的髓鞘碎片;Bodian染色提示病变部位轴索减少,但相对髓 鞘而言,保存尚可;VG在玻璃样变的血管表达;血管内皮FⅧ 表达阳性;GFAP在增生的胶质细胞表达;结构完整的神经元NF 阳性。病理诊断:Leigh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基底节、中脑 导水管周围、桥脑被盖部及第四脑室周围。
七、鉴别诊断
1. Wernicke脑病 此病与Leigh综合征具有类似的病理改变和分布特 点,不同之处在于此病常常累及乳头体,而Leigh综合 征乳头体一般不累及,黑质病变常见。此病常有长期 维生素缺乏或酗酒的病史,起病较快,一般多见于成 年人或孕妇,通常无家族遗传史。
2. 脑白质营养不良 少数Leigh综合征病例仅有白质受累,而无基底节
2000mg)、辅酶Q10每日100 〜200mg 以及支持疗法。
Leigh综合症病例
患者,男性,32岁,因行动笨拙15年,反应迟钝10余年, 加重伴饮水发呛,言语不清3月于2001年5月10日入院。 15年前家人发现其行动笨拙迟缓,无言语不利,无智能减 退,可以正常参加工作学习,学习成绩中等,未经治疗。10年 前出现反应迟钝,经常走路和骑车时摔倒,曾经在宣武及北大 医院就诊,自诉腰穿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均正常,头颅CT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