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变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s、l、g、aq)因为物 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所含的能量也不同。 (3)Δ H要有符号、数值和单位。
固态
C.若Δ 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D.若Δ H>0,则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
4.298 K 时,1 mol C与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
和1 mol H2,需吸收131.5 kJ的热量。写出此反应的热 化学方程式。 C(s)+H2O(g)====H2(g)+CO(g) Δ H (298 K)=+131.5 kJ·mol-1
2.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
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H2O(g)====H2(g)+1/2O2(g) B.2H2(g)+O2(g)====2H2O(l) Δ H(298 K)=+242 kJ·mol-1 Δ H(298 K)=-484 kJ·mol-1
焓变、
Δ 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反应热 Δ 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化学反应与 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 方程式 概念
意义
书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 B.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
C.反应热指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D.化学反应不一定都伴随能量的变化
体系与环境
新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Σ 相对大小 △ H= Σ
反应物-
被研究的物质
系统称为体系,体 系以外的其他部分
Σ
生成物
称为环境。
若△H 若△H
> 0 (△H为“+”),则为吸热反应; < 0 (△H为“-”),则为放热反应。
能 量 反应物
能 量
生成物
放热反应 Q<0
生成物
吸热反应 Q>0
反应物 反应过程(II) ΔH > 0
分析:H2 (g)+1/2O2(g)=H2O(l)
△H(298k) =-285.8kJ/mol
1.反应物的总焓高于生 成物的总焓
1.C( S,金刚石) +O2(g)=CO2(g) 2.生成物比反应物 更稳定 △H(298k) =-395.41kJ/mol 2.C( S,石墨) +O2(g)=CO2(g) △H(298k) =-393.51kJ/mol
吸热
吸热
液态
吸热
气态
(4)Δ H单位中的mol-1,对于任一反应X仅指每摩尔反应。 (5)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所以热化学方程 式中前面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计量数加倍时, Δ H 也 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 其Δ H 与正反应的数值相
等,符号相反。
(1)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 mol气态HCl,
C.H2(g)+1/2O2(g)====H2O(g)
D.2H2(g)+O2(g)====2H2O(g)
Δ H(298 K)=+242 kJ·mol-1
Δ H(298 K)=+484 kJ·mol-1
3.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Δ H1、Δ H2 表示,其关系正确的是(
1 ①H2(g)+ O2(g)====H2O(g) 2
2.表示的意义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聚集状态
(2)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和质量比
(3)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说一下下面热化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H2(g)+O2(g)====2H2O(g) Δ H=-483.6 kJ/mol
表示在通常状况下,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 2 mol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
(2)符号: △H △H=H生成物-H反应物
(3)单位: kJ/mol 或 kJ·mol-1 说明: (1)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 应,由焓变(△H)决定。 (2)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3)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由实验直接测定。
2.焓变(Δ H): 用反应物总焓、产物总焓的差值表示的反应热。 单位:kJ·mol-1 因为 Q >0为吸热反应,Q <0为放热反应, 所以 当ΔH >0时,为吸热反应。 当ΔH <0时,为放热反应。
2.
3mol CH4燃烧时,生成液态水和CO2 同时放出2670.9KJ
常温下14克CO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141.3KJ热量,
的热。请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3.
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2. CH4(气)+2O2(气)=CO2(气)+2H2O(液); △H = - 890.3KJ /mol
3. CO(气)+ 1/2
能量
2H(g)+O(g)
a
1 H2(g)+ O2(g) 2
b c
H2O(g)
(2)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Δ H是大于0还是小于0?
H—H 键和0.5 mol O—O 键吸收的热量
b:2 mol气态H原子和1 mol气态O原子结合生成1 mol气态
H2O放出的热量 c:1 molH2(g)与0.5 molO2(g)反应生成1 mol气态H2O放 出的热量 (2)放热;小于0
O2(气)=CO2(气);
△H = - 282.6KJ /mol
4.已知:H2(g)+1/2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 如图。问: (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出184.6 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Cl2(g)====2HCl(g) ∆H=-184.6 kJ/mol
(2)1mol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反应,生成CO(气态)
和H2(气态),吸收131.3 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 学方程式。 C(s)+H2O(g)====CO(g)+H2(g) Δ H=+131.3 kJ/mol
D
) Δ H1= -Q1 kJ·mol-1
②2H2O(g)====2H2(g)+O2(g)
A.Q1>Q2 C.2Q1<Q2
Δ H2=+Q2 kJ·mol-1
B.Q1=Q2
1 D. Q2 =Q1 2
2.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Δ H=+131.3 kJ/mol表示( C )
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
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 热量 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 并吸热131.3 kJ
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B.凡是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均称为反应热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焓变与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能量 的 1.化学反应过程中,除有物质的变化以外还有________
热能 、________ 电能 、________ 光能 等形式 变化.这种变化常以______ 表现出来. 放热 反应和 2.当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______ 吸热 反应。 _________
用英语表示 Energy, power
能量
请大家思考一下能量用化学 用语如何表示
二、焓与焓变 物质具有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 1.焓(H):是与体系的内能等有关的一种物理量。 焓的单位:kJ·mol-1
含义:物质具有焓的多少与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与物质的状
态和温度联系密切。
2.焓变、反应热
(1)概念: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 化学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变化。
键能: 破坏1 mol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共价键放出 的能量。键能恒取正值。
△H取决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
的总能量Σ
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形成 生成物的
200 ℃ H2(g)+I2(g) 2HI(g) 101 kPa
Δ H=-14.9 kJ/mol
该化学方程式与普通的方程式有什么不同? (1)指明了温度和压强; (2)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能量的变化。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I) ΔH < 0 正吸负放
Δ H =生成物总焓–反应物总焓
放热反应 表现 形式 能量 变化 键能 变化
吸热反应
△H﹤0或△H为“-” △H﹥0或△H为“+”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总键能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总键能小于
反应物总键能
反应物总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