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高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物理周测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的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B 悬挂着.已知2A B m m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绳子对A 的拉力将增大B .物体A 对斜面的压力将增大C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大D .物体A 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2.如图所示,ab 、cd 是竖直平面内两根同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位于同一圆周上,a 为圆周的最高点,d 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两个滑环分別从a 点和c 点无初速释放, 1t 、2t 分別表示滑环到达b 、d 所用的时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12t t =B.12t t <C.12t t >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轮A 和B 同轴, A 、B 、C 分别是三个轮边缘的质点,且2A C B R R R ==,则三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B C a a a 等于( )A.4:2:1B.2:1:2C.1:2:4D.4:1:44.宇宙中某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星球,有三颗卫星A 、B 、C 在同一平面上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 到该星球表面的高度为h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A 的公转周期为22πh GMB .卫星C 加速后可以追到卫星BC .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C B A v v v =>D .三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C B A a a a =<5.质量为m 的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设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雨滴下落高度h 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其做的功为( )A.0B.fhC.mghD.﹣fh 6.如图,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N ,在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2N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12N N -的值为( )A.3mgB.4mgC.5mgD.6mg7.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 车和b 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 和曲线b 。
t=3s 时,直线a 和曲线b 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3s 时,两车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B. a 车做匀速运动,b 车做加速运动 C. 在运动过程中,b 车始终没有超过a 车 D. 在0-3s 的时间内,a 车的平均速度比b 车的大 8.如图,一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右侧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0v 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
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 正比于2Sv (其中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枳),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若风速为02v ,则物块的加速度为( )A. g μB.2g μC.3g μD.4g μ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系住重力为G 的小球,开始细线在作用于O点的拉力下保持竖直位置,小球与倾角为 α的光滑斜面体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小球与斜面的接触面非常小,现保持小球位置不动,沿顺时针方向改变拉力方向,直到拉力方向与斜面平行.在这一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细绳对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细绳对球的拉力一直减小D.细绳对球的拉力最小值等于Gsin α10.质量不等的两物块A 和B 其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水平恒力下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块一起加速运动时,AB 间的作用力大小为1N .当水平力F 作用于右端B 上两物块一起加速运动时,AB 间作用力大小为2N ,则( )A. 两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B. 1N + 2N <FC. 1N + 2N =FD. 1N :2N = A m :B m11.如图所示为某一皮带传动装置。
主动轮的半径为1r ,从动轮的半径为2r 。
已知主动轮做顺时针转动,转速为n ,转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动轮做顺时针转动B.从动轮做逆时针转动C.从动轮的转速为12r n r D.从动轮的转速为21r n r 12.2017年10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等机构联合宣布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如图为某双星系统A 、B 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若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 星的轨道半径,双星的总质量M,双星间的距离为L,其运动周期为T,则( )A.A 的质量一定大于的质量B. B.A 的线速度一定大于B 的线速度C.L 一定,M 越大,T 越大D.M 一定,L 越大,T 越大13.下列对重力势能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不变B.当物体的重力做功时,该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也一定变化C.物体重力势能的数值随选择的参考平面的不同而不同D.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14.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槽口向上,槽口直径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从P 点由静止释放刚好从槽口A 点无碰撞地进入槽中,并沿圆弧槽匀速率地滑行到B 点,不计物块的大小,P 点到A 点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从P到B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R+h)B.物块从A到B过程重力的平均功率22 mg ghC.物块在B点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2)R h mgR+D.物块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mg gh三、实验题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固定并调整斜槽使它的末端O点的切线水平,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放好木板、白纸、复写纸。
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x,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
1.小球质量为m,斜槽与水平槽均由特殊材料制成,可视为光滑面,斜槽底端离地的高度为y,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从斜槽上滑下至斜槽末端的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功W=__________;动能改变量△E k=_________2.实验中m=10g,某同学测得不同高度H释放小球时,关于平抛的水平位移x的数据记录如表格,请在答卷中给定的坐标格上描出方便直观合适的函数图像,并根据图像得出水平桌的高度y为________m。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10m/s2)H(m) 0.1 0.2 0.3 0.4 0.5X(m) 0.55 0.79 0.99 1.14 1.26X2(m2)0.30 0.62 0.98 1.30 1.5916.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
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与A点相距L=48.0cm的B 点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到达B时的速率。
1.本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应适当远些B.要调整长木板的倾斜角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C.应由图示位置先释放小车,再接通速度传感器的电源D.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时,要使所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E.不必用天平测出小车和车上的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2.若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率为v ,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3.若测得a 与F 关系如图所示,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
四、计算题17.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R 星∶R 地=1∶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质量为M 地,该星球的质量为M 星.空气阻力不计.求:1.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的比值;2.该星球的质量为与M 星与地球的质量为M 地的比值。
18.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速率04m/s v =顺时针转动,A 、B 两端点间距离L =1m 。
一小物块从A 端以某一初速度v 滑上传送带,从B 端飞出。
小物块经过水平线M N 上C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经过MN 下方''M N 水平线上的D 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M N 与''M N 间距2 1.6m h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小物块的质量为m =0.1kg,重力加速度为210m/s g =,3 1.732=,5 2.236=。
求:1.传送带B 端距离M N 的竖直高度1h ;2.小物块从A 端滑上传送带时初速度的可能值。
19.如图甲所示,半径R =0.9m 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 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最低点B 与水平面相切。
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2kg 的物块从A 点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并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随离A点的距离L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A、B两点间距离L=1.9m,g取10m/s2。
求:1.物块经过最高点C时速度大小;2.物块经过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3.物块在A点时的初速度。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答案:C解析:设A 与斜面间无摩擦力时斜面倾角为θ,m A g sin θ=T F =B m g ,sin θ=12,θ=30°,由于A 开始保持静止,可知其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当由45°角变为50°时,系统仍保持静止,故静摩擦力一直增大,C 对,D 错;设斜面的倾角为α,A 对斜面的压力为N F =A m g cos α,α增大时,N F 减小,B 错;绳拉力T F =B m g 不变,A 错.2.答案:A解析:设a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有2112cos cos 2R g t θθ=⋅,解得1t =;设cd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有2212cos cos 2R g t αα=⋅,解得2t =比较可得12t t =,故A 项正确。
3.答案:A解析:由图中共线和共轴的关系可知,,2A B B C B C v v r r ωωωω===⨯,由向心加速度大小2=a r ω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A B C a a a 等于4:2:1.4.答案:C5.答案:D6.答案:D解析: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1v ,在最高点速度为2v ,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 211v N mg m R -= 在最高点: 222v N mg m R+=同时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动能定理: 221211222mg R mv mv ⋅=- 联立以上三个方程式可以得到: 12–6N N mgR =,故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