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审计概述-
二、能源审计产生的背景与发展
1.产生的背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后,许多国家把加强能源消费管理、 节约能源作为政府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要象管钞票 一样管理能源,因此借鉴财务审计模式,而产生了能源审计。
二十一世纪,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审计工作得
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2.国外开展能源审计的情况
2.国家与行业标准 (部分)
五、能源审计的依据
《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3.地方法规与规定 27只江苏省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定额和限额 常州市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 4.今年新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第三十二条 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并根据审
二、能源审计产生的背景与发展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将量化的节能指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约 束性指标,即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之中。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制定下发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 施方案》,决定在钢铁、石化、建材等九大行业千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 能源审计工作。 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对重点 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 2016年7月2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54条对重 点用能单位提出开展能源审计的要求。 我市从2006年至今已对441家(次)企业实施了能源审计。今年市经 贸委决定对年用能3000t及以上标煤的57家企业实施能源审计。
三、能源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作 用
企业能源审计是一种加强企业能源科学 管理和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有 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 分析企业能源利用现状,查找问题,挖掘 节能潜力,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为企的作用和意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实现资源节能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企业自身加强 管理,评价合理用能的有效方法,可促进企业节 能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为我国节能减 排提供有效的节能支持。 对政府而言,通过开展能源审计,可以准确合理地 分析评价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和水平,以实现对 企业能源消耗情况的监督管理,并作为制订能源 政策的依据,保证国家能源的合理配置使用,节约 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地发展经济。 对企业而言,通过能源审计,可使企业及时分析掌 握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挖掘节能潜力, 寻找节能方向,制订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能源消费及能量平衡 主要包括:能源折标系数及来源、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能量平 衡表、能源流向图、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评价等。 (三)企业主要耗能设备运行效率检测(计算)分析 主要包括:企业主要用能设备、主要耗能设备检测汇总表,根据 检测情况和相关标准分析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等。 四、企业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 (一)企业各项能耗指标分析、评价 主要包括:转换产出能源和载能工质能源成本核算、生产线能源 成本核算、能源成本与能效评价、工业增加值核算、产值能耗指标分 析、重点工艺能耗指标分析、考核指标计算分析、能耗对标分析、影 响能耗消耗变化因素分析、与上期能源审计(或“十二五”)各项能 耗指标对比、“十二五”节能技改项目的技术经济性评价等。 (二)通过审计对存在的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提出节能管理建议 和节能技改建议等。
附件: 1、能源审计报告确认单 2、企业能源审计摘要表 3、能源管理人员联系表 4、主要用能设备列表 5、能源计量器具汇总表 6、能源计量网络图 7、检测报告
谢 谢 !
六、能源审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基本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衡定律)和质量守衡原理,核算能源 在企业不同单元、不同功能的投入量、有效利用量、损失量、回收 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能源投入量=有效能(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 +其他损耗
物料投入量=产出量(成品+半成品+废次品)+其它损耗
美国最早于1977年提出能源审计的概念,并把它作为政府节能补助计
划的一项要求.目前美国有9000以上的节能从业人员在开展能源审计,并 已成为广大企业愿意接受的节能服务方式。 英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展能源审计,也叫做“能源调查”,大多 数企业均接受了“能源调查”。
二、能源审计产生的背景与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洲各国先后开展了能源审计工作。 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展类似于能源审计的企业能源诊断工作,并 以法律规定,企业有义务接受能源诊断。 印度政府规定装机容量500KVA以上的企业必须进行能源审计。 3.我国开展能源审计情况 1982年欧共体在我国举办节能技术学习班, 企业能源审计这一名词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1985年原国家经委在常州召开能源审计座 谈会,对这项工作予以肯定。 1989年我国政府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对纺 织、造纸、炼油、水泥和化肥等5个行业试点 开展能源审计。 1997年我国发布了《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 则》GB/T17166-1997
七、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
五、能源审计结论与节能规划 (一)能源审计结论 主要包括:主要经济指标、能源消耗、产品产量、能耗指标、能 源管理体系建设、生产技术管理、主要用能设备、在用设备淘汰情况 等。 (二)节能规划 主要包括:规划目标、节能措施、节能技术经济评估,项目收益、 节能量,节能项目汇总。节能量需满足上级下达的节能指标或企业制 订的节能目标。
企业能源审计概述
常州市节能监察中心 黄力行
一、能源审计的基本概念
1.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具有法律地位的独立单位或个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 单位或其他经济实体的财务会计往来与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审核、检 查和分析评价工作。 2.审计的分类 财务审计 审计 资产审计 管理审计 能源审计属于管理审计的范围
一、能源审计的基本概念
七、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主要包括:企业名称、地址、隶属关系、性质、经济规模与构成。 企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在区域和行业中的地位。企业主 要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生产能力、主要产品生产流程,物料平衡(化 工、建材等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二)“十二五”企业能源利用调整情况(适用于再次能源审计企业) 主要包括:企业产品及生产工艺、主要产品生产流程、能源结构 调整变化情况等。 三、企业能源利用状况 (一)企业能源管理 主要包括:企业能源管理机构与职责(根据企业实际绘制三级能 源管理网络图、能源管理机构名单、能源管理机构职责)、能源管理 职能部门,能源管理制度、方针、目标,能管师配置,能源计量管理, 能源统计管理,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能源宣传和教育培训等。
六、能源审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基本方法
现场调查 走访
盘存实物、 检查帐表
基本 方法
基础数据 资料的提 取、审核
现场测试 (必要时)
分析评价 (编制能 源审计报 告)
七、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
摘要: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 正文:含能源审计报告与节能规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能源审计事项说明 (一)企业能源审计概述。 (二)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起止时间、时段、范围及边界。 (三)企业能源审计依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列出审计依据。 主要包括: 1、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等。 2、相关标准、规范及文件。 3、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 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 (四)能源审计程序及资料来源。主要包括本次企业能源审计所遵 循的程序和数据资料来源等。
五、能源审计的依据
对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是一项十分规范严谨的工作,其依据分下述三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国家法律、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 《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23只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意 义
四、能源审计的分类
初步能源审计:通过对现场和现有历史统计资料 的了解,对能源使用情况和生产工艺流程仅作一 般性的调查。主要用于了解企业能源管理的现状 ,查找能源管理的薄弱环节,找出明显的节能潜 力以及短期内可提高能源效率的简单措施。
全面能源审计:对用能单位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与评价,需要全面地采集用能数据,必要时还需 要进行用能设备的测试工作,进行用能单位的能 源实物量平衡,对重点用能设备进行分析,找出 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制定节能规划。 专项能源审计:根据政府和用能单位的要求,针 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和利用的某一方面或环节进 行的能源审计。如工序能耗审核、节能量审核、 节煤量审核、碳核查等都属于专项能源审计范畴。
3.能源审计的定义 企业能源审计(Enterprise Energy Audit)是审计单位根据国家有 关的节能法律、技术标准、消耗定额、产业政策等,对企业能源利用的物
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作出真实、客观、公正合
理的结论。具体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 诊断、咨询、评价。包括从原料采购和库存、生产及操作到产品出厂的 全面管理水平的分析评价。
计结果制定企业节能规划和节能技术改造方案,跟踪、落实节能
改造项目情况。
五、能源审计的依据
国家发改委《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九条 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 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制度。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定期自行组织或委托相关单位看展能源审计, 编制中长期节能规划,并向本地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 关部门报送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对重点用 能单位的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进行审核,并可根据工作成果质 量给予一点的资金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