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之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之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之分析
作者:徐上龙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12期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钢琴演奏中的一项技艺。

本文重点探究了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相关概念,并从有效和声编配、注重情感编配和把握结构编配三个方面出发,研究了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技巧,最后,从综合运用音乐基础知识、加强即兴伴奏编配灵感培养和正确把握音乐作品风格三个角度入手,提出了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提升训练的一些策略,希望能够为钢琴演奏练习者的编配创作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18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拉莫曾经说过:“钢琴即兴伴奏是最具魅力的演奏形式。

”[1]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即兴伴奏所营造的音乐氛围常常是难以言喻的,即兴伴奏考验演奏者本身的音乐底蕴、钢琴演奏素养以及音乐灵感,一个优秀的钢琴演奏者能够通过琴键即兴弹奏出美轮美奂的作品,给听众以听觉上的享受,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在魅力。

一、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概念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钢琴演奏中一种独特的演绎手法,具体指的是:伴奏者在毫无事前准备的情况下,根据钢琴乐曲的节奏、旋律、结构等内涵,经过较短时间的思考,迅速为乐曲寻找到合适的音型、和声,准确地为演奏者拿捏好音乐的形象,运用科学的乐曲编配策略,编配一套完整的伴奏方案,以增强钢琴曲的综合表演力。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对伴奏者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既要求其有钢琴基础,又要求其必须掌握和声理论、乐曲鉴赏能力以及丰富的创作想象力,因此,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工作。

二、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巧分析
(一)有效和声编配
和声编配是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技巧之一,换句话说,在即興伴奏编配中有效运用和声的技巧,渗透和声的精髓,对于伴奏乐曲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

譬如:用下中和弦替代主和弦,乐曲的主和弦能够应用一个降六级和弦增添音效。

当然,有效和声编配也要根据琴曲的实际情况应用,尤其应掌握“根据曲调曲式定和声编配”的技巧原则,针对不同的曲调,如:大小调式、民族调式、交替调式等,应采用不同的和声编配手法。

例如:交替式曲调分为同名大、小交替调式和平行大、小调交替式等。

如琴曲谱例1所示,为同名大、小交替调式,在即兴伴奏编配时,可在小调曲式的结束处,采用同名大调主和弦替代原调中I级和弦的技巧,以凸显大三和弦明晰的和声效果,会给听众带来余音回绕的美妙音效。

而平行大、小交替调式如谱例2所示,在伴奏编配中,可采用旋律交替配置的方法,为旋律相似的对称型乐段配置不同风格的和声,以形成音色的差异化展现效果,给人跌宕起伏的乐感。

(二)注重情感编配
将情感融入到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中,能够使编配出的乐曲带上个人的真情实感,从内心深处打动听众。

那么,如何在琴曲伴奏的编配中,引入情感编配的技巧呢?深入细致地了解作
品的内涵,体会作品本身的内在情愫,按照这个情愫融入习琴者的情感,使两者相互交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4]
例如,《序曲-槐花几时开》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民歌,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中,习琴者若能将这种思乡情绪与钢琴伴奏的风格节奏相互融合,便能够产生浓郁的情感交互效果。

当然,在具体的情感伴奏编配中,不同的旋律感所采用的情感引入方式也应不同,如谱例3表达的情绪为“温柔舒缓的思乡情”,在即兴伴奏编配时,可以采用慢节奏的和弦作为伴奏音型主题,实际弹奏时也要用舒缓慢节奏的手法,融入个人的情绪,表达一种即兴情绪美。

而谱例4则是本曲的高潮点,旋律上升达到顶点,描绘作者思乡之情的沸腾,因而此处的即兴伴奏应跟随思想情绪的上升,选择全分解和弦到极具表现力的八度和弦方式,在演奏时音型的密度也要不断增多,将伴奏编配者的情感与作品内涵情绪有机融合。

(三)把握结构编配
有效的结构把握,也是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技巧之一。

换句话说,在编配设计前需要对作品曲式风格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如此一来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精髓,进行有效伴奏编配。

具体到编配实践中,需要从前奏、间奏、尾奏三个方面出发,做好即兴伴奏的全局结构把握。

首先,前奏预示歌曲的主题内容,因此在即兴伴奏时,需要在速度、调式、节拍等方面尽可能表达歌曲的风格,不要过多地追求丰富的伴奏织体,而应力求平缓而稳定的伴奏编配。

其次,间奏是钢琴曲进行中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在即兴伴奏中,要尽力凸显出间奏的这种结构性作用,合理选择和声和织体完成伴奏编配。

最后,尾奏是全曲的收尾部分,能进一步抒发作品的内在情感,因此在即兴伴奏编配时,可以引入强奏或弱奏的手法,给予听众不同的收尾享受效果。

总而言之,把握结构进行编配,是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最耐人寻味的技巧[5]。

三、钢琴即兴伴奏编配训练策略
(一)综合应用音乐基础知识
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是一门综合性、技巧性极强的技能,因此,若想练成扎实的编配技能,习琴者需要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音乐基础知识,从调式科学选择、合理设计低音和声语汇、多积累乐感和音乐素材、运用复调手法等多个方面出发,进行伴奏编配。

在平时的训练中,习琴者就应多训练自身的上述音乐基础技能,多摸索、多历练、多操作,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即兴伴奏编配的综合技能。

以钢琴即兴伴奏编排中的低音设计与和声语汇训练为例,该项技能是钢琴演奏音乐基础知识中的重点,也是影响钢琴即兴伴奏编排的关键,低音编排设计不完善,伴奏的层次感就不清晰,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伴奏的“架构”,为使上述工作做到完美无缺,编排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更多的音乐基础编排技巧,例如,在和弦应用上,可以将正三和弦、副三和弦、七和弦、九和
弦等综合融入进去,除此之外,还可搭配转位和弦,并配合乐曲的曲风进行编配,若乐曲具有民族特色,则应采用民族和弦的搭配调式,若乐曲是具有通俗特色,则应采用通俗和弦的搭配调式,总而言之,根据乐曲曲风,综合应用音乐基础知识,进行即兴伴奏的编配,应成为训练中的重点。

(二)加强即兴伴奏编配灵感的培养
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编配,除了需要习琴者具备过硬的音乐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灵感修养。

在平时的训练中,习琴者必须加强自己即兴编配灵感的培养,一方面,多聆听他人优秀的即兴伴奏编配乐曲,汲取他人所长,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借鉴性的灵感。

另一方面,注重自身伴奏编配灵感修为的历练,例如,融入大自然、融入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旋律细节,从中获取即兴伴奏编配的一手灵感。

此外,无论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还是实际弹奏中的运用,钢琴练习者都必须加强音乐灵感的捕捉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提升自我的音乐感知能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中,例如,多听一些著名的钢琴伴奏作品的音色效果,并加以重点分析总结,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即兴伴奏编配的灵感,进而加以改进创新,将这些灵感运用到自己的编配作品中。

除此之外,利用训练之外的实践,多去学习和声理论的相关知识,研究钢琴音响效果的编配方法,总结其中的关键点和精华部分,深入分析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音乐感和织体的音响效果,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即兴伴奏编配思路。

(三)正确把握音乐作品风格
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中,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也是一个需要注重的问题,在平时的编配训练中也要引起关注。

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訓练工作,一方面,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品味。

音乐作品风格的解读,首先需要细细品味,能否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内涵,与听者的乐感有很直接的关系,例如,在进行多首合唱作品的即兴编配时,就需要从作品内容、曲风、背景等多个方面入手,去细细品味作品内所反映出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解读出作品的音乐风格,进行即兴伴奏的编配。

另一方面,注意围绕作品音乐风格进行即兴编配。

即兴编配带有一定的创作性和随意性,编配的原则应该尊重作品本身的风格内涵,编配者不可过分自由和随性地去编配,要在品味解读作品本身风格的基础上,去进行二次加工,从而使编配出的内容能够更加符合作品的原味风格。

此外,通过正确把握音乐作品风格所编配出来的钢琴曲目,势必能够给听众带去审美的享受,在弹奏者和听众之间搭建起一座审美共鸣的桥梁,综上所述,正确把握音乐作品风格,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中至关重要。

四、结论
钢琴即兴伴奏编排的有效性,考验着钢琴练习者的艺术功底以及智慧,在平时的创编过程中,只有加强钢琴曲谱的认识,多从审美、艺术、整体、细节等角度去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体会创编,才能够使编配出的钢琴即兴伴奏曲富有艺术美感,在此基础上使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
最大化锻炼。

此外,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有着众多技巧,本文仅探究了其中的几种典型的技巧方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钢琴练习者和爱好者对即兴伴奏编配的关注,在今后的钢琴曲弹奏和练习中,多听、多想、多揣摩,用心去做好钢琴即兴伴奏编配的工作,不断编配和演绎出更多更好的钢琴即兴伴奏作品。

参考文献
[1]郑红跃.视唱练耳与钢琴即兴伴奏[J].大舞台,2011.
[2]王仔.论钢琴即兴伴奏的多维价值取向[J].音乐生活,2010.
[3]郭瑞玺.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与实践[J].音乐理论与实践,2012.
[4]孙维权,刘冬云.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教程(上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周温玉,蒋维民.带伴奏视唱曲160首[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