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与非法人组织概述
(二)法人组织形态的变更
法人组织形态的变更:在不消灭法人人格的前提下 ,法人从一种组织形态转为另一种组织形态的现象。
公司法第9条: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 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 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 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 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三)法人宗旨的变更
法人宗旨的变更(法人目的的变更):法人所 从事事业发生变化的现象。
(四)法人其他重要事项的变更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17条:企业法人改变 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经济性质、 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金、经营期限,以及 增设或者撤销分支机构,应当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四、法人的终止
A+B=A
新设合并: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新法人,原 来的法人消灭,产生新的法人。
A+B=C
2.法人的分立
法人的分立:一个法人分为两个以上的法人。
新设分立(创设分立):解散原法人,分立为两个 以上的新法人。
A
B与C
派生分立(存续分立):原法人继续存续,但从中 分出新的法人。
A
A与B
民法通则第44条第2款: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 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5)目的不同。社团法人设立的目的可以是为 了营利,也可以是为了公益,故社团法人可分为营 利法人、公益法人和中间法人;财团法人的设立目 的只能是为了公益,所以财团法人只能是公益法人。
3. 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
划分的标准:法人成立或者活动的目的。 营利法人:以营利并分配给其成员为活动目的 的法人。 公益法人:以公益为其活动目的的法人。
法人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法人
涉外法人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以有无涉外因素为标准
外资独资企业法人
非涉外法人
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 以所有制为标准 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
私营企业法人
公司法人
以是否以公司法进行改制为标准
非公司法人
机关法人
非企业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1. 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 和经营活动的法人。
一、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 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民法 通则第36条)。
(二)法人的特征
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 2.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3.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 社会组织。 4.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
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以自己的意思独立进行 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特点: 1.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享有的时间与其民事权利能 力发生和消灭的时间一致。 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不一致。 3.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法人机关或者工作人员来 实现。
三、法人的变更
法人的变更:法人在存续期内,法人组织上分立 、合并以及在活动宗旨、业务范围等重要事项上的变 化。
(一)法人人格的变更 法人人格的变更(法人的改组):包括法人的合 并与分立。
1.法人的合并
法人的合并: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 吸收合并(兼并):一个法人归并到另一个现存的 法人中去,参加合并的两个法人,只消灭一个法人,另 一个法人继续存在并吸收已消灭的法人。
(2)特许主义:法人的设立须经特别立法或国家 元首的许可。
(3)行政许可主义:法人设立时除了应符合法律 规定的条件外,还要经过主管行政机关的批准,主管机 关依照规定进行审查,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
(4)准则主义(登记主义):法律预先规定法 人成立的条件,设立人可依照该条件设立,一旦符合 法人的成立条件,无须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就可直接 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法人即可成立。
5.清算终结
清算终结,即清算人完成清算职责。
第四节 非法人组织
一、非法人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非法人组织(非法人团体):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 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的特征: 1.非法人组织是具有一定目的的组织体。 2.非法人组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非法人组织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上具有特殊性。
划分的标准:法人成立的基础。
社团法人(人的组合):以社员为基础的Fra bibliotek的集合体。
社团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
财团法人(财产组合):为一定目的而设立的, 并由专门委任的人按照规定的目的使用的各种财产。
区分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的意义
(1)成立基础不同。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有自 己的组织成员或社员;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因而没 有法人成员。
第四章 法人与非法人组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 法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掌握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 应当具备的法律要素;要求从法人的概念和本质出发, 掌握法人与自然人、其他组织在民事能力上的区别; 理解法人与法人机关的关系;把握法人成立、变更和 消灭的基本规则。
第一节 法人的概念和分类
二、 法人的分类
(一)大陆法系国家法人的分类
1. 公法人与私法人
划分的标准:法人设立的目的及所依据的法律。 公法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由国家或者公共 团体依公法所设立的行使或者分担国家权力或者政府职 能的法人。 私法人:以私人利益为目的,由私人依私法而设立 的法人。
2.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依 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的民事权 利能力的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开始与终止的时间不同 2.民事权利能力的取得方式不同 3. 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到以下三方面的限制: 第一,法律、法规的限制。 第二,法人自身性质的限制。 第三,法人目的的限制。 4. 民事权利能力之间的差异程度不同
第三节 法人的成立、变更和终止
一、法人的设立
法人的设立: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使社
会组织获得法律上人格的多种连续准备行为,是法
人成立的前置阶段。
法人的设立
法人的成立
法人的设立:创设法人的行为。
法人的成立:法人得以存在的事实状态。
法人设立的原则
(1)放任主义(自由设立主义):国家对于法人 的设立完全听凭当事人自由,不要求具备任何形式,不 加以任何干涉和限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 11.1520 .11.15S unday, November 15, 2020
企业法人的特征: (1) 企业法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 (2) 企业法人必须具有独立财产。 (3) 企业法人是依核准登记程序成立的法人。
2. 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1)机关法人 机关法人: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以国家 预算作为独立的活动经费,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 各级国家机关。 机关法人的基本特征: ①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 ② 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③有独立的经费。 ④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
民法通则第44条第2款:企业法人分立、合 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合同法第90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 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 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 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 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社会团体法人的基本特征: ①由成员依法自愿结合组成。 ② 从事非营利性的活动。 ③有独立的经费或财产,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区分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 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的意义
(1)性质不同。 (2)财产或经费来源不同。 (3)设立程序不同。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
一、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5)严格准则主义:法人设立时,除了具备法 律规定的要件外,还必须符合法律中明确规定的其他 限制性条款。
(6)强制设立主义:国家以法令规定某种行业 或某种情况下必须设立一定法人组织的设立原则。
我国法人的设立原则
(1)非营利法人的设立原则。机关法人的设立取 决于宪法和国家机关组织法的规定,相当于特许设立主 义。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依法不需要办理登记 的,设立原则应属于特许设立主义;依法需要办理登记 的,应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其设立原则应属行政许可主义。
2.法人名义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 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 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的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 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执行职务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 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 员因职务行为或者授权行为发生的诉讼,该法人或其他组 织为当事人。
(2)事业单位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 业的各类法人。
事业单位法人的主要特征: ① 以公益为目的,而非以营利为目的。 ② 有独立的经费或财产,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 任。
(3)社会团体法人
社会团体法人: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为实现 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法人。
(二)英美法系国家法人的分类
集体法人与独体法人 划分的标准:根据法人的资格的享有者是由若 干成员组成的集体还是担任某一职务的特定人。 集体法人:由多数人组成,且可永久存在的集 合体,如市政府、公司等。 独体法人(独任法人、单独法人):由担任特 定职务的一人组成的法人,如牧师、主教。
(三)我国法人的分类
(2)设立人的地位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法 人成立时成为其成员,并享有社员权;而财团法人的设 立人,因于法人成立时与法人相脱离,故不为法人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