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标准制修订工作细则(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和加强公司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根据《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
XX石油集团公司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等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 基本要求
(一) 应当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推广科学技术成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技术合作的发展,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从实际出发,制定的公司标准应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协调配套。
(二) 应在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科学研究及与国际接轨的实际需要制定公司的企业标准。
(三) 标准制修订工作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公司的企业标准制定程序包括五个阶段:立项、征求意见、审查、报批、发布(见图1)。
承担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程序,按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执行。
图1 标准制定程序的五个阶段
(四) 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应形成阶段成果文件“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报批稿”、“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等。
标准编号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进行统一的标准编号管理,按《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中的标准编号规范执行。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 机构与职责
(一)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
是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持机构,在公司主管的领导下,组织管理标准制修订工作。
其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包括:
1.编制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及经费预算,经集团标委会审查,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 企业标准由集团公司标委会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 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标准项目立项审批”OA 流
程提出立项申请,报集团标委会审批
● 标准起草单位完成草案的编写及内部审核
●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草案的征求意见
● 起草单位根据征求意见反馈完成草案的修改
●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技术专家审查会
● 起草单位根据专家审核意见完成草案的修改
●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进行最终标准化审查及报批
2.企标立项审查工作,包括标准主审人是否符合规定等要求;
3.监督检查并协助各起草单位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按计划实施;
4.对企业标准制定过程中各阶段成果文件的审查;
5.企业标准分类及编号的统一规范和管理;
(二)标准起草单位
各起草单位主要职责包括:
1.对所起草标准的质量、进度和经费使用全面负责,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责任单位;
2.根据产业需求及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企标项目的立项;
3.负责组织标准起草工作组,检查、督促起草组成员按项目计划完成标准的起草、修改及报批,及时提交各阶段成果文件。
(三) 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由标准起草人与主审人组成。
每项标准确定主审人一名,起草人不得超过五人。
1.起草人的资格与职责
(1)标准起草人应是从事与该标准技术内容有关的技术骨干;
(2)负责标准草案的编写,包括起草前的技术调研,国内外最新技术资料和专家意见等信息的收集;
(3)按工作程序要求,将各阶段成果文件提交主审人审核,经主审人同意后,报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
2.标准主审人的资格与职责
(1)标准主审人应是长期从事与该标准技术内容相关的技术专
家或技术负责人,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国内外先进标准;
(2)对标准制修订的质量负责;
(3)负责各阶段成果文件的初审,经主审人审核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章 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
第五条 标准项目的立项
(一)立项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标准制修订立项:
1.已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文本,准备采标的;
2.有国标或行标,但需要制定高于这些标准要求的;
3.经复审确定修订的;
4.生产与科研发展急需的;
5.已有标准草案的。
(二)立项方式
立项有两种方式:主动申请和任务下达。
1.主动申请:计划外的标准制定项目,由拟承担标准制、修订项目的个人或单位通过OA系统提交《标准项目立项审批流程》。
2.任务下达:计划内的标准制定项目,是根据生产和管理的需要,直接以公司文件形式向承担单位下达。
各单位也需提交《标准项目立项审批流程》,进行项目进度的补充确认。
(三)工作要求
具体工作要求是:
1.每年11月底各单位应提交下一年度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2.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对各单位的标准项目计划进行审核,并编制年度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报标委会审核、批准下达。
3.标准项目立项经审批后,承担单位即可开展工作。
4.计划项目的延期或撤销,因故需延期或需撤销的项目,承担单位应通过OA系统提交《标准项目计划延迟或撤销申请流程》,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六条 标准项目的征求意见
(一)标准起草前的准备
1.应组织起草人及主审人学习GB/T 1.1和本细则;
2.起草人和主审人应对该标准所涉及专业的国内外技术状况及国内外同类标准的编制状况进行调研,掌握情况,明确目标。
3.标准起草人应与主审人研究提出标准编写大纲。
(二)形成征求意见稿
1.起草人应根据当前科技发展的水平,试验研究的结论及生产实践的经验,按GB/T 1系列的要求编写标准;
2.在完成标准的初稿后,交由主审人审阅;
3.主审人审阅同意后,将正式的征求意见稿报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
(三)征求意见
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征求标委委员、技术专家和相关单位意见;收到征求意见稿的单位和个人应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返回
修改意见。
(四)采标标准
1.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完成翻译及对译文审校工作后,可以直接进入送审阶段。
2. 标准审查的重点应对原标准的技术要求是否适合国情和公司的实际技术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或实施意见。
第七条 标准项目的审查
(一)形成送审稿
起草人应准确填写《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见附件1,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经主审人审定,报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具体资料包括:标准送审稿、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等)。
(二)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标委会委员及专家进行标准的技术审查,具体要求是:
1.标准起草人和主审人参加审查会议,参加会审的委员及专家应对所审查的标准技术内容负责,原则上需经审查会一致通过。
2.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根据审查会结果形成审查结论,见附件2《标准审查结论表》;结论用以下规范用语表述:一致通过、四分之三多数通过、需重新审查。
(三)送审稿审查意见的处理要求
具体要求是:
1.起草人应在标准审查结束后20日内完成标准的修改,并补充
《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的内容,形成最终报批稿。
2.报批稿经主审人审核通过后,报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
主审人审核的重点是对专家意见和主管部门委员提出的修改意见的处理情况。
第八条 标准的报批与发布
(一)报批材料要求
应包括:标准的最终报批稿、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相关会议纪要、和标准审查结论表等资料。
(二)标准的报批
具体要求是:
1.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自收到报批材料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拟文报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2.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应自收到退回稿件之日起20日内完成修改,重新提交报批材料。
(三)标准的发布
1.企业标准由集团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发布实施。
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和有关部门组织标准的宣贯和实施。
2.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的30日内,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按要求完成产品标准备案手续。
第九条 标准复审
1.企标复审周期不超过3年,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组织复审。
2.企业产品标准有效期为3年,到期需进行复审,对每项复审的标准都应提出其继续有效、需要修订、或废止的复审结论。
3.凡复审被确认需要修订的标准应按要求重新立项,进行修订工作;当生产工艺或原材料配方发生重大改变或引用标准作了修订时也应进行修订。
第四章 附则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标准化与流程管理部负责制定并解释。
附件1: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
附件2:标准审查结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