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勘探原理浅震实习报告范本

地震勘探原理浅震实习报告范本

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施工设计 (2)第三章数据采集 (13)第四章数据处理 (26)第五章总结与建议 (26)第六章结束语 (28)第一章:前言《浅层地震勘探实习》是面向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开设的实践课程之一,是在地震勘探理论和工程物探等课程之后的实践环节。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是通过对浅层地震仪器的认识和操作,以及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和解释,使学生真正理解地震勘探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该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领域的应用,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地震波的传播所遵循的规律和几何光学极其相似,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弹性分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接收其中不同的波,就构成了不同的地震勘查方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

本次地震勘探教学实习用到的主要是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野外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第一阶段工作,其任务是为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提供第一手资料。

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要有高质量的地震仪器外,还与测线及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技术和地震波的接受仪器有关。

地震测线的布设必须考虑地质任务、干扰波与有效波的特点、地表施工条件登诸多因素。

具体来讲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测线应为直线,保证所反映的构造形态比较真实;二是测线应该垂直构造走向。

根据不同勘探阶段的精度要求,地震测线的布置方法又分为以下几种;1.区域概查阶段测线的布置依据是从地质测量或重·磁·电·物探资料中了解到区域构造的初步资料,如构造线的方向,区域构造单元的预测范围等;2.面积普查阶段通常以二维地震勘探的方式将测线布设为“丰”字型;3.面积详查阶段要求主测线垂直构造走向,二维地震勘探的测网稍密,线距为2km-3km,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在地震勘探中,资料解释占有什么重要的地位。

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

经过处理得到的时间剖面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特点,但还存在许多假象,需要运用地震波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对比,去伪存真。

同时还要把时间剖面转化深度剖面,绘出空间地层构造图。

构造解释即为为由时间、速度获得界面的深度、构造形态,落实构造圈闭。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地震波运动学原理,利用地震波反射时间、同相性、旅行时差和速度等信息,把地震时间剖面变为深度剖面,绘制地质狗啊哦图,进行构造解释,搞清岩层之间的界面,断层和褶皱的位置和展布方向等。

在油气勘探上最终的目的就是寻找圈闭的油气藏。

本次实习的目的:• 1. 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技术、仪器设备、实际应用和勘探任务的介绍,仪器的操作练习,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2. 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设计与论证,包括激发点距、接收点距、接收道数、记录时长、覆盖次数分析等;• 3. 地震数据的现场采集,摆放接收排列,连接记录仪器,设置各项参数,进行地震波的激发0与接收,对每一次接收的道集数据进行现场分析确认质量,保证取得合格的原始数据;• 4. 原始数据的数字处理,通过在处理软件中建立观测系统、数据回放、滤波去噪、抽道集、速度分析、多道叠加、偏移成像等处理,得到可用于地质解释的成果数据;• 5. 浅震成果数据的分析解释,编写实习报告。

第二章:施工设计1.实习设计一.场区介绍周围地质环境简介:黄岛区是山东省青岛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又名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总面积约为2220.1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139.26万。

其北部6街道与王台镇(含黄山经济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均位于黄岛区。

黄岛区属鲁东丘陵区,呈西高东低之势,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

有海拔100-400米的山峰45座,西部主要有小珠山山脉,陡峻挺拔,分别向东南绵延数十里,为西部的天然屏障。

主峰海拔24.9米。

黄岛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风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时风力大于8级天数为71天。

本次实习由于时间限制,我们将实习安排在学校内实习,以浅层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为主。

由于场区较小,测线较短,我们基本上可以排除大环境下的区域地质的影响。

实习场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医院北面的操场(北纬35.942度;东经120.169度)。

由于操场形状近似长方形,所以我们平行于操场长边的直线为测线。

浅层反射波法是反射地震勘探技术在浅层工程领域的应用扩展,借鉴了反射波法的所有技术成果,为适应浅层地质任务的特点而采用小排列、小道距、小能量震源、高采样率等。

2)仪器的介绍本次我们实习所用的是SE2404NTE分布式地震勘探系统1.SE2404NT 系列地震勘探系统简介SE2404NT 系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是一款便携式有线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是在原有SE2404 系列地震勘探系统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分布式地震数据实时采集及实时显示功能的。

该系统主要由SE2404NT 主控单元、采集站(RSU)、交叉站(CSU)、数传复合电缆以及遥爆译码器组成,可广泛应用于工程、煤田、地矿、水利电力等领域的二维及三维高精度地震勘探工作。

系统的主要特点:1、系统采用网络通讯和控制技术,使得系统的最大带载能力可达2048 个采集站;2、主控单元设计有两个数据流端口,同时内置有遥控爆炸编码器和GPS 授时系统;3、数据实时显示、存储以及回放;4、采集站采用真24 位高精度模数转换器以及无址链接技术,具有动态范围大、功耗低、使用方便等特点;5、采集站单站12 道,采用铸铝外壳,防水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易于维护等特点;6、交叉站具有10Mbps 的传输速率和256 站的最大带载站数,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易于维护等特点;7、遥控编码器、译码器之间无线遥控距离在平原地区可达十公里以上,该系统采用协议式安全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有两个高精度辅助通道;8、系统在Windows 下开发,野外操作简单快捷,可利用计算机的丰富资源。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既考虑了石油地震勘探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同时也兼顾工程地震勘探的特点,使其更具有通用性和较高的性价比。

1、仪器主要技术指标主控单元:主控系统有两种型号,一种是主控单元与计算机合在一起的一体机,另一种是主控单元与计算机分开的分体式,下述为SE2404NTE 一体机的技术指标,如果您够买了分体机,计算机部分参数以实际配置为准。

主机配置:Windows2000\XP 操作系统Pentium1GHz256M RAM20GB HD14.1TFT数据流端口: 1 个(10Mbps)内置遥爆编码器:225-233MHz / 7W / 16 信道内置授时GPS(选配):15 米定位精度,0.5 微秒授时精度内置铺助通道:TB 道和井口道打印机及磁带机(选配):PC 兼容USB 打印机及磁带机管理软件:观测系统设计、系统控制地震数据采集、数据质量控制实时噪音监控、数据显示存储采集站A/D 转换器:Δ∑24bit 寻址方式:自动寻址数字滤波:线性滤波通道数:12 道采样间隔0.025~8ms 最大长度:32K 字节/道频响范围:1-1500Hz 道间抑制比:<-100dB 动态范围:120dB 谐波失真:-114 dB 最大输入信号: 1.6 Vrms噪声水平:<1 μVrms 功耗: 2.5 瓦/ 站工作温度:- 40℃~+80℃储藏温度:- 40℃~+70℃重量:1.6Kg 体积:200×90×180 mm电源:内置锂电池充满电可连续工作18 小时交叉站传输速率:4Mbps 最大带载能力:256 站体积(长×宽×高):250×100×200 mm重量: 2.0Kg 电源:内置锂电池充满电可连续工作18 小时遥控爆炸解码器遥控距离:5~7km(开阔地)频率范围:225~233MHz / 10W / 16 信道授时GPS(选配):15 米定位精度,0.5 微秒授时精度起爆电压:500 伏起爆间隔:20 秒触发误差:<100 微秒触发误差校验:井口道和TB 道待机工作时间:36 小时工作温度:- 40℃~+80℃储藏温度:- 40℃~+70℃数传复合电缆电缆芯数:16 芯最大道数:12 道传输速率:4Mbps 线径:7mm重量:5Kg / 100m接头:16 芯,防水快速接头2、仪器安全操作注意事项SE2404NTE 系统采用外壳为铸铝合金,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

在使用过程中您注意以下几点,可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①仪器的使用温度为-40℃~+80℃,相对湿度95%,应该避免在剧烈温度变化的环境中使用,以免仪器内部反霜,造成电器元件短路而损坏仪器;②在运输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剧烈振动,以免造成内部螺丝的松动和计算机硬盘的损坏;③仪器在关闭系统电源后,应该等待30 秒后再打开电源,以免造成仪器内部电器元件的损坏;④仪器长期放置不使用时,应该每隔一个月左右开机一次,以防仪器内部元器件老化和防潮;⑤不要在仪器内置的计算机内使用一些盗版软件,以免系统感染上病毒而影响您的使用;⑥在野外使用过程中,应该有防护装置,避免由于放炮产生的飞石砸坏仪器屏幕;⑦不要自行拆卸仪器,若仪器出现故障,请尽快与厂家联系;⑧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接触硬物,以免造成仪器外壳喷塑层的脱落而影响仪器的外观。

二、认识仪器1、系统组成SE2404NT 系列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由SE2404NT 主控单元、采集站(RSU)、交叉站(CSU)、数传复合电缆以及遥爆译码器等几部分组成。

根据主控单元不同可分为一体式、分体式以及便携式三种类型。

2、仪器面板介绍一体式主机面板SE2404NT 系列遥测地震勘探系统主控单元面板介绍:(此图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后侧面板介绍(1)直流电源插座(POWER)12 伏特电源供电端口,在野外工作时可采用12 伏特直流电瓶直接供电。

该端口内设置有电源保护装置,以防止由于电源极性接反而损坏仪器,但是保护时间较短,因此在野外工作时请慎。

注意:电瓶的供电电压不得超过16伏特,否则会损坏主机。

(2)触发插座(TRIGGER)采集数据的记时信号输入端口。

触发电平0.1-5 伏可调,触发方式可采用惯性开关、压电开关等。

(3)触发灵敏度调节旋钮(TRIG SENS)利用该旋钮可以调节触发电平的高低,从而实现对灵敏度的调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