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厌氧发酵原理汇总

厌氧发酵原理汇总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2)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的重要因素之 一。温度主要影响微生物的生化反应速度,因而与有 机物的分解速率有关。 工程上: 中温消化温度为30~38℃(以33~35℃为多); 高温消化温度为50~55℃。 厌氧消化对温度的突变也十分敏感,要求日变化小于 ±2℃。温度突变幅度太大,会招致系统的停止产气。
超高
三相分离区
反应区
布水区
UASB布置结果示意图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六、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内部充填着粒径很小 (d=0.5mm左右)的挂膜介质,当其表面长满微生 物时,称为生物颗粒。 在上升水流速度很小时,生物颗粒相互接触,形成固定 床。借助循环管增大(即图中回流用水泵及流量计控 制)反应器内的上升流速,可使生物颗粒开始脱离接 触,并呈悬浮状态。当继续增大流速至污泥床的膨胀 率达10~20%时,生物颗粒便呈流化态。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转化为 (H2+CO2)及 A、B两类产物
酸化(2)
B类产物转化为 (H2+CO2)及 乙酸等 产氢产乙酸细菌
气 化
生化过程
CH4、CO2等

群 甲烷发酵
发酵细菌
甲烷细菌
发酵工艺 酸发酵 ——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二、发酵的控制条件 (以下重点讨论甲烷发酵的控制条件。) (一)营养与环境条件 废水、污泥及废料中的有机物种类繁多,只要未达到抑 制浓度,都可连续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对生物可降解 性有机物的浓度并无严格限制,但若浓度太低,比耗 热量高,经济上不合算;水力停留时间短,生物污泥 易流失,难以实现稳定的运行。一般要求COD大于 1000mg/L。 COD∶N∶P=200∶5∶1
(3)加热 为把料液控制到要求的发酵温度,则必须加 热。据估算,去除8000mg/L的COD所产生的沼 气,能使一升水升温10℃。
(4)pH值的控制 如果料液会导致反应器内液体的pH 值低于6.5或高于8.0时,则应对料液预先中和。当 有机酸的积累而使反应液的pH值低于6.8~7时,应 适当减小有机物负荷或毒物负荷,使pH值恢复到 7.0以上(最好为7.2~7.4)。若pH低于6.5,应 停止加料,并及时投加石灰中和。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2)负荷率 负荷率是表示消化装置处理能力的一个参数。 负荷率有三种表示方法:容积负荷率、污泥负荷率、 投配率。 反应器单位有效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有机物量, 称为容积负荷率,单位为kg/m3· d或g/L· d。有机物 量可用COD、BOD、SS和VSS表示。 反应器内单位重量的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接纳的有机物 量,称为污泥负荷率,单位为kg/kg· d或g/g· d。 每天向单位有效容积投加的新料的体积,称为投配率, 单位为m3/m3· d。投配率的倒数为平均停留时间或消 化时间,单位为d。投配率有时也用百分数表示,例如, 0.07m3/m3· d的投配率也可表示为7%。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四、厌氧生物滤池和厌氧生物转盘 为了防止消化池的污泥流失,可在池内设置挂膜介质, 使厌氧微生物生长在上面,由此出现了厌氧生物滤池 和厌氧生物转盘。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五、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这种反应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 装置。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厌氧消化装置的负荷率是怎样确定的呢? 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在两个转化(酸化和气化)速 率保持稳定平衡的条件下,求得最大的处理目标 (最大处理量或最大产气量)。 一般而言,厌氧消化微生物进行酸化转化的能力强, 速率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强;而进行气化 转化的能力相对较弱,速率也较慢,对环境的适应 能力也较脆弱。这种前强后弱的特征使两个转化速 率保持稳定平衡颇为困难,因而形成了三种发酵状 态。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3)pH值及酸碱度 由于发酵系统中的CO2分压很高 (20.3~40.5kPa),发酵液的实际pH值比在大气 条件下的实测值为低。一般认为,实测值应在 7.2~7.4之间为好。 (4)毒物 凡对厌氧处理过程起抑制或毒害作用的物质, 都可称为毒物。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二)控制条件 (1)生物量 各种反应器要求的污泥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介于 10~30gVSS/L之间。 为了保持反应器生物量不致因流失而减少,可采 用多种措施,如安装三相分离器、设置挂膜介质、降低 水流速度和回流污泥量等。
厌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和基本功能有二: (1)酸发酵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提供易生物 降解的基质; (2)甲烷发酵的目的是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和生产气体燃 料。
厌氧生物处理——概述
完全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因兼有降解有机物和 生产气体燃料的双重功能,因而得到了广泛的 发展和应用。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高温厌氧消化系统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500~-600mV; 中温厌氧消化系统及浮动温度厌氧消化系统要求的氧化还原 电位应低于-300~-380mV。 产酸细菌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甚严格,甚至可在 +100~-100mV的兼性条件下生长繁殖; 甲烷细菌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50mV或更低。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d1
D
d2
h4
h3
h2 h1
圆筒形厌氧消化池
蛋形厌氧消化池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三、厌氧接触系统 普通消化池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时,为了强化有机 物与池内厌氧污泥的充分接触,必须连续搅拌; 同时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必须改间断进水排水为连续进 水排水。但这样一来,会造成厌氧污泥的大量流失。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在消化池后串联一个沉淀池,将 沉淀下的污泥又送回消化池,因此组成了厌氧接触系统 (图) 污泥回流量约为进水流量的2~3倍。消化池内的 MLVSS为6~10g/L。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当有机物负荷率很高时,由于供给产酸菌的食物 相当充分,致使作为其代谢产物的有机物酸产量很大, 超过了甲烷细菌的吸收利用能力,导致有机酸在消化液 中的积累和pH值(以下均指大气压条件下的实测值) 下降,其结果是使消化液显酸性(pH<7)。这种在酸 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为酸性发酵状态,它是 一种低效而又不稳定的发酵状态,应尽量避免。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当有机负荷率适中时,产酸细菌代谢产物中的有 机酸基本上能被甲烷细菌及时地吸收利用,并转化为 沼气,溶液中残存的有机酸量一般为每升数百毫克。 此时消化液中pH值维持在7~7.5之间,溶液呈弱碱性。 这种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之为弱碱 性发酵状态,它是一种高效而又稳定的发酵状态,最 佳负荷率应达此状态。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1)氧化还原电位(ORP或Eh) 厌氧环境是厌氧消化过程赖以正常进行的最重要的 条件。厌氧环境,主要以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反 映。 一般情况下,氧的溶入无疑是引起发酵系统的氧 化还原电位升高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但是,除 氧以外,其它一些氧化剂或氧化态物质的存在(如某 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的Fe3+、Cr2O72-、NO3-、SO42以及酸性废水中的H+等),同样能使体系中的氧化还 原电位升高。当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同样会危害 厌氧消化过程的进行。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当有机物负荷率偏小时,供给产酸细菌的食物不 足,产酸量偏少,不能满足甲烷细菌的需要。此时, 消化液中的有机酸残存量很少,pH值偏高,在pH值 偏高(大于7.5)的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为 碱性发酵状态。如前所述,由于负荷偏低,因而是一 种虽稳定但低效的厌氧消化状态。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一、厌氧消化的生化阶段 复杂有机物的厌氧消化过程要经历数个阶段,由不同的 细菌群接替完成。根据复杂有机物在此过程中的物态及物 性变化,可分三个阶段(如表所示)。
厌氧生物处理——原理
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
生化阶段 Ⅰ Ⅱ Ⅲ
物态变化
液化(水解) 大分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溶态 有机物转化为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
酸化(1)
厌氧生物处理
概述 原理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概述
在断绝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依赖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 氧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或厌氧消化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
厌氧生物处理——概述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一、早期用于处理废水的厌氧消化构筑物是化粪池 和双层沉淀池。 化粪池是一个矩形密闭的池子,用隔墙分为两室或三室, 各室之间用水下连接管接通。废水由一端进入,通过各 室后由另一端排出。悬浮物沉于池底后进行缓慢的厌氧 发酵。各室的顶盖上设有人孔,可定期(数月)将消化 后的污泥挖出,供作农肥。这种处理构筑物通常设于独 立的居住或公共建筑物的下水管道上,用于初步处理粪 便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双层沉淀池上部有一个流槽,槽底呈V形。废水沿槽缓 慢流过时,悬浮物便沉降下来,并从V形槽底缝滑落于 大圆形池底,在那里进行厌氧消化。这两种处理构筑 物仅起截留和降解有机悬浮物的功用,产生的沼气难 以收集利用。
厌氧生物处理——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二、普通消化池,主要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沉淀污泥。 普通消化池多建成加顶盖的筒状。 生污泥从池顶进入,通过搅拌与池内污泥混合,进行 厌氧消化。分解后的污泥从池底排出。产生的生物 气从池顶收集。普通消化池需要加热,以维持高的 生化速率。 这种处理构筑物通常是每天加排料各1~2次,与此同 时进行数小时的搅拌混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