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29-30)
本节小结 1. 螺旋桨的绘制步骤 2. 绘制螺旋桨展开图
作 业 和 思 1.完成绘制螺旋桨图谱中了侧视图和伸张图。 考题
教学反思
布置了绘制螺旋桨图谱专题,可以通过该专题加深对本节的理解。 1. 课上时间有限,因此在课程仅指导学生绘制了螺旋桨展开图,其他剩余的两 张图,课后完成。 2. 学生上机前基本能预习相关知识,上机完成的效果较好。 3. 相似知识的比对,从异同中抓住知识点。 4. 通过上机训练,加深学生对难理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安排
1+1
授课题目:螺旋桨的基本理论及螺旋桨的绘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了解螺旋桨的绘制步骤 2. 掌握螺旋桨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螺旋桨的绘制方法 难点:了解螺旋桨的绘制步骤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船舶有哪些推进装置?
方法及手段 回忆复习法
讲授新课: 第四节 螺旋桨的绘制 一. AU型螺旋桨型式 1. AU型 螺旋桨的原型 2. MAU型---改进AU型 3. AUw型 --- AU型桨叶切面的后缘具有一定翘度(这对于改善桨叶根 部叶间干扰有一定效果),在六叶上采用这种型式。 4. MAUw型 这些型式是对原型AU桨在叶梢部分切面的前缘形状进行了局部修正。 AU型的四叶螺旋桨系列就是采用这种形式。
0.30R
(a)
0.30 2.60
8.80
1.00R 0.95R
0.80R 0.70R
0.60R
四、螺旋桨图谱设计举例0.50R 0.40R
3.32
4.40
0.30R 0.20R
φ 13.60 φ 20.40
5.00
13.40
14.80
(b)
四. 螺旋桨的绘制步骤 1. 已知船体的主要参数 2. 主机参数 3. 推进因子的决定 4. 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5. 空泡校核
学后思? 下面属于哪种 性质的稳定 性?
确定稳定性和机动性的方法 根据船舶的用途、要求和航向等方面确定船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沿海和远航运输船:稳定性 内河船舶和港作拖船:机动性 军舰:?
第二节 舵的作用原理 一.舵力
结合图形讲 解,学生更容 易理解。
a——舵角(°) PL——升力(N) PD——阻力(N) PR——舵力(N) PN——正压力(N) PT——摩擦力(N)
船舶原理 课程教案
第 30 讲 船舶的操纵性
课程类别
理论课√ 实训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船舶的操纵性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理解并掌握船舶操纵性的特点 2. 熟悉舵的作用原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船舶操纵性的特点 难点:熟悉舵的作用原理
直径/m 毂径比
0.250 0.18
盘面比
0.40
最大叶宽比
0.226
平均叶宽比
0.192
叶厚比
0.050
后倾角/(°)
10
三. MAU4叶桨的轮廓形状
0.30 2.60
8.80
1.00R 0.90R
0.70R
MAU4-40
0.50R
φ 13.40 φ 20.40
3.30
4.40
5.00 10.04 10.04
泰州学院 教案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系、部)
教研室(实验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
称
使用教材
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教研室
船舶原理 13 船舶 龚玉玲
讲师 船舶原理
泰州学院
二○一四年二月
船舶原理 课程教案
第 29 讲 螺旋桨的绘制
课程类别
课时
理论课√ 实训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问题:提问:打左舵,船向哪边转?
二.船舶转舵后的回转运动及特征参数 (一)船舶旋回运动的过程 1.第一阶段——转舵阶段 2.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3.第三阶段——定常旋回阶段
三.减摇装置 主要有如下四种减摇装置: 1.舭龙骨 2.减摇鳍 3.减摇水舱 4.回转稳定减摇装置
阐述定常运动 的每个参数的 物理含义,并 列举实例讲 解。 引导学生明确 在哪些情况下 要考虑上面参 数?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螺旋桨的绘制步骤?
引入新课: 船舶的操纵性是指船舶受驾驶者操纵而保持或改变航向的性能,即包 括稳定性和机动性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 稳定性:是指船舶保持航向的性能; 机动性:是指船舶改变航向的性能。
方法及手段 复习回忆法
讲授新课: 第一节 船舶的操纵性 一. 直线稳定性 二. 方向稳定性 三. 位置稳定性
弦
长5
的 百
4
AU MAU
0.8R
分3
比2
1
0
50
从导边算起的距离,以弦长百分比表示
(a)
弦
长
的 百
4
分
比2
根据图形,对 AU四行M比种AU对螺A讲U旋的解桨拱度。进 MAU的拱度
0
100
MAU的攻角 AU的攻角 50
10
从导边算起的距离,以弦长百分比表示
(b)
二. 四叶模型螺旋桨要素表
MAU4-40
6. 强度校核 7. 螺距修正 8. 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9. 敞水性征曲线之确定 10. 系柱特性计算 11. 航行特性计算 12.螺旋桨计算总结
四.上机训练 上机内容:绘制MAU4-55螺旋桨 上机要求: (1)按照MAU型螺旋桨的特征,编制螺旋桨叶型面的型值数据。 (2)根据螺旋桨叶型面的型值数据,绘制螺旋桨的展开图。 上机点评: (1)通过上机训练,学生可以根据MAU型螺旋桨的特征,编制螺旋桨 叶型面的型值数据。 (2)通过绘制螺旋桨的展开图,强化学生对螺旋桨叶片数据特征的理 解和掌握。
学后思? 下面属于哪种 性质的稳定 性?
本节小结
1. 船舶操纵性的特点 2. 舵的作用原理 3. 减摇装置
作 业 和 思 1.简述船舶转舵后的回转运动及特征参数
考题
要求:画图辅助说明
2.减摇装置的特点
拓展思考: 船舶上还有哪些结构有利于增强操纵性和减摇性。
教学反思
掌握转舵后的回转运动及特征参数,并理解其含义。本节比较容易理解。 1. 结合图形,介绍船舶舵的作用原理,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2. 采用先将理论知识,后通过实例判断的方式,即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MAU4-55 0.25 0.18 0.55 0.311 0.263 0.050 10
MAU4-70 0.25 0.18 0.70 0.398
细化成参数, 比对各个参数 的含义。
0.050 10
MAU4-55
根据图形,讲 授螺旋桨的制 作方式。
MAU4-70
从设计螺旋桨 设计到螺旋桨 绘制的全过程 的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