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6.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分析:根据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找出规律,再把 15 代入所得关系式进行

2、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经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过两点就唯一确定,过三点就不一定了. 3、线段公理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 2012 •菏 泽 ) 已 知 线 段 AB=8cm , 在 直 线 AB 上 画 线 段 BC , 使 它 等 于 3cm , 则 线 段 AC=
解 : 根 据 题 意 , 点 C 可 能 在 线 段 AB 上 , 也 可 能 在 AB 的 延 长 线 上 . 若 点 C 在 线 段 AB 上 , 则 AC=AB-BC=8-3=5 ( cm ) ; 若 点 C 在 AB 的 延 长 线 上 , 则 AC=AB+BC=8+3=11 ( cm ) . 故 答 案 为 5 或 11 . cm . 3( 2011 •娄 底 )如 图 ,点 C 是 线 段 AB 上 的 点 ,点 D 是 线 段 BC 的 中 点 ,若 AB=12 , AC=8 , 则 CD= 解 : ∵ AB=12 , AC=8 , ∴ BC=4 , ∵ 点 C 是 线 段 AB 上 的 点 , 点 D 是 线 段 BC 的 中 点 , ∴ CD=BD= 故答案为: ,
5、比较两条线段长短 (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就结果而言有三种结果:AB>CD、AB=CD、AB<CD. (2)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3)线段的和、差、倍、分及计算 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以通过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利用刻度尺画条等于 这个长度的线段,也可以利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图,AC=BC,C 为 AB 中点,AC=12AB,AB=2AC,D 为 CB 中点,则 CD=DB=12CB=14AB, AB=4CD,这就是线段的和、差、倍、分. 【练习】 1( 2010 •普 洱 ) 如 图 , C , D 是 线 段 AB 上 两 点 , 若 CB=4cm , DB=7cm , 且 D 是 AC 的 中
2 ( 2011 •广 西 ) 在 修 建 崇 钦 高 速 公 路 时 , 有 时 需 要 将 弯 曲 的 道 路 改 直 , 依 据 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 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 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故选 点评 此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要能把线段的概念在现实 中进行应用.
解:如上图所示 ∵ CA=3AB ∴ CB=CA+AB=4AB ∴ CA : CB=3 : 4 . 故 选 A. 点评: 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 间的数量关系十分关键. 3 ( 2005 •济 宁 ) 如 图 , 长 度 为 12cm 的 线 段 AB 的 中 点 为 M , C 点 将 线 段 MB 分 成 MC : C B=1 : 2 , 则 线 段 AC 的 长 度 为 ( A . 2cm B . 8cm C . 6cm ) D . 4cm
3、 (2005•河源)由河源到广州的某一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河源-惠州-东莞-广州,那么要为这次列 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A.3 种 B.4 种
4、(2012•随州)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 n 个点最多可 确定 15 条直线,则 n 的值为 解答即可. 6
点 , 则 AC 的 长 等 于 ( A . 3cm B . 6cm ) C . 11cm D . 14cm
解 : ∵ D 是 AC 的 中 点 , ∴ AC=2DC , ∵ CB=4cm , DB=m
∴ CD=BD-CB=3cm ∴ AC= 故选 2 ( 2005 •玉 林 ) 已 知 线 段 AB , 在 BA 的 延 长 线 上 取 一 点 C , 使 CA=3AB , 则 线 段 CA 与 线 段 CB 之 比 为 ( A. 3: 4 B. 2: 3 ) C. 3: 5 D. 1: 2 cm
【练习】 1( 2012 •葫 芦 岛 ) 如 图 , C 是 线 段 AB 上 一 点 , M 是 线 段 AC 的 中 点 , 若 AB=8cm , BC=2c
m , 则 MC 的 长 是 ( A . 2 cm 解答: 解 : 由 图 形 可 知 AC=AB-BC=8-2=6cm , ∵ M 是 线 段 AC 的 中 点 , ∴ MC=AC/2=3cm 故 MC 的 长 为 3cm . B . 3 cm ) C . 4 cm D . 6 cm
解 : ∵ 长 度 为 12cm 的 线 段 AB 的 中 点 为 M ∴ AM=BM=6 ∵ C 点 将 线 段 MB 分 成 MC : CB=1 : 2 ∴ MC=2 , CB=4 ∴ AC=6+2= 故选 点 评 : 本 题 的 关 键 是 根 据 图 形 弄 清 线 段 的 关 系 , 求 出 AC 的 长 . 利 用 中 点 性 质 转 化 线 段 之 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 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 点. 4 ( 2003 •黄 冈 ) 某 公 司 员 工 分 别 住 在 A 、 B 、 C 三 个 住 宅 区 , A 区 有 30 人 , B 区 有 15 人 , C 区 有 10 人 .三 个 区 在 一 条 直 线 上 ,位 置 如 图 所 示 .公 司 的 接 送 打 算 在 此 间 只 设 一 个 停 靠 点,要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在( A. A 区 B. B 区 C. C 区 D. 不 确 定 考点: 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 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停靠点分别在各点是员工步行的路程和,选择最小的即可解
【练习】 1 ( 2010 •泸 州 ) 已 知 O 为 圆 锥 的 顶 点 , M 为 圆 锥 底 面 上 一 点 , 上 .一 只 蜗 牛 从 P 点 出 发 ,绕 圆 锥 侧 面 爬 行 ,回 到 P 点 时 所 爬 线 的 痕 迹 如 图 所 示 .若 沿 OM 将 圆 锥 侧 面 剪 开 并 展 开 ,所 得 侧 ( ) 点 P 在 OM 过的最短路 面展开图是
解 : ∵ 当 停 靠 点 在 A 区 时 , 所 有 员 工 步 行 到 停 靠 点 路 程 和 是 : 15 × 100+10 × 300=4500m ; 当 停 靠 点 在 B 区 时 , 所 有 员 工 步 行 到 停 靠 点 路 程 和 是 : 30 × 100+10 × 200=5000m ; 当 停 靠 点 在 C 区 时 , 所 有 员 工 步 行 到 停 靠 点 路 程 和 是 : 30 × 300+15 × 200=12000m . ∴当停靠点在 A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该在 A 区.
线段 AB(或线段 BA) .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1) 【练习】1、 (2007•厦门)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画直线 AB=10 厘米
B. 画直线 l 的垂直平分线
C. 画射线 OB=3 厘米
D. 延长线段 AB 到点 C,使得 BC=AB
6.1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1 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 l,或用两个大些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 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 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 射线 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 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
A、
B
C
D
解 答 : 解 :蜗 牛 绕 圆 锥 侧 面 爬 行 的 最 短 路 线 应 该 是 一 条 线 段 ,因 此 选 项 A 和 B 错 误 ,又 因 为 蜗 牛 从 p 点 出 发 , 绕 圆 锥 侧 面 爬 行 后 , 又 回 到 起 始 点 P 处 , 那 么 如 果 将 选 项 C、 D 的 圆 锥 侧 面 展 开 图 还 原 成 圆 锥 后 , 位 于 母 线 OM 上 的 点 P 应 该 能 够 与 母 线 OM ′ 上 的 点 ( P ′ ) 重合,而选项 C 还原后两个点不能够重合.
点评: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射线: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可向一方无限延伸. 2、 (2007•长沙)经过任意三点中的两点共可以画出的直线条数是( A.一条或三条 B.三条 ) C.6 种 D.12 种 C.两条 D.一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