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1

六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1

实验名称:加热白糖(40分)实验目标: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白糖、蜡烛、长柄金属匙1把。

实验过程:一、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5分)二、加热白糖1、观察白糖。

(5分)2、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1g左右),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同时观察记录。

(5分)3、白糖刚好熔化没有变色时移开火焰观察这时的变化。

(5分)4、继续加热,至刚变色时观察白糖的变化。

(5分)5、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

(5分)6、比较观察加热后的白糖与加热前的白糖。

(5分)实验结论: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大小等,是物理变化。

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5分)实验名称: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60分)实验要求:认识显微镜主要结构,能正确使用显微镜。

实验用品:显微镜,纱布,双子叶植物茎永久横切片(或自制的洋葱表皮装片)。

1、清点材料与用具。

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

(3分)2、取放显微镜。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身体左前,距桌边7—15cm。

要轻放、放稳。

(5分)3、任意抽测显微镜结构中的2个结构。

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目镜、物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遮光器、反光镜。

(每个结构5分)共10分)4、调光。

A、调高镜筒,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手推物镜旋转不得分)。

选合适的光圈。

(5分)B、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

用手捏反光镜边缘(不得触及镜片)调反光镜。

视野亮度适宜。

(5分)5、安放装片观察。

A、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5分)B、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将要观察的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央。

(5分)C、头偏向一侧注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盖玻片。

(5分)D、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用粗准焦螺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移至视野中央。

用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物像。

(10分)6, 将显微镜复原装箱放回原处。

擦桌子。

A、用纱布擦拭干净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2分)B、把物镜偏转到通光孔的两侧,把镜筒降至最低。

转动反光镜呈竖直方向。

(3分)C、轻轻的将显微镜底座的前脚着地放入箱中,放回原处。

擦拭桌面。

(2分)实验名称:加热白糖(40分)实验目标: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

实验器材:白糖、蜡烛、长柄金属匙1把。

实验过程:一、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5分)二、加热白糖1、观察白糖。

(5分)2、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1g左右),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同时观察记录。

(5分)3、白糖刚好熔化没有变色时移开火焰观察这时的变化。

(5分)4、继续加热,至刚变色时观察白糖的变化。

(5分)5、加热结束后,熄灭蜡烛。

(5分)6、比较观察加热后的白糖与加热前的白糖。

(5分)实验结论: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大小等,是物理变化。

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5分)实验名称: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60分)实验要求: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滴管(放于烧杯中),洋葱鳞片叶,清水,碘酒溶液,纱布,吸水纸,抹布一块。

操作要求1、清点材料与用具, 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

(5分)2、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A、用滴管吸取清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

(4分)B、在洋葱表皮上用刀片划个小口,用镊子撕下薄薄的一片放在水滴上。

(4分)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接触清水,竖直放入水中,再逐渐倾斜盖在水滴上,避免有气泡。

(4分)D、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酒溶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进行引流染色,使染液浸润到标本全部。

(5分)3, 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 A、选低倍镜。

选合适的光圈。

(5分)B、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

用手捏反光镜边缘(不得触及镜片)调反光镜。

视野亮度适宜。

(5分)C、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5分)D、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将要观察的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央。

(5分)E、头偏向一侧注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盖玻片。

(5分)F、左眼视镜同时右眼睁开,用粗准焦螺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移至视野中央。

用细准焦螺旋调出清晰物像。

(5分)4、整理仪器。

A、取下装片,将盖玻片、载玻片洗净擦干,放回原处。

2分B、把物镜偏转到通光孔两侧,并降到最低;转动反光镜呈竖直方向。

(4分)C、将显微镜放回原处,擦拭桌面。

(2分)实验名称:用放大镜观察晶体(40分)实验器材名称: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操作要求:1、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选择了放大镜和几种不同的观察材料。

(5分)2、实验操作要求:1、规范使用放大镜。

(5分)2、调节放大镜与观察物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5分)3、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晶体。

(5分)4、用肉眼观察辨别哪一包是白糖,哪一包是食盐,哪一包是味精,发现这些物体结构特点。

(5分)5、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白糖、食盐、味精颗粒,发现它们各自的形状规则。

(5分)实验记录:用绘图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在记录单上画出白糖、食盐晶体。

(5分)6, 实验结论: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5分)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60分)实验要求: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并用燃着的火柴(或小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用品:小广口瓶,小苏打(碳酸氢钠,盛在广口瓶里),白醋(盛在细口瓶里),钥匙,玻璃片,抹布,废液桶,废物瓶,吸水纸,火柴(或小木条)。

操作要求1, 清点材料与用具, 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

(5分)2, 取1钥匙小苏打放入广口瓶中。

A、广口瓶先平放或稍倾斜。

(5分)B、放入小苏打(碳酸氢钠)后慢慢竖起。

(5分)3、打开白醋瓶塞,将取适量白醋倒入广口瓶。

A、白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5分)B、白醋与广口瓶口相接触。

(5分)C、观察到的现象:。

(5分)4, 触摸广口瓶外壁。

A、在广口瓶口盖上一块玻璃片。

(5分)B、用手触摸广口瓶外壁。

感觉到。

(5分)5, 将燃着的火柴(或木条)伸入瓶中, A、将燃着的火柴或小木条伸入广口瓶中,观察火焰变化(5分)。

B、火焰。

(5分)6, 清洗整理仪器,擦拭桌面。

A、将废液倒到废液桶中。

(3分)B、火柴放入废物瓶中。

(3分)C、擦拭桌面。

(4分)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名称:用放大镜观察晶体(40分)实验器材名称: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操作要求:1、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选择了放大镜和几种不同的观察材料。

(5分)2、实验操作要求:1、规范使用放大镜。

(5分)2、调节放大镜与观察物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5分)3、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晶体。

(5分)4、用肉眼观察辨别哪一包是白糖,哪一包是食盐,哪一包是味精,发现这些物体结构特点。

(5分)5、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白糖、食盐、味精颗粒,发现它们各自的形状规则。

(5分)实验记录:用绘图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在记录单上画出白糖、食盐晶体。

(5分)6、实验结论: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5分)实验名称: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60分)实验器材名称: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铁钉,一把镊子。

操作要求1、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5分)2、实验操作要求:1.观察硫酸铜溶液特点。

(5分)2.用砂纸打磨铁钉表面使其发出金属光泽。

(5分)3.用镊子夹住铁钉一端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10分)4.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约2分钟。

(5分)5拿出铁钉与原样进行比较。

(5分)6、观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

(5分)7、实验记录:1、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

(5分)2、浅蓝色硫酸铜溶液逐渐变淡,放置一段时间溶液变成红褐色。

内容全面,具有条理性。

清晰明了,简单扼要。

(5分)3.整理器材(5分)实验结论: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

(5分)六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5实验名称:用放大镜观察晶体(40分)实验器材名称: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操作要求:1、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选择了放大镜和几种不同的观察材料。

(5分)2、实验操作要求:1、规范使用放大镜。

(5分)2、调节放大镜与观察物的距离,直到看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5分)3、用放大镜观察食盐晶体。

(5分)4、用肉眼观察辨别哪一包是白糖,哪一包是食盐,哪一包是味精,发现这些物体结构特点。

(5分)5、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白糖、食盐、味精颗粒,发现它们各自的形状规则。

(5分)实验记录:用绘图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在记录单上画出白糖、食盐晶体。

(5分)6, 实验结论: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5分)实验名称: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实验目标:米饭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实验器材:米饭或白面包、碘酒、滴管1支、几种常见的食物。

实验过程:1、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实验材料选择齐全(5分)一、米饭、淀粉和碘酒。

1、观察淀粉的外观特点,描述手摸淀粉时的感受。

(10分)2、用滴管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变化——变蓝。

(10分)3、用滴管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变化——变蓝。

(10分)实验结论:米饭、淀粉碰到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

(10分)二、寻找淀粉的踪迹(淀粉的检验)用滴管在食物切口上滴一滴碘酒,观察变化,如变成蓝色,说明此食物含有淀粉。

如不变色,说明此食物中无淀粉。

(10分)实验结论: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变成蓝色。

(1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