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提高练习(包含答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提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它的制定标志着()A.古罗马习惯法的形成B.古罗马成文法的诞生C.罗马万民法的形成D.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2.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说:“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为什么罗马法律会优于印度法律,假使不是有‘自然法’理论给了它一种与众不同的优秀典型。
”梅因意在强调罗马法() A.是优于印度的法律B.蕴含自然法精神C.具有与众不同特点D.包含典型的案例3.罗马法规定,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
罗马法()A.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B.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需要C.保护自由民的经济利益D.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4.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
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A.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B.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D.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5.罗马法学家尤里安在就罗马法的某项内容做出解释时曾举例说:“没有人怀疑,如果我在我的土地上播种了你的小麦,收获物及出卖收获物的价金将是我的。
”这反映了罗马法()A.法律体系建设已日趋完备B.强调维护土地贵族的权利C.私有财产所有权保护不力D.物权保护之规定更加完善6.《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
公元前l世纪,古罗马一位骑士喜欢在大街上对人捆掌为乐,并在身后备有奴隶支付给每位被捆者25阿斯的罚金。
不久,固定罚金改为由裁判官根据具体案情决定罚金数额。
这说明() A.商品经济推动法律变革B.罗马法应时而发展1/ 9C.法官的判决具有随意性D.万民法取代公民法7.上表为《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
据此可知,罗马法()A.捍卫了平民合法权益B.强调严格的执法程序C.内容主要以司法为主D.以调节公民关系为主8.《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条款“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于死刑”“不得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在这里,《十二铜表法》()A.保护平民的合法权利B.表明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强调法律的公平与程序9.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曾说“如果君主自己承受法律的拘束,这是一个与统治者的尊严相称的说法,因为甚至我们的权或都以法律的权威为依据”。
这说明当时罗马统治者遵从()A.君权神授B.法律至上C.君权至上D.天赋人权10.罗马万民法规定写作、出版诽谤性的诗歌、书籍,可以提起“侮辱估价之诉”。
这说明罗马法()A.推行严酷刑罚B.限制言论自由C.维护人身名誉D.规范司法程序11.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
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
可见当时()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 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提高练习(包含答案)12. 《十二铜表法》中的“私犯”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维护罗马所有人的利益B. 强调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C.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D. 取消了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权13.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A. 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B. 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C. 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D.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14. 《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由此可见它( )A. 维护平民利益B. 维护私有财产C. 维护贵族利益D. 维护奴隶制度15. 下面的案例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说明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
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
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承担,判乙之子无罪开释。
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 重视维护平民的切身利益C. 司法审判程序严格完备D. 具有理性、重视证据的精神16. 《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
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A. 习惯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17. 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
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C. “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D. “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3/ 918.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罗马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司法产生重要影响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与秩序C. 所维护的民主共和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近现代欧洲历史发展方向19. 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A. 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 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C. 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D. 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20.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井同体共同进守,并且成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
此处,盖尤斯想表达的是()A. 万民法、自然法都不是法律条文B. 万民法是罗马法高度成熟的标志C. 自然法具体条文体现在万民法中D. 自然法精神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21.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
那么法庭将()A. 进行调解B. 宣布“休妻”无效C. 要求男子赔偿D. 干脆不予理睬22. 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反映了罗马法()●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
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
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
在乙未到庭自辨前,暂定无罪。
A. 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 限制原告的权利C. 强调原告被告双方自由平等D. 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23.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提高练习(包含答案)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A. ①②③④B. ①④C. ②④D. ①③24. 古代罗马文明为人类政治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法律制度,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
”这表明罗马法()A. 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的传统B. 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 体现疑罪从无的人文主义精神D. 是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的起源25.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 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B. 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C. 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D. 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26.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材料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A. 重视证据B. 注重程序C. 简洁灵活D. 实用有效27. “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
《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A. 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B. 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 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D. 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人28.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规定:“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以上规定的实质是()A. 保护罗马平民的权益B.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权C. 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29.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A. 平民的斗争B. 帝国皇帝的重视C. 罗马的扩张D. 法学家的努力30.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5/ 9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二、材料解析题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452年到公元前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引自《西方文化史》材料二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
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形成和发展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