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周口供水配套工程施工五标合同编号: NSBD-ZKPT/SG-05 )编制单位: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周口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施工五标项目部编制日期:二o—三年三月十八日管沟回填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本项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施工设计图纸等;2、本项目工程现场考察情况;3、我公司现有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管理水平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4、现行的排水规范、规程、标准等。
5、编制采用的规范及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268-2008)等。
二、编制原则⑴、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遵照招标文件要求和各项标准;⑵、明确各主要工程项目间的相互关系,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兼顾。
尽可能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施工,确保本项目有节奏、均衡、连续地进行;⑶、施工方案选择上重点突出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先进性、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⑷、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少占土地;、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周口供水配套工程施工五标建设单位:周口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管理局设计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河南省山河建设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南京市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标段位于周口商水县境内,起点为商水县张庄乡大郭庄、干线桩号116+060.000处,终点为商水县张庄乡双庙、干线桩号122+170.000 处。
该标段管线长6.11km,管径为DN2400,管材为PCCP。
标段内有建筑物6座,分别为穿枯河倒虹吸1 座;穿越跨高速引道及立交桥顶管工程5 处;阀井、镇墩及设备安装等。
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2.1 水文气象本区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较多,夏季炎热雨集中, 秒秋温和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少。
气温、降水受季风影响而变化,多年平均气温14.6摄氏度,历年最大气温42.2摄氏度,最低气温-15.9摄氏度,多年平均降水量804.2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6至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4.4%。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00mm,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年平均风速为2.8m/s,最大风速为25m/s。
2.2 工程地质施工05标段属于叶县辛庄口门(口门编号10号)向周口市、商水县输水管线的一部分,位于商水县黄庄〜商水县董庄,主线桩号116+060〜122+170,长度6.11km。
沿途经过小黄庄、郭庄、任桥、小庄、董庄,先后穿越枯河、主线119+850穿高速引道、商周高速公路、主线120+270 穿高速引道、主线120+390 穿高速引道桥、主线121+230 穿高速引道。
2.3 地质概况2.3.1 地形地貌管道沿线场内属冲积倾斜平原, 地势较为平坦, 总体趋势由西至东缓慢降低, 高程46.4m 〜48.0m。
该段冲沟发育,多呈近南北走向,与管线斜交或垂直。
冲沟宽度一般5〜24m,沟深一般1〜2.5m。
2.3.2 地层岩性工程场区揭露地层为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成因的重粉质壤(alQ14)、上更新统冲积成因的重粉质壤土、粉细砂(alQ3)。
共分为5个土岩体单元:第四系2.4 地下水条件主线桩号116+060〜122+170段:该段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类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第④层重粉质壤土、第⑤层重粉质壤土第⑥层重粉质壤土、第⑦层重粉质壤土和第⑧层重粉质壤土,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一般1.35〜4.70m。
2.5 施工条件该段供水工程主要涉及商水县张庄乡大郭庄、姜庄、刘村、河湾、双庙等村。
工程主线穿老枯河、主线119+850穿高速引道、主线穿商周高速公路、主线120+270穿高速引道公路、主线120+390 穿高速引道桥、主线121+230 穿高速引道公路,工程沿线围道、省道、县道及乡级公路和村村通公路发达,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由于输水工程线路较长,每条输水线路与现有公路交叉点的分布也存在着不均匀性,为了方便对外交通运输,可利用沿管线施工道路与国道、省道、县道等公路连接。
为了方便施工机械、材料以及管材运输,输水管道场内临时施工道路沿各条输水线路一侧布置,均按输水线路长度计算,未考虑道路转弯和上下坡折算长度,同时也未扣除穿越河、渠、沟、铁路、公路长度,设计路基宽7m、路面宽度6m,简易路面。
本标段管材为PCCP管道,管径最大为DN2400,管道单节长6m,重约24吨。
四、施工方案1、回填总则1)管道及附件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抓紧进行管沟的回填工作。
不允许已完成安装的管道长期外露,更不允许使其跨越汛期和冬季,以免发生管道损坏和汛期漂管事故。
(2)回填前,应清理并确认沟槽边壁无松散土体和坍滑体,当回填过程中发生塌方时,应将塌方和已松散材料全部清出。
(3)回填前,应沿沟槽壁下料、铺料。
不得在管道上方高处向下集中倾倒回填料。
严禁单侧回填或用推土机从一侧向沟内推埋,造成漏夯以及导致管道轴线位移和接口变形。
(4)回填时,应从管道两侧均匀下料,每侧回填高度差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
分层回填的每层铺料厚度一般为150〜300mm可根据土质情况和压实机械、压实方法,经过试验确定。
压实过程中,不得造成管线位移和管道损伤。
5)分层回填、压实时,相邻的接茬应为梯形,其阶差不得超过 1 个填筑段;接茬处的碾压应相互重叠至少1.0m,不得漏碾。
(6)在管沟回填过程中,应保护管道免受下落土石块冲击、压实设备直接相撞和避免其他有潜在破坏的危险。
7)每回填一层后都要检查管道的涂层或密封套是否出现损伤,如果发现,立即修补。
8)每回填一层并按规定的压实参数施工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经验收合格后的填筑层因故未继续施工,复工前应进行刨面,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以使层间结合紧密。
9)设计提出的压实指标必须经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并有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共同确认填筑参数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
10)在同一天填筑的回填材料,应在当天工作结束前压实。
(11)土质沟槽镇墩浇筑后的沉降可能使此段管道低于预定的安装高程,宜留有适宜的预留量,以减少镇墩上、下游接口的变形。
(12)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的最佳含水量附近。
管顶覆土高程根据设计回填至地面线。
13)阀井井室周围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现场浇筑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
②井室及支墩周围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③井室及支墩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④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14)新建管道与其他管道或地下建筑物的交叉部位回填应符合要求的压实度,并应使回填材料与被支承管道紧贴。
15)未及时回填的管道,特别的跨沟、跨河流段的管道在汛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防止洪水进入沟槽,造成管道漂移。
16)管道敷设完毕后,在地面上设置标志。
2、管沟回填PCCF回填应遵守从下而上逐层分区控制的原则。
其回填有下到上可分为:垫层I区(管下腋角)、管基n区回填、管身m区回填、缓冲覆盖层W区回填、管顶V区回填、复耕区W区回填。
3、管身回填1)回填材料不应含有树根、树枝、草等有机物质,也不准有施工废渣。
可采用原土回填,回填材料的最大粒径为50mm。
2)回填的垫层材料应均匀散布的管沟内,沿管道两侧同时均匀回填,每层回填的虚铺厚度小于250mm,不扰动管位。
管道两侧的回填高程差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
管基区回填材料的最小压实度为90%。
4、管顶回填指管顶500mm到回填地面高程以下500mm范围内的回填区域。
1)回填材料采用原土回填,回填材料的最大粒径为500mm。
2)回填的管基区材料应均匀散布的管沟内,每层回填虚铺厚度根据压实机具的现场碾压试验确定。
5、建筑物基坑回填1)建筑物基坑回填必须采用经监理人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不得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风回填,严禁建筑物基础超挖回填需土。
(2 )未经监理人许可,不得对建筑物基坑回填。
建筑物回填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进行,建筑物顶部土方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方可进行回填,如果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不正常,应按监理人的指示延长养护时间。
(3)在建筑物顶部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少于300mm,并防止剧烈的冲击,不得使用大型的碾压机械。
(4)建筑物周围的回填,应两侧同步均匀上升,其两侧回填土的高差不应大于0.5m,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施压。
5)回填材料应分层摊铺,并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压实。
每层都应压实到图纸或监理人要求的压实度标准。
回填用土的含水量应经压实试验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
6)需回填的基坑应及时排水。
五、安全文明施工1、安全施工措施1)沟槽顶周边设置连续封闭的安全护栏,防止人员坠落。
2)为切实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制订具体措施。
3)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除企业已有的机构外,工地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工程项目设立安全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工地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指导工程项目部和班组安全员的工作,对违章作业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4)优化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以改善施工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如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应设有安全装置。
5)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6)施工中所有机械、电器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施应通过安全检验,一切设备应经过工前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养。
7)凡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均要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三宝” 。
要配合公司安全月检工作,工程项目部要实行周检,项目点要日检,施工中应抽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8)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要进行安全交底,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
9)在主要入口处挂醒目的安全防火宣传语牌。
10)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严禁电线随地走,所有配电箱应有门、有锁,有危险标志。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现场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制度。
所有电器设备及金属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1)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坚持经常性的安全交底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