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2010年《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2010年《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 2、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不应包括的项目有()。

A 居民消费支出
B 政府转移支付
C 政府购买
D 居民对存货的支出
2.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

A 间接税
B 折旧
C 直接税
D 净出口
3. 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是()
A.△K=0
B.Y=F(k,l)=f(k)
C.I(投资)=sy
D. △I(新增投资)=0
4. 某国经济在5年内货币供给速度年增长10%,GDP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这5年期间的价格水平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断波动
5.假设可支配收入增加50元,消费支出增加45元,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为()。

A、0.05
B、0.10
C、0.90
D、1.00
6.一般地说,IS曲线的斜率为()。

A、负值
B、零
C、等于1
D、大于1
7.按照凯恩斯的观点,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以上三项
8.在价格具备充分伸缩性的条件下,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A、垂直的
B、水平的
C、向上倾斜的
D、向下倾斜的
9.“滞胀”理论不符合()观点。

A、货币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理性预期学派
D、实际经济周期
10.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B. 居民购买二手房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
11. 当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住房时,居民实际上相当于自己接受了作为房东所提供的服务,并将这种服务价格—租金支付给了自己。

这种租金()。

A. 属于市场活动
B.不属于市场活动
C.应计入GDP
D.是居民的实际租金收入
12. IS曲线为y=500-2000 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曲线上()。

A、r=0.02,y=450
B、r=0.05,y=400
C、r=0.07,y=360
D、r=0.10,y=300
13. 对于计划总支出曲线,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截距为负,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
B、截距为负,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
C、截距为正,斜率小于45°线的斜率
D、截距为正,斜率大于45°线的斜率
14. 政府购买增加对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为()。

A、边际消费倾向
B、乘数效应
C、外部性
D、市场失灵
15. 短斯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所起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正相关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1. GDP 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
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 )
2.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

( )
3.一个经济会自动收敛于一个稳定状态,更会自动收敛到一个黄金律稳定状
态。

( )
4. 货币数量方程式是一个会计恒等式,但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化就会破坏
这种恒等关系。

( )
5.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能够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总需求的政策。

( )
6.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量仅与国民收入有关。

( )
7.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 )
8.一般来说,位于IS 曲线右方的点意味着货币市场上的过度供给。

( )
9. 未预期到的价格变动将使产出偏离潜在生产能力水平。

( )
10.价格粘性是指价格可以灵活调整,具备充分伸缩性。

(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列出总支出的四个组成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 时为什么要扣除进口?(6分)
2、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6分)
3.解释费雪方程式。

(6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一国总量生产函数是 ,其中y 和k 分别指人均产出和
人均资本,其储蓄率为28%,折旧率为4%,该国技术进步率为2%,人
口增长率为1%,该国稳定状态产出量多少?其储蓄率下降到10%,人口增长率
上升到4%,其他不变,新稳定产出水平为多少?
2、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 ,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 ,
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L=0.25y-62.5r ,实际货币供给 ,求: (1)IS 曲线
(2)LM 曲线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500=P M k y =
五、论述题(12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2010年春季学期
网选班《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试卷(A 卷)
答题纸 。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 2、考试时间110分钟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宏观经济学》(A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B B A B
C A
D A B D B A C B C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 ×√ ×√ ×√ ×
三、简答题
1、答:(四大部分:消费支出(C )、投资支出(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4分)
进口是本国居民和企业对外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2分)
2、答:一个经济中本来的储蓄率既定,那么这个经济就有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

如果
这个经济的储蓄率由于政策等的作用提高,必然引起储蓄率曲线向上移动。

(2分)
这时候,原来的资本存量就不再是一个稳定状态的资本存量,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会上
升。

(2分)
如果一个经济的储蓄率下降,就会出现相反的变化。

(2分)
3、答:费雪方程式是经济学家欧文·费雪阐述的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式,关系式为:
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通货膨胀率π。

(4分)
通过该方程可以导出通货膨胀率与名义利率之间有一对一的关系。

(2分)
四、计算题
1.解:(1)由已知条件稳态点处sf (k )=(δ+n+g )k (2分)
28%y=(4%+1%+2%)k=7%k
(2分)
若s=10% n=4% 则 10%y=10%k (1分)
y=k 由 得 (1分)
2.解:(1)由Y=C+I+G ,得 (1分)
Y=0.8(1-0.25)Y+900-50r+800 (1分)
Y=4250-125r 即为所求的IS 曲线 (1分)
(2)由 得 (1分)
0.25Y-62.5r=500 (1分)
Y=2000+250r 即为所求的LM 曲线 (1分)
(3)联立IS 曲线和LM 曲线
P M L =416%7%28====∴=k y k k k
y 16
=k k y =1==k y
均衡利率 (1分) 均衡收入 (1分)
五、论述题
答: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引起利率上升,为减少利率上升所引起的挤出效应,可同
时配合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保持在固定水平,收入水平可较大增长。

(2分)
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生产不同的经济效果。

(1分)
例如若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不变,采取财政紧缩手段如增税会导致IS 曲线左移,利率下
降,收入减少。

(2分) (图a 1分)
若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以保持利率不变,再辅以紧缩的财政政策如增税,将引起更大的
收入幅度下降,极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2分) (图b 1分)
若紧缩的财政政策配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虽会大幅下降,收入将会保持在原先水平
上。

(2分) (图c 1分)
⎩⎨⎧+=-=r
y r Y 25020001254250⎩⎨⎧==3500
6y r 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