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升小家长必读如何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小衔接

幼升小家长必读如何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小衔接

[转]我来跟大家谈谈怎样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小衔接,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下午好!转眼间,我们的孩子们即将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跨进小学的大门了。

隆泰贝贝幼儿园的领导、老师非常重视孩子们幼小衔接的问题,要我来跟大家谈谈怎样帮助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首先?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姓名孙雨亭,职业教师,从教育于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南实小。

从教10多年,一直从事语文教学的研究,担任班主任工作。

曾在潍坊??,滨州邹城执教过省的公开课和示范课。

最近几年一直参与一年级的招生和面试工作。

我个人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有必要做,并且要一定做好。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整个学生生涯的起始年级。

就我19年教学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年级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常常会影响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生生涯。

因此,我个人认为幼小衔接工作有必要做,并且要一定做好。

有必要是因为: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学习任务、学习形式,生活方式、生活规律,都将有很大的变化,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的转折。

这么说吧,从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孩子是在一级一级地登楼梯,一步一步地走路,而从大班进入小学一年级,孩子要跨越的就不是一级台阶,而是一层楼,一道河,一座山了!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这个转折,能否顺利地登上这一层楼,跨过这一道河,登上这一座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的入学准备,包括知识准备、习惯准备、心理准备,尤其是心理准备。

这些都需要我们家长为孩子们搭梯子、架桥,帮孩子们鼓足勇气和信心,并与孩子携手共进。

为了方便于家长们了解和实施,今天,我从操作层面跟家长们具体谈一谈关于幼小衔接的三个话题:知识准备、习惯准备、心理准备,做好幼小衔接的问题。

第一个话题——知识准备我曾多次在小学低年级任教,也参加过多次一年级新生入学面试等工作。

顺利通过面试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

小学的新生入学前,都要了解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

一般从数学知识方面,让孩子数数,100以内,主要看逢10拐弯是否顺利;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背诵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等,重在了解孩子的数学能力。

语文知识方面常和才艺展示常常有机融合,如背诵一首古诗,认识一些常见的字。

说说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

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生日、属相和家庭住址等.生活认识方面,让孩子分清左手右手;分清空间知识方面的—上、下;前、后;东、西、……太阳的升落(总是有孩子弄不清东西南北)。

也许你会问:面试不通过的有几个?不管怎样不都能照样上学吗?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孩子面对一个新鲜的事物,怀着一颗好奇的激动的心,来到一个新鲜的场所,就是他十多年要生活学习的学校,结果却是问什么都不会,那会对他的心里留下什么呢?我想不用我多说吧。

假如反之呢?就像动画片中胡图图的面试表现,不但对答如流,而且主动介绍,那孩子的心里学校又会是什么呢?我想我也不必多说吧。

第二:一年级的第一学期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准备。

确实,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起点比较高一些。

小朋友必须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小学一年级的学习任务。

据我调查,一年级的学习状态不好的孩子,后来出色的比较少。

一般走学习这条路的孩子,从一年级就能显露头角。

这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没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没有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顺顺当当地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但是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不是当学生零起点的,举个例子:拼音教学一般安排的时间是一个月左右,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效率是不高的,基本上是认识一下老师,认识一下同学,熟悉一下学校的环境,特别是厕所啊,老师的办公室啊什么的,训练一下常规。

在仅仅剩下的20来天的时间要会认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更重要的是会拼读,能力高的要会直呼音节。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班里大多数孩子会读会拼,教师就会往后教学的,跟不上的教师会让你在家领教。

但是很多家长又不是那么细心和上心,导致最后,小学毕业还是有一些孩子分不清一些复韵母,加不准声调。

这时候你或许又会问:现在不是国家不允许幼儿教育小学话吗?一般小学的内容幼儿园是不涉及的,特别是拼音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奥,其实对于刚才的话题我是想说:国家在幼儿教育发展纲要上提出这样的建议,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是就国家现存的现状,及时提出的。

我们国家幼儿教育的现状就是经费不足,一般是以教养教,国家财政拨款很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水平侧参差不齐,造成研究少,无经验,就照办小学的那套,以传授知识为主,这样好操作,容易管理。

没有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在这个基础上才硬性的提出了这样的一些规定。

我的观点是我既不提倡幼儿园怎样抓这个东西,把它开个课程里,也不赞成刻意的回避这些内容,假如你的素质较高,提前认识一些拼音也未尝不可,不要被拼音的发音技巧,又是抵住上颚什么的吓到,拼音就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拐棍,当你健步如飞的时候这个东西也就不再用了。

关键是以兴趣为先导,不要硬性的灌输就好。

只要兴趣使然,什么知识都可提前接触,规定是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

我再举个例子,也是个敏感的话题就是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认字的人物特别重,小学要求的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的任务,在小学一二年级就完成过半,这还是个保底的量,假如只靠学校的教师的统一要求,你的孩子是不是真的能完成这个任务呢?假如你有这方面的素质,或者说你先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孩子就会兴趣大增,我的意思是说你的准备不是教孩子多少汉字认识多少汉字,是教孩子认字的兴趣:比如木在古时候就是树,在上面加一横表示树梢就是末,在下面加一横表示树根,那就是本,你分不清主次把树梢和树根倒过来,就是本末倒置。

人走累了依在树上休息就是休,两棵树表示树多就是林,三棵树表示树很多就是大片树林就叫森林。

木做了偏旁但是意思都有木的意思:材是能用的树,椅是把树做成了家具,家具理由哪个字还有树啊?桌子的桌,树到底下了,床树在里面了,柜字的柜,橱子的橱,等等多有趣呢?再有目上搭只手就是阳光强烈用手遮着看,脚下垫个东西向远处看就是眺,等等。

有人会问这个是专业知识我不会怎么办,你不会和孩子一起学吗?我给你推荐一个工具就是网络上的汉典,字的前生今世都有,你要准备的尽可能的激发孩子的兴趣。

知识准备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起教师注意。

这个注意不是不会的注意,是出色的注意。

我想用一个故事说明这个引起老师注意的重要性。

第二个话题——习惯准备这个话题从两个方面讲,一是学习习惯,二是生活习惯。

首先讲学习习惯:先讲一下一年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上幼儿园时,主要活动以游戏为主,上小学之后就以学习为主了。

但是,不少孩子一时还难以习惯小学教育教学的高速度、快节奏。

在小学低年级任教,常常会碰到下面这样一些情况:有孩子骑着凳子上课,有孩子上课随便走动,甚至钻到学桌底下爬来爬去,有孩子上着课呢,从口袋里、书包里掏出一个水果吃起来,有些孩子很长时间还送不下等问题。

每年都会有好几位家长来找教师,都开学个把月了,孩子还适应不了小学生活,还是只知道玩,不知道按时完成作业,甚至不知道老师留了什么作业。

让教师帮忙想想办法……像这样的孩子大多是习惯问题,大多学习很难跟上别的孩子。

我再讲讲一年级上学期要养成的最重要的几个习惯。

这样你就会清楚在这短短时间里在习惯方面怎么做了。

第一:一年级原则上是不留书面作业的,布置一些象征性的作业就是让孩子有一个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因此你就要从现在开始和孩子约定好做作业的时间段,这个时间不能干其他事情,就是完成作业。

第二:一年级老师最头疼的是孩子忘带学习用品。

原因:假如一个孩子每天都要把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带上的话有哪些呢: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德与生活??传统文化??古诗大声读???语文练习册??数学练习册??加上必要的作业本,文具盒,美术材料等足足有15斤。

因此提倡按课程表装书包。

你就要和孩子看看第二天上什么?和他准备好书包。

慢慢的让他养成自己成立书包的习惯。

假如这方面习惯养不成,一般老师的做法是给家长电话送来,你是不是很麻烦呢?假如都装,对孩子的身体是不是很麻烦呢?第三???就是自己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

一年级要求带削好的其铅笔进学校,不能带小刀和转笔刀进学校的,出于安全和卫生的考虑,这个时候你是不是要检查准备一下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呢?。

第四就是不乱画的习惯。

第五个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总之:从现在起你就要监督孩子做到:自己的学习用品要保管好,每次用完了要及时收起来,上学、放学前要检查书本、文具盒、铅笔、橡皮、直尺等有没有放进书包。

不可以用、铅笔、画笔乱画墙壁、门窗(每年开学总有这样的现象)。

这不仅是强化规则意识,还有责任意识。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哦!(家里更要要求这样做,这样在家里要求,学校也就问题不大了)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影响孩子身体健康(驼背……)执笔姿势不正确,影响书写,而且影响视力(两只眼视力不同,身体不正,头歪着)。

由于幼儿在幼儿园画画时拿彩笔的姿势,特别是大面积涂色时与写字的握笔方法不同,刚刚学写字的孩子又喜欢玩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有时趴在地上写;有时跪着写;有站着写……姿势各不相同,就是没一个对的。

进入小学一年级后,为了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纠正每个孩子读书写字的姿势。

假如在幼儿园的时候坏习惯养成了,很难纠正!????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讲读书写字“三个一”……除此之外,还有两肩要平,两脚稍稍分开自然摆放……(示范拿书,写字的姿势)标准姿势——右手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些,食指在前偏右,这两指紧紧夹住笔杆。

中指在食指下面,用第一个关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在中指之后自然地弯向掌心。

笔杆向右后方倾斜紧贴在食指第三关节和虎口之间??食指和大拇指捏笔时中间呈椭圆形。

手掌和手臂呈一直线。

(弯曲的影响书写速度)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7—8分(近1寸),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豌豆骨上。

接着讲生活习惯——1、养成有规律地生活的习惯“生活就是学习。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活动。

我们要重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规则教育,引导孩子遵守合理的作息计划,科学地有规律地生活。

例如,早睡早起:7——11岁的孩子,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不得少于9个小时。

小学生早上7点多钟就要到学校,早上读书不少于一刻钟,课间锻炼不少于一刻钟的好习惯,一般6点左右就要起床。

一年级孩子,一般晚上八点多点就要躺到床上去,晚上早睡,早上才能早起。

上午三节课的紧张学习,孩子很疲劳。

为了保证下午有充足的精力继续进行两节课的学习和完成每天的作业,中午必须休息。

实在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慢慢成了习惯,就睡得着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