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论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论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舆论异军突起, 网络成为聚集民意、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表明, 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正确利用网络舆论。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影响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Sudden emergence of the network as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gathering public opinion, Asking for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people. A series of events about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in recent years show that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ublic policy in China. But it also has some adverse effects in some ways,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proper use of the network of public opinion in public policy.Key wor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Public policy Influence目录摘要............................................................................................................... I Abstract .........................................................................................................Ⅱ引言 (1)一、舆论、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 (1)(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二舆论与网络舆论的概述 (2)1、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含义 (2)2、网络舆论的特点 (2)3、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影响.............................................................................. 2 (三公共政策的概述 (2)1、公共政策的含义 (2)2、舆论、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的相互关系......................................................... 3 二、网络舆论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3 (一网络舆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机制 (3)1、对议程设置的影响 (3)2、网络舆论对于公共政策形成的渗透作用 (3)3、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反馈........................................................................... 4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4)1、有利方面 (4)2、不利方面................................................................................................ 5 三、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良性互动............................................................... 6 (一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良性互动的现实条件 (6)1、从公众方面来看 (6)2、从政策制定机构方面来看 (6)3、从政府方面来看....................................................................................... 6 (二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 (6)1、增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缩小参与主体间的不平等 (6)2、培养高素质的网民, 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6)3、对网络进行管理, 规范网络舆论 (6)4、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7 结语………………………………………………………………………………………………… 7 注释…………………………………………………………………………………………………7 参考文献 (9)论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网络技术的发展, 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 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 网络舆论异军突起,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可以说现阶段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其中既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对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影响政策制定的机制进行分析, 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舆论、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鉴于现今网络舆论已成为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力量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及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还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因此选取我国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作为研究话题。

社会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出现,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法预期, 有些还具有明显的冲突性和敏感性,并涉及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关系到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这时候, 就需要有一个传达民意的渠道。

在我国, 现有的反映民意的途径一是各级政府部门报送的相关资料; 二是媒体的监督批评类新闻, 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栏目等; 三是逐级政府上报的材料; 四是政府本身存在的以信访局为代表的一些倾听民意的机构。

其中, 网络媒体的舆论影响更大,被人们誉为“第四权力”近年来,许多公共事件, 尤其是突发事件,都是网络率先发难,接下来传统媒体跟进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进而影响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

诸如, 2010年 10月的在河南大学新区一名“官二代”撞倒两名女生的“我爸是李刚”事件; 2009年 2月云南青年李乔明在看守所被狱霸殴打致死的“躲猫猫”事件; 2008年 12月的南京房管局局长周久耕“香烟门”事件; 2007年 10月的陕西“华南虎”事件。

有的事件即使不是网络率先披露,但网络对于事件的解决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网民对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踊跃发意见, 形成了若干轮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 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许多事件都是在网民和政府的关注下, 走进了张扬社会公平正义的理性解决渠道。

但是, 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迅捷性和匿名性的特征, 如果网民缺乏自律, 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也会使网络舆论出现偏差,影响公众认识的政府决策。

众所周知,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 ,导向正确, 刚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导向错误,则会混淆视听,扰乱社会秩序。

认识不到网络舆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是可悲的, 尤其是公共管理人员意识不到网络舆论对政府行为和公共决策的影响更是可悲的, 只看到负面影响而没有认识到其各级的一面而强加打击则是不理性的, 如今不理性面对网络舆论是不现实的。

但放任网络舆论,任其发展是可怕的。

因而,必需要理性地的面对网络舆论。

截至 2010年 5月 1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 4. 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28. 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 2. 33亿人, 网民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并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发展的趋势①。

约有 50%的网民认为网络是自己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政府了解民间真实声音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自由的话语权的同时, 也给滥用自由埋下了隐患。

网络舆论这把“双刃剑” ,既有促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合理化的一面,也存在有对公共决策和社会进步负面影响。

如何客观的看待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采取有效措施, 既能通过网络舆论平台扩大公众有序参政, 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又能维持公共决策机构的相对自主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 探讨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寻求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在公共决策中的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作用策略,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舆论与网络舆论的概述1、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含义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 消除个人意见差异, 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②。

舆论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 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 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舆论的本质是公众对某一事务一致意见的表达。

网络舆论也具有舆论的本质属性。

因此, 网络舆论是公众 (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 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方式对某些公共事务发表意见的特殊舆论形式③。

同时, 网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新特征。

而基于网络之上的网络舆论, 作为一种崭新的、特殊的舆论形态, 也具有区别于传统舆论 (基于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其他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的新特点。

2、网络舆论的特点网络舆论作为一种特殊舆论形式,有以下特点:第一,即时性。

网络上信息的传播是不间断的,而且传播途径呈多中心发散的网络状,因此对一项公共事件的反应是非常迅速的, 常常在事发几个小时内便在网络上形成巨大的舆论。

第二, 互动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依赖于不同的网络服务方式,包括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 P2P 软件等, 这些服务方式普遍提供了互动功能, 能够在反复的交流中形成相对一致的网民意见。

第三, 同类利益主体的易集合性。

在现实的利益表达渠道中, 单个利益主体通常很难找到同类利益主体并结成联盟, 但在网络上, 地域的限制被完全消除, 因此同类利益主体更容易集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比单个利益主体强大得多的影响力。

第四,匿名性。

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两个正面结果:一是对利益的充分和彻底的表达, 二是对于保障利益主体的人身安全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