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交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重力式桥墩)
北京交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重力式桥墩)
中—活载图示
墩帽采用标号 C30,钢筋混凝土,托盘及缩颈以下 40cm 墩身采用 C30 号混 凝土,墩身及基础采用 C20 号混凝土。
三、 桥梁跨度、样式及主要尺寸
跨度 24m 单线铁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梁全长 24.6m,梁缝 0.1m, 梁高 2.1m,支座铰中心至支撑垫石顶面为 0.325m,轨底至梁底 2.6m,轨底至支 撑垫石顶高度 3.0m,垫石高度为 0.2m,支座底板尺寸为 0.5m 0.5m ,支座全高 0.4m,每孔梁重 1568kN。桥上设双侧人行道及栏杆。
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设计概况
一、 线路、水文及地质情况
线路为Ⅰ级铁路,单线,直线,平坡。 基地地质粘土,液性指数 0.13,孔隙比 0.69 基本承载力 400kPa,土的容重 19.5kN/m³。 水文、气象:无流水、无冰冻。
二、 设计活载及建筑材料
设计活载为中—活载,且乘以荷载系数 1.3。
图 1— 1
(3)桥上有车双孔活载
E2 1.1 (68.172 74.1) 156.5kN
M 2 1.1 (68.172 1.78 74.1 5.16) 554.07kN m
以上力矩为对支撑垫石顶面力矩, 对墩身截面再增加:M E (2.6 h) , 计算结果见表 2—5 表 2—5
7.6 4.3 2) 1.10 2 (4.8 11.9) 1.10 P W1 (8 0.6 18.37 kN 2 2 7.6 4.3 M PW 4.8 (0.3 2) 11.9 1.10 P W1 h 1 3 7.6 4.3 26.444 18.37 h
1129.23
1265.59
1280.19
(对基顶截面)
(二) 横桥方向水平力 1、梁及列车风力 钢轨高度采用 h0 0.16m 轨底至梁底 h2 2.6m 轨底至支撑垫石顶 h3 3m 轨顶至梁底高度 c1 2.6 0.16 2.76m 列车风力力臂 c 3 2.16 5.16m 梁上受风面积 F1 2.76 24.7 68.172m 2 一孔列车受风面积 F3 3 24.7 / 2 37.05m 2
四、 桥墩形式及尺寸
顶帽及托盘尺寸见附图一。墩身及基础尺寸见附图二。各部分尺寸确定依 据及最终取值如下: (1) 墩帽厚度 墩帽直接支撑桥跨结构承受较大的支座反力, 为了把支座反力均匀地传递给 墩身,铁路规范规定,墩帽的厚度不小于 40cm,并应采用不低于 C30 的混凝土, 一般要设置钢筋。 依据以上规范规定,设置墩帽厚度为 40cm,采用 C30 混凝土,并设置钢筋。 (2) 墩帽平面尺寸 1 当相邻跨度相等时,相邻支座间的顺桥方向中心距离为 ○
2
设计计算书
图 1—2
桥墩托盘尺寸(单位 cm)
(4) 墩身尺寸 铁路桥墩的侧坡不应小于 20:1,更多情况下采用 30:1~40:1。设计中桥墩的 纵向、横向倾斜度均采用 35:1。 (5) 明挖基础尺寸 明挖基础可采用单层式或多层式,每一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1.0m。双向受力 矩形墩台的明挖基础, 其最上一层基础台阶两正交方向的破线与竖直线所成的夹 角, 对于混凝土基础不应大于 35°; 其下各层台阶正交方向的夹角不应大于 45°, 如图 1—3 所示
PZ 1 (1430 11.88 119.6) 0.10 285 348.712 kN PZ 2 (18.12 119.6 6.58 104) 0.10 285 348.712 kN
7
设计计算书
因为均小于一孔梁跨的固定支座的水平力,故仍采用单孔梁跨制动力。 2、风力 风压强度按 W 1.1kN / m 2 计算。 ((二) 垂直荷载 1、单孔轻载(图 2—1)
图 2—1
单孔轻载(单位 m)
1430 2.65 17.2 119.6 15.75 24 1507.88kN R1 M R1 1507.88 0.35 527.758kN m
2、单孔重载(图 2—2)
图 2—2
9
设计计算书
(1)桥上无车
E0 1.1 68.172 74.99kN M 0 E0 (h3 0.16 74.99 1.78 133.48kN m c1 ) 2
(2)桥上有车单孔活载
E1 1.1 (68.172 37.05) 115.74kN
M1 1.1 (68.172 1.78 37.05 5.16) 343.78kN m
单孔重载(单位 m)
1430 21.35 17.2 119.6 8.25 24 1979.24kN R2 M R2 1979.24 0.35 692.734kN m
3、双孔重载(图 2—4) 由结构力学原理可知,如果相邻两孔梁的跨度分别为 L1 和 L2 ,两孔梁上静活 载分别为 G1 和 G2 ,则当
A f a 2b 2c 70 50 2 20 2 80 320cm
(3) 托盘尺寸 为了保证悬出部分的安全,根据设计经验,试验资料和构造要求,规定墩 帽下四周设 10~20cm 宽的飞檐,托盘底面横向宽度 B 不宜小于支座底板外缘的 距离 b;托盘侧面与竖直线间的夹角 45° ;支撑垫石横向边缘外侧 50cm 处的 顶帽底缘点竖直线与该底缘点至托盘底部边缘处的连线的夹角 30° ,如图 1 —2 所示。
见表 2—3
h( m) M PW (kN m)
1
表 2—3 5 118.294 10 210.144 15 301.994 20 393.844 22.2 434.258
(2) 墩身风力(计算结果见表 2—4)
b 4.3m B b n 35 2h n
风压强度按 W 1.1kN / m 2 计算。 受风面积 A
f 2e e0 a
1
设计计算书
a —梁支座底板纵向尺寸 e —梁端至支座中心线的距离( e 0.3m )
e0 —为相邻两梁之间应留的缝隙( e0 0.1m )
支座底板尺寸给定 0.5m 0.5m ,经过验算:
a 0.5m 2e e 0 0.7m
满足规范要求。 2 为了提高局部承压力,并考虑施工误差及预留锚栓孔的要求,支撑垫石边缘 ○ 至支座底板边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b,其值为 15~20cm。 依据以上规范规定,取 b=20cm。 3 支撑垫石边缘至顶帽边缘的距离 c,为了满足架梁时或养护时安放移梁及顶 ○ 梁设备的需要,应符合以下规定: a.顺桥方向(纵向) :跨度 L 8m 时,c 不应小于 15cm; 8m L 20m 时, c 不应小于 25cm; L 20cm 时,c 不应小于 40cm。 b.横桥方向(横向) :当顶帽为圆弧形时,支撑垫石角至顶帽最近边缘的最 小距离与顺桥方向相同。 当顶帽为矩形时,支撑垫石角至顶帽边缘的最小距离为 50cm。 这样等跨度直线桥顶帽纵向尺寸为:
bB h (b h / n) h 2
风力 P W2 A W 力臂 c
h 2b B h 3b 2h / n 3 b B 3 2b 2h / n
2
力矩(对计算截面) M PW P W2 c
h2 (3b 2h / n ) W 6
当 d 0 2.8 , B0 4.3 时
N 4 23V ,计算结果见表 2—1
表 2—1
h(m)
5 10 15 20 22.2
V ( m3 )
N 4 (kN )
65.41 141.77 229.92 330.65 379.17
1504.37 3260.81 5288.08 7604.96 8720.97
对墩身任意截面的力矩:
M Z 348.712 (0.325 2.6 h) 1020 348.712h
见表 2—2
h( m) M Z ( kN m)
表 2—2 5 2763.56 10 4507.12 15 6250.68 20 7994.24 22.2 8761.41
(2) 双孔重载
x 5.32 m
由此可以得出双孔重载图示:
图 2—4
双孔重载(单位 m)
R3 R3 ' R3 '' 1430 7.97 11.88 119.6 18.41 104 6.58 2.94 119.6 18.12 15.29 24 24 3029.27kN M R3 ( R3 ' R3 '') 0.35 (1564.79 1464.49) 0.35 35.105kN m
2
表 2—4
h( m) P W2 ( kN ) M PW (kN m )
2
5 24.44 60.43
10 50.44 246.98
15 78.02 567.48
20 107.17 1029.81
22.2 120.5 1280.19
(对计算截面)
M PW (kN m )
2
480.72
862.38
6
设计计算书
4、双孔空载(图 2—5)
图 2—5
双孔空载(单位 m)
R4 R4 ' R4 '' 24.7 13 12 2 24 321.1kN M R4 0
二、 附加力
(一) 顺桥方向水平力 1、制动力(牵引力与制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 单孔轻载和单孔重载
Pz (1430 17.2 119.6) 0.10 348.712kN
G1 G2 时,简算墩的支座反力之和为最大,因为是等跨 L1 L2
梁,所以公式简化成 G1 G2 ,计算 x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