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1)蓬舟吹取三山去(2)可怜夜半虚前席(3)胡为乎中露(4)淫慢则不能励精(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解析】本题需要注意“蓬”、“励”、“啸”等字。

【考点】诗词默写。

2.【答案】D【解析】A.婆娑(shā)—suō,呕心沥血(ōu)—ǒu,催枯拉朽—摧枯拉朽;B.哐骗—诓,相形见绌(cù)—chù;C.媲美(bì)—pì,娇揉造作—矫揉造作;故选D。

3.【答案】A【解析】A.形销骨立用来形容人瘦到了极点,含贬义,与本句的语境不符。

4.【答案】A【解析】B.语义重复,删去“似乎”或者“像”;C.错误,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者“让”;D.错误,语义重复,删去“经常”或者“时不时”;故选A。

5.【答案】C【解析】根据句意,可知③为总起句,从句中的“前堂后室”可知,本段应该是先表述堂,后表述室;②句中的“‘堂’多用于举办活动”与③句中的“前堂后室”相照应,故②跟在③之后;①句中的“故有‘南面称帝’之说”与②句中的“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为尊贵”相照应,故①跟在②之后;根据第③句,⑤应跟在①之后;④句中的“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与⑤句中的“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互为转折关系,所以④应跟在⑤之后。

故选C。

【考点】语句排序。

6.【答案】(1)沐老师,我们文学社将于6月20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我和我的祖国”文学创作专题讲座,我代表校文学社诚心邀请您担任主讲人,不知您意下如何?(2)①您觉得我们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辉煌的原因是什么?②在“我和我的祖国”关系中,您最佩服的具有爱国精神的人士是谁?(3)B【解析】(1)在邀请别人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应当采取询问的方式,并且语气要柔和,同时也要将相关事宜,如具体的活动、活动地点等,告知受邀请人。

(2)本题中设计的问题需要与“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有关,可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文学成就、在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榜样人物等进行提问。

(3)B项错误,“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这句诗抒发了作者自己的异代同心之感。

他当时虽然亡身海外,想到遭受列强宰割、阴霾四布的神州大地,发出恨不能从军杀敌的呼喊,并不能体现出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的精神。

【考点】语言表达应用,语言应用表达,对诗句的理解。

7.【答案】示例:(1)人物:鲁智深(2)出处:《水浒》(3)外貌特征: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4)典型情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野猪林救林冲等)(5)简单点评: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解析】要对每个人物的出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典型情节要有所了解。

比如猪八戒,出处是《西游记》,外貌特征是黑脸短毛,长喙大耳,典型情节是娶亲高老庄,性格特征是好吃懒做、好色、市侩。

【考点】名著阅读。

8.【答案】(1)被:同“披”,穿着(2)居:居住(3)劳:慰问(4)尝:曾经【解析】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本题需要注意,被:同“披”,穿着;劳:慰问。

【考点】文言实词的翻译。

9.【答案】A【解析】A.之:去,到;B、C、D三项中的“之”都用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

故选A。

【考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0.【答案】D【解析】D项错误,“小李广”是《水浒传》中花荣的绰号。

故选D。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1.【答案】(1)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2)只要得到赏赐就会与部下一同分享。

【解析】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换。

(1)句需要注意,第一个“使”翻译为派出,第二个使翻译为使者;(2)句需要注意,辄:就。

【考点】文言文翻译。

【译文】【甲】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乙】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

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

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李广射箭,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

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

12.【答案】C【解析】A项错误,“箫鼓追随春社近”一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乡村风俗的赞赏;B项错误,尾联的意思为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据此可知,这个“闲”是闲游的意思,不是空闲的意思;C项正确;D项错误,“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的意思为在路上遇见了卖药归来的山客,心甘情愿随他进入如岛的白云,不是遇到了当地采药人。

故选C。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3.【答案】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②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③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解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及“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等诗句可知,两首诗都描写了乡村的秀丽风光;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以及“蒸茗气从茅舍出,绿丝声隔竹篱闻。

”等诗句可知,两首诗都描写了农家丰收的景象;甲诗《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乙诗《山行》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七律。

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

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绘影绘声,如歌如画,引人入胜。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甲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生活充满乐观的人生态度,乙诗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以及不惜谢绝仕途甘于归隐的决心。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4.【答案】B【解析】通过“需要1.2秒,制动距离40米,安全视距50米”这句话可知,该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作者也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计算机与驾驶员进行了比较,说明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可靠的。

根据以上内容,答案为B。

【考点】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15.【答案】A【解析】根据第一段“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设想。

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

’”等内容以及下文对无人驾驶汽车安全性和学习能力的说明,可以推出答案为A。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6.【答案】D【解析】根据文中“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等句字可以概括出中心论点,即做事要果断,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利益。

据此,答案为D。

【考点】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炼。

17.【答案】A【解析】第②段写很多人误解“三思而后行”,是为了引出下文对孔子反对这句话的论述。

故选A。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8.【答案】(1)交待物品归属(2)送给我两本书【解析】根据第二段中“遗嘱已经公证,书籍、手稿等重要物品的归属,也都做了交代”等内容可概括出:交待物品归属;第三段主要讲述了“我”收到了杨绛先生的两本书,心里很是开心,可根据以上内容概括出答案。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19.【答案】书之珍贵,缘于当初抄书不易、读书之难,这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如今杨先生提携他人美德所在。

【解析】批注是指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可以从从句子内容、表达情感或个人见解、心得体会等角度进行批注。

从“是一叠杨先生抄录于风狂雨骤的丙午、丁未年(1966、1967年)的唐诗宋词”等内容可知,这本书是在杨绛先生在“文革”期间抄录的,可见这本书的珍贵,也体现出当时杨绛先生抄书不易。

仿照上述内容进行批注即可。

【考点】对重要句子做批注。

20.【答案】意思是人终归要死,那只不过另一种形式的回家罢了。

这是杨先生劝慰众人不必为自己的死难过的话语,表现了杨先生对死看得很淡的坦然心态和体贴他人的精神。

【解析】本句中的“走人”是指死亡,意思是说“我”终归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但是这并不是大事,只不过就像出门在外的游子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对死亡的淡然,文中“大年初一,我去协和医院探视,跟先生聊聊家常。

未了杨先生又交代几件后事”等内容也可以看出,当“我心悲痛,不免戚戚”的时候,杨绛先生说出了这句话,她不想让旁人为她伤心难过,表现出她对他人的体贴。

【考点】对句子的理解及其作用。

21.【答案】是一个非分明,淡泊名利,关心他人,具有爱心的人。

【解析】根据文中“2014年9月,杨先生将家中所藏的珍贵文物字画,还有钱锺书先生密密麻麻批注了的那本《韦氏大词典》,全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等内容可归纳出杨绛先生不慕名利;根据文中“所收受的贵重的生日礼物,杨先生要我们在她身后归还送礼的人。

其他许多物件,一一贴上她亲笔所书送还谁谁谁的小条。

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她亲手毁了写了多年的日记,毁了许多友人的来信,仅留下‘实在舍不得下手’的极少部分。

”等内容可归纳出杨绛先生是非分明;根据文中“前些年,她还常与读者通信。

鼓励失恋的小伙振作,告诉他:爱,可以重来。

她劝说一个癌症患者切勿轻生,要坚强面对。

告诉他忧患孕育智慧,病痛也可磨炼人格。

她给人汇款寄物,周济陷于困境的读者而不署名。

”等内容可归纳出杨绛先生富有爱心、关心他人。

【考点】人物形象分析。

22.【答案】没有做错什么,但不代表你与时俱进,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没有进步,不能跟得上时代潮流,必然会被淘汰。

诺基亚正是因为没有跟上电信事业的发展潮流,最终落伍,被市场摒弃了,被用户摒弃了,所以才会“输了”。

所以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有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大力提升自己品位,适应社会的发展,才不会被时代抛弃,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