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分类研究
1994
流通部门:
F
地 质 勘 查 、水 利 管 理
F
交 通 运 输 、邮 电 通 讯 、商 业 饮 食 、物 资
G
交 通 运 输 、仓 储 和 邮 电 通 信
新 标 准 在 划 分 行 业 的 原 则 和 统 计 单 位 、分 类 的 基本结构和编码方法等方面都与第三版的国际标
准产业分类( ISIC/Rev.3) 基本保●划分行业的基本统计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
与联合国的基层单位原则上一致; ●分类的基本结构和编码方法, 采用了相同的
线分类法和分层编码方法, 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 四级。
另外, 新标准在主要门类上保持了基本衔接, 在小类上实现了与 ISIC/Rev.3 的完全转换, 从而实 现了我国的标准在四位码层次上可与国际标准对 接[6], 因而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表 1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服务业分类
1985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 与 代 码》( GB/T4754- 94) 实施以来, 对我国的 统 计 工 作 、行 业 和 部 门 管 理 起 到 了 规 范 化 、标 准 化 的 作 用 。 但 随 着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 一些新兴行业大量涌现。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服务 业发展较快, 信息技术、商 务 经 济 、中 介 代 理 、资 源 与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活动迅速发展。同时, 我国 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 尤其是加 入 WTO 以 后 , 与 国 际 标 准 接 轨 的 需 求 越 来 越 迫 切, 1994 年的标准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要[4]。 3.3 现行的服务业分类
47
· 信息分类编码 ·
WORLD STANDARDIZATION & QUALITY MANAGEMENT
议[1]。 其二, 便于国民经济统计和国际对比。服务业
分类的多样性一方面反映了服务业本身的广泛性、 复杂性,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服务业概念的理论界 定和统计标准之间的不同步性, 理论界追求的是概 念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外延的周全性, 而统计标准 还 要 考 虑 统 计 的 可 操 作 性 。 为 了 适 应 各 国 国 情 、便 于国民经济统计, 于是便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 例如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可用于统计数据的国 际对比和交流。
1985 年 3 月 19 日, 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 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 提出了三次产 业的分类, 从此, 我国产生了自己的第三产业分类 体系[3]。在这个分类中 , 各 种 类 型 服 务 业 都 划 入 了 第三产业, 共分为四个产业层次( 见表 1) 。因此, 从 1985 年起, 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 第三产业一直 是服务业的同义语。
1 服务业分类的目的
目前, 国外学者主要从服务活动的功能与性 质、不同阶段服务业的发 展 特 点 、服 务 生 产 与 供 给 角度、服务产品使用的对象与提供者的特性等来 进行分类。国际上常见的服务业分类方法主要有 辛格曼分类法、联合国统计署的国际标准产业分 类( ISIC) 、北 美 产 业 分 类 体 系( NAICS) 、《服 务 贸 易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年 6 月 第 6 期
· 信息分类编码 ·
#########################################$ !!!!!!!!!!!!!!!!!!!!!!!!!!!!!!!!!!!!!!!!!!!!
!
!
!
! ! !
服务业分类研究
! ! !
!
!
!
!
!
!
!
2 服务业分类的原则
2.1 相对稳定性原则 服务业的分类方法通常以国家标准或国际通
用方法的性质出现, 对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 服务业分类应满足相对 稳定性原则, 不能朝令夕改, 如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自 1948 年 制 定 后 , 先 后 于 1958 年 、1969 年 、 1989 年和 2006 年完成了四次修订, 每一版本都在 相 当 长 的 时 期 内 发 挥 了 重 要 的 作 用 。相 对 稳 定 性 原 则 属 于 一 种“ 静 态 ”原 则 。 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世界充分交融的社会, 伴随 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一体化, 我国经济逐步与 西 方 接 轨 。服 务 业 的 分 类 体 系 需 要 实 现 与 西 方 国 家 的对接, 尽可能地满足国际兼容性原则。例如, 我国 2002 年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在最细层次上 基本与西方服务业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 这将推动 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政 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启示。
总协定》( GATS) 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而我国 目 前 对 服 务 业 的 分 类 主 要 依 据 GB/T 4754- 2002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标 准 进 行 。
通过对比分析,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服务业的 分类目的。
其一, 以 求 与 国 民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发 展 阶 段 相 对 应 。 如 1970 年 , M.A.Katouzian 根 据 罗 斯 托 的 经 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的“ 新 兴 服 务 业 、补 充 性 服 务 业和传统服务业”三分法 。 其 中 , 新 兴 服 务 业 一 般 出现在工业化的后期, 相当于罗斯托所谓的工业产 品大规模消费阶段, 与费雪的“第三产业”和贝尔的 “ 后 工 业 社 会 ”的 主 导 产 业 相 似 , 如 教 育 、医 疗 、娱 乐 、文 化 和 公 共 服 务 等 。 补 充 性 服 务 业 是 相 对 于 制 造业而言的, 是中间投入服务业, 其发展动力来自 于工业生产的中间需求, 主要为工业生产和工业文 明“服务”, 如金融、交通、通讯和商业、法律服务、行 政性服务等。传统服务业通常由最终需求带动, 主 要包括传统的家庭与个人服务、商业等消费性服 务。很明显, 这种分类法主要是依据罗斯托的经济 发展阶段理论而提出, 其实用性和科学性颇受争
与 1994 年分类标准相比, 新标准按照国际通 行的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 进一步打破了
48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 年 6 月 第 6 期
· 信息分类编码 ·
第三产业部门管理界限, 对原标准中不符合这一原 则的分类进行了调整。
新 标 准 重 点 加 强 、充 实 了 第 三 产 业 的 新 兴 活 动 类别, 特别是增加了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计算机服务、软件业、证券 业 、商 务 服 务 业 、科 技 交 流和推广服务业和环境管理业等服务业大类; 在中 类上, 增加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环境 治理和清洁服务等; 在小类上, 增加了运输代理服 务 、移 动 电 信 服 务 、邮 购 与 电 子 销 售 、会 议 及 展 览 服 务 、工 程 管 理 服 务 等 。
!
!
!
!!!!!!!!!!!!!!!!!!!!!!!!!!!!!!
################$
################$
○柳成洋 曹俐莉 李涵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 100088)
#########################################$ 摘 要: 文章按照“分类目的— ——分类原则— ——分类现状及问题— ——行业趋势及分类建议”的
这一时期的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划分, 依 据 并 非 十 分 科 学 、严 密 , 存 在 着 划 分 笼 统 、界 线 模 糊、行业交叉等问题, 更无法与国际产业分类接轨。 3.2 上世纪 90 年代的服务业分类
上世纪 90 年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 展进程的加快,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内部分化越 来越明显。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1994 年中国国家 统 计 局 在《中 国 统 计 年 鉴》中 首 次 细 分 了 行 业 统 计 , 对第三产业作了两级分类, 其中共有 11 个二级分 类( 见表 1) 和 51 个三级分类。
若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在更长的历史长河中, 则 服 务 业 分 类 还 应 满 足“ 动 态 ”原 则 。国 际 标 准 产 业 分 类的数次修改、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的修正等均表 明, 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信息革 命将西方发达国家带入经济服务化社会, 随着经济 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新兴服务业不断涌 现, 服务业出现明显的多样化趋势, 导致旧的分类 法 无 法 反 映 服 务 业 的 发 展 情 况 。服 务 业 的 分 类 只 有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修正, 具备一定的动态适应性, 才能更好地反映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2.3 国际兼容性原则
笔者认为, 研究服务业的分类问题首先要明确 为什么要分类, 即分类有何目的。针对不同的目标 和要求, 分类所依据的原则会各有侧重, 分类结果 即会不同。本文将按照以上思路, 从服务业分类目 的 、分 类 原 则 、我 国 服 务 业 分 类 的 现 状 , 以 及 针 对 服务业发展趋势对分类工作的建议四个方面, 对 服务业分类问题展开研究。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来 临, 我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 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满足经济统计 和研究的需要, 并与国际产业分类接轨, 2002 年 10 月 1 日, 中国国家统 计 局 正 式 公 布 了 新《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 GB/T 4754- 2002) , 其 中 的《第 三 产 业 划分规定》 将第三产业分为 15 个二级分类 ( 见表 1) 和 48 个三级分类[5]。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 服务经 济的发展态势越趋明显,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 献也越来越显著。然而 , 服 务 业 包 罗 万 象 、错 综 复 杂、行业跨度大, 不同组织 和 学 者 对 其 分 类 的 依 据 和角度都有所不同, 因而导致了服务业分类多种 方法并存的局面, 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