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环境PPT课件9 湘教版优质课件

大气环境PPT课件9 湘教版优质课件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大气环境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 精神,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破除迷信、崇尚 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观赏多媒体动画演示,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和高 尚情操。
大型水库、湖泊与周围陆地之间的环流, 季风环流……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新课标要求“运用图表 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由二大部分组成: 一是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 二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几种形式;
板书设计
三、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的几种形式 (1)海陆风 (2)城市风 (3)山谷风
选用教材版本: 湖南教育出版社
教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必修)地理Ⅰ
制作人: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中学 张保星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 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 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 理论基础。
体验成功1: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两点,受热的是 A ,气压高的是 B 。
2、图中的1、2、3、4四点气压从高到低的顺序是:1〉2〉3〉4 。
下面再进一步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
理论联系实际:
2、热力环流的几种形式 (1)海陆风
活动2:画出右
图中海陆之间的热 力环流
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巩固:
1、下列几种大气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知识巩固: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风向:风从 海洋 吹向 陆地 。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 夏 季出现。 (3)如果图中的大陆为印度半岛,则此时盛 行 西南 季风,此时地球绕日公转经过的 是 远 日点附近(填近或远)。
作业:
1、完成课本P48页活动1、2、3小题 2、收集有关大气运动的资料
12 、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 15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7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很多当年的第一名都已销声匿迹,曾经默默无闻的,却成了领军人。真正的事业拼得都不是快功。成功大多是慢火细熬出来的。你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要最后一个放弃 。
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 握本条“标准”:
第一, “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 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 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 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 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 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请同学们说说观察到的纸片A、B的偏动情 况,并说明原因。
结论:电炉一侧受热空气上升,冰块一侧冷却空气收缩
下沉,形成热力环流,因而纸片A向右偏,纸片B 向左偏。(如下图)
探究1:在近地面A、B、C三地由于受热不均,请同学们 在纸上画出它们的大气运动状况,且画出等压面 的弯曲方向。
高空 低气压
等压面
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 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讲授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 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
下垫面性质差异引起的。
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 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近地面 冷
B
低热气压 A
高气压 冷 C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低气压
高气压
பைடு நூலகம்低气压
高气压 B
低气压 A
高气压 C
三、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活动1: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探究活动,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热力环流的形 成过程。
提示: 由于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而空气 的上升或下沉引起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气压差 异的存在促使气流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 成了空气环流,这种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 气运动中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
难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复习探究:
1、为什么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天 空仍然是明亮的?
2、为什么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 但气温却比同纬度地区要低 ?
引入新课
如果地面受热不均会引起大气怎样的变 化和运动?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在一个长、宽和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 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 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 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 间之后,观察纸片A、B的偏动情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大气热力性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通过自绘热力环流图,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绘 制地图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演示等方式,了 解宇宙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从而认识地球的大气环境, 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
2、热力环流的几种形式
(2)城市风
请注意观察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B郊区
市内
郊区B
理论联系实际:
2、热力环流的几种形式 (3)山谷风
活动3:画出右
下图中山谷与山顶 之间的热力环流
体验成功2: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画出下面两种情况下的热 力环流,其他同学在课堂活动本上完成
发散思维:
请同学们想想,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大气环 流形式也象我们这节课讲的热力环流?
11 、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用小步而不是迈大步越过一个个障碍,你就会走向成功的巅峰。 19 、青春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人生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 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