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材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这三大板块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是说教材,包括编排体例及目的、内容结构及分析、知识立体整合这三个方面。
先来说下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目的。
课本开篇是目录,然后是壁画欣赏《朝元图》,最后是教材内容的设置。
每一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基本由课题、教学提示、思考与讨论、作品图片的欣赏、艺术实践和评一评组成,教材以单课式设计,采用各种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作为显性的线条,以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隐性的线条。
以图片和文字体现内容。
在人美版教材中课题以颜色区分领域,红色课题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绿色课题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蓝色课题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紫色课题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以本册书第二课《生活中的暖色》为例:左上红色的字是课题,其中红颜色代表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接下来小知识和色相环图案是本课的教学提示,简明扼要的概括了本课知识点。
再来看思考与讨论,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以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教材中的图片,分为两种:一是画家作品图片,是代表性很强的典型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是学生作品图片,在作业创作中起提示作用,开拓学生思路。
再看右上角艺术实践,对作品的创作和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便于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最后评一评,提示学生作品的评价要点以及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加以总结。
本册教材的编写目的主要是:1.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适应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活动。
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面来说下教材的内容结构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是围绕四个学习领域来学习,下面我对各个领域向大家展开:本册教材共20课。
其中造型表现领域所占课程最多,共9课。
2.《生活中的暖色》、3.《生活中的冷色》、7.《飞天(二)》、9.《猜猜我是谁》、10.《自行车局部写生》,这5课是运用色彩、线描的知识,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4.《在快乐的日子里》、11.《泥玩具》、15.《刻印的乐趣》,这3课是运用刮蜡画、泥塑、版画等知识,了解造型特色,体验制作的乐趣。
16.《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是联想造型创作课,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接下来是设计应用领域,共6课。
8.《笔的世界》、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属于绘画类设计应用。
12.《多姿多彩的靠垫》、13《降落伞》、19.《剪纸中的吉祥纹样》、20.《剪纸中的阴刻阳刻》属于制作类设计应用。
关注生活、物以致用,体会设计创造的乐趣。
本册教材欣赏评述领域,共2课。
1.《四季的色彩》、6.《飞天(一)》从自然文化和历史遗产来探索艺术之美。
最后是综合探索领域,共3课。
5.《有趣的字母牌》、17.《我设计的船》这2课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又体现了“融合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18.《给小伙伴拍张照》这是人美版教材中摄影系列课程的第一课,感受摄影艺术的魅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每课不同的侧重点选择切入点,以引导体验感受为主,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
最后,说一说教材的知识立体整合。
本册教材的整合体现在横向与纵向整合联系。
横向整合指本册书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的彼此之间整合,具有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学习领域的综合性和知识主题选择上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在教学内容的衔接性上,以1.《四季的色彩》2.《生活中的暖色》和3.《生活中的冷色》为例,《四季的色彩》一课着重从季节的角度,感受缤纷的色彩之美。
《生活中的暖色》和《生活中的冷色》则是从色彩冷暖知识的层面,表达出对色彩的感受。
这3课构成了一个色彩知识单元,把握这三课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
再来看学习领域的综合性,以5.《有趣的字母牌》为例,在字母牌的制作过程中,综合运用了设计、造型、装饰、表现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巩固练习了英语单词。
这一课即体现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又体现了“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接下来看知识主题选择上的多样性与趣味性,本册教材有反映刮蜡画的4.《在快乐的日子里》;有反映民间艺术的11.《泥玩具》19.《剪纸中的吉祥纹样》20《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有反映刻印艺术的15.《刻印的乐趣》;有反映摄影艺术的18.《给小伙伴拍张照》等。
这些课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认识美术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小学的美术教材纵向比较有难度递进的关系。
第一学段到第二学段再到第三学段具有难度递进的关系。
以设计应用领域为例,第一学段的一年级上册第9课《有趣的勺子》以勺子的造型做联想并设计各种各样的勺子,发展到第二学段的四年级上册第14课《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以家中的日常用品的造型及功能进行有趣的联想。
从以勺子的造型做联想到以日用品的的造型及功能进行联想,难度有递进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不要“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更要创新地使用教材,这样才更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接下来说第二大板块说目标,包括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首先说课程目标,其中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是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的。
具体内容如下:学生以各人或集体合作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课程分目标主要体现在:“造型·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这四个领域的要求在课程标准中有具体描述,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展开阐述了。
接下来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
义务教育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学段,今天我说的教材是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属于第二学段,下面我来说一下第二学段的目标,也是分四个学习领域:A、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唤起创造欲望。
B、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C、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D、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
最后是说教学。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教学设计从四点来说下教学设计。
1、利用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艺术作品。
如第17课《我设计的船》,艺术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生活中有很多可以漂浮的材料,有塑料瓶、泡沫、木头、竹子、铁盒等。
用这些材料设计一艘新颖美观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船。
2、结合音乐、语文、英语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
例如第5课《有趣的字母牌》是一节跨学科的综合课,我将英语和美术设计合为一体,也会播放英语字母歌,让学生在制作纸牌与娱乐的过程中学会更多的单词。
3、加强技能指导,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各种创意。
加强课堂的现场示范和指导,如:第10课《自行车局部写生》,我会进行示范,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得顺序进行观察,并学会运用多种线条表现细节和立体感这一绘画难点。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回辅导。
4、优化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鼓励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等学习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表演等活动,增强美术知识和技能练习的兴趣性。
(二)教学评价:一共有三点1、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通过讲评自己的作业或讲评解决问题的结果来展示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我会找学生走上讲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作意图,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努力。
2、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通过考察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我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或学习结束后,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我在课堂上采用评语的方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弱点和发展方向。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将从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这四部分进行阐述。
1、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与器材,上课时可以播放准备好的视频及图片等。
还可以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美术书籍和其他资源,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参考,丰富自己的视野。
2、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多观察自然景色,进行充分的艺术感受和体验。
3、利用社会资源,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要事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如防控疫情手抄报,十一国庆节中国梦绘画比赛等。
这类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也会为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提供渠道。
4 。
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获得网络丰富的信息,运用电脑技术辅助教学,并可将网络作为沟通渠道,进行课内外的教学互动。
以上是我对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理解与解读,我希望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自由、放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艺术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更美的生活!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