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法律原则的适用.

论法律原则的适用.

摘要适用法律规则处理个案是法律适用的常态,法律原则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直接适用于个案。

相对于法律规则而言,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法律规则一样具有适用的必要性与价值,其在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补充法律规则的漏洞、解决法律规则的冲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还体现在指导法官审理案件、实现个案正义等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使法律更好地与社会相协调一致。

但另一方面,法律原则也有其明显的缺陷:由于内涵高度抽象,外延宽泛,不像法律规则那样对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所以当法律原则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标准发挥作用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同为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方法却不同于法律规则。

在法律实务中,为保证法律原则被援引的合法性不被质疑,援引必须遵循严格的条件和方法。

此外,在发挥法律原则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法律原则的滥用,只有在一定范围和界限内适用才能使法律原则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超过这个度只能适得其反。

关键词法律原则;必要性;条件;方法;限制;范围AbstractApplicable law rule processing of legal application case is the norm, legalprinciple only in very special circumstances ar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case.Relative legal rule, legal principle as a kind of legal norms, and the rule of law are as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its in overcoming the rule of law stiffdisfigurement, and added the rule of law loophole, solve the conflict rules of law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s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judge which case, realize case etc. Justice。

Relieves the gaps between the standard and the facts, which can make lawsbetter consistent with the society. But on the other hand, legal principle also has its obvious flaws: because the connotation anddenotation broad highly abstract, and not as the rule of law that to assumeconditions, behavior pattern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have specific clear rules, so when the legal principle directly as the referee when the standard function case, will give judges larger discretion, and so cannot be completely assured legal certainty and predictability. The same for the laws, legal principleapplication conditions and methods were different legal rules. In legal practic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legality of legal principles are quoted are notquestioned, quotes must follow strict conditions and methods. In addition,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f legal principles, but also to prevent the abuse of legal principles, only in certain scope and boundaries to make legal principles applicable within the function properly, more than the degrees can backfire.Keywords the principle of legality;suitable necessity;condition and method;boundary and limit目录绪论 (1)一、法律原则适用的必要性 (1)(一)、指导法官审理案件 (2)(二)、补充法律规则的漏洞 (3)(三)、解决法律适用的冲突 (3)(四)、实现个案正义 (4)二、法律原则适用的条件和方法 (5)(一)法律原则适用的条件 (5)1、适用法律规则会导致不公的个案 (5)2、没有相关法律规则可以适用的个案 (5)(二)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 (6)1、必须依据客观标准进行价值判断 (6)2、必须建立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之上 (7)3、归纳建立适用法律原则的类型体系,提高适用的统一性 (8)三、法律原则适用的限制和范围 (9)(一)、适用法律规则或使用类推推理就可以公正解决的案件 (9)(二)、不得将脱离法律背景的道德原则以法律原则的名义直接适用 (10)(三)、法律原则适用的范围不宜扩大.............................................11 参考文献 (1)论法律原则的适用绪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我国经济在全球化的环境中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复杂化。

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矛盾也开始显现了出来,甚至现有的法律规则已经不能解决,个案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生活的幸福,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而这个点就是法律原则。

法律规则在个案中无能为力时,我们就应当适用法律原则,法律原则是所有法律应用中一个通用的前提和准则,所以应用法律原则来实现个案的正义,并不违背法律,反而更有利于法律树立其威信,彰显其正义。

鉴于此,笔者着手于本文,针对个案正义的实现,对我国的法律原则的适用做了一下较为详细的探讨并发表了一下自己的愚见,以求为中国法律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法律原则适用的必要性在此解释一下法律原则的含义。

《辞海》中“原”含“根本”之意,“则”为“规章”“条文”“榜样”“准则”的意思。

由此“原则”的含义为“根本准则”。

关于法律原则的含义,国内外各学者各抒己见,不一而同。

英国学者哈特认为,法律原则是用来进行法律推理的权威性出发点,它不预先假定任何确定的具体的事实状态,也没有赋予确定的具体法律后果1。

我国学者徐国栋将法律原则定义为“法律原则是其效力贯穿民法始终的根本原则,是对作为民法主要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民事领域所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

”我国当代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在其著作《法理学》第三版中这样界定法律原则的含义“法律原则是指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原的综合性的原理或出发点。

”各学者对法律原则的定义虽然有所差别,但通过他们的定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作为社会科学的法,与其他学科相同,在产生、发展过程中总有一㈠些东西不会被时代所遗弃,而在历史的长流中淀积下来,此为法律原则的精神和集中体现,是法学界的普遍真理,无需被证明而被广泛认可,他们就是法律原则。

作为各种法律规则起源的法律原则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规范着人类的行为,而且发挥着审判准则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宫宝芝《论法律原则及其司法价值》河北法学第20卷第5期(一)指导法官审理案件法律推理是以法律规则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根据逻辑三段论得出结论的过程。

法律解释是指……。

在以法律规则为大前提进行法律推理的过程中,必须对该法律原则进行正确的解释,然而对法律规则的解释可能存在歧义,即使面对同一法律规则,不同的法官可能做出不同的解释,尤其是立法上有缺陷的情况下,无法适用非常具体的法律规则,或者连具体的法律规则都没有的情况下,法官如何进行法律解释来审理案件?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必要环节。

我们认为,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根据逻辑推理进行法律解释、进行法律推理的出发点。

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法律原则的作用就是指导法官对法律进行取舍,首先,选择正确的法律规则。

这里的指导是指对法官思想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法官主观追求的结果,面对某一案件,法官会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原则来分析案件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可能是法官接受正规法学教育的结果,面对法律问题法律就会潜意识地运用法律原则来分析和判断。

确定了应当适用的法律规则后,对该具体的法律规则如何再具体解释的过程中,法律原则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般而言,立法技术较高、表达科学严谨的法律规则中,若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者极为详细,则法律原则在法官对其解释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相反,若立法存在技术上的缺陷,或法律规则没有明确完整的表达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则法律原则在解释过程中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借助这些原则对法律规则进行合乎本意的解释。

此外,在没有具体或相关法律规则可以直接运用到待定案件时,法官常常以法律原则作为大前提,在进行充分论证后,对案件进行调解或判决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以法律原则为准则,法官对没有具体法律法规可使用的案件的审判才不致发生过分的偏差。

(二)补充法律规则的漏洞“所谓法律漏洞是指以现行法规定之基本思想及内在目的,对某一项问题可期待规定,而未设规定之谓。

”尽管现代立法不断完善,立法技术也不断提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而立法者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法律漏洞是不可避免的。

有了法律漏洞,随之而来的即“疑难案件”,案件之所以疑难就在于没有可直接应用的法律规则。

如何解决法律漏洞问题,实践中存在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制定新法,但是制定新法需要严格的执行程序,耗时较长,不仅不能解决燃眉之急,而且也不利于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其次,报请最高院进行司法解释,但此法又需层层请示,既增加了各级法院负担又不利于提高办案效率;此外,用法律原则来填补法律漏洞是更为现实的一种方法,法律原则因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属于不确定的规则,给法官留下相当范围的自由裁量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