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附答案

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附答案

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附答案第六章法的形式与效力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规范性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区别的表述错误的是( )。

AA.规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效力,非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效力B.规范性文件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非规范性文件则是适用于特定的人C.规范性文件可以反复适用,非规范性文件仅能适用一次D.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内容是一般的行为模式和标准,非规范性文件的内容是特定的事项※2.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 。

A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3.“法律条文”、“规范性法律文件”和“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这一系列概念体现了( )。

DA.法的规范内容 B.法的技术内容C.法的本质 D.法的形式※4.( )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现形式。

AA.法的效力渊源 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思想渊源 D.法的文献渊源?※5.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B A.习惯法 B.宪法C.法规 D.成文法※6.特别法是指( )。

DA.宪法B.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C.在国际范围内的特定地区、特定时间或者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律D.在一国的特定地区、特定时期或者对特定事件、特定公民有效的法律?7.下列有关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A.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是地方性法规中的一种B.经济特区制定法规的效力来自于授权C.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经济特区制定的法规并不都是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化※8.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的有( )。

DA.判例 B.习惯C.政策 D.制定法※9.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就是( )。

CA.法的理论渊源 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效力渊源 D.法的文献渊源※lO.下列( )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DA.国际条约 B.特别行政区法律C.军事法规 D.党的政策11.法律汇编是( )。

CA.将一国已经制定、颁布的所有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归类、加工、汇编成册B.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一国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不同标准汇编成册C.在不改变内容的前提下,将一国已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按照不同标准汇编成册D.对一国原有的规范性文件的内容进行适当加工12.下列关于法典编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法典编纂可以增加新的内容B.法典编纂只能由立法机关进行C.法典编纂又称法律编纂D.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有规范的内容※13.制定法渊源与非制定法渊源的划分依据是( )。

CA.法的渊源的载体形式B.法的渊源与法规范的关系C.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D.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14.判例作为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存在于( )。

DA.罗马法系B.社会主义法系C.罗马法系和普通法系D.普通法系15.法律编纂( )。

CA.是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是不在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C.是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制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因而是一种立法活动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16.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是指( )。

DA.法律汇编B.法律编纂C.法律解释D.属于法的各种渊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规格和标准17.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是指( )。

DA.系统地适用法律B.系统地解释法律C.系统地执行法律D.对已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整理和归类18.在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中,不具有立法性质的方法是( )。

BA,法律清理 B.法律汇编C.法律编纂 D.法典编纂‘※19.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 )。

BA.法的拘束力 B.法的溯及力C.法的继承性 D.法的统一性※20.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规定:“本决定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决定施行前提出的专利申请和根据该申请授予的专利权,适用修改以前的专利法的规定。

”该条规定说明该决定在法律溯及力上( )。

BA.有溯及既往的效力B.实行从旧原则c.实行从旧兼从轻的原则D.实行从新原则※21.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 )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无溯及力。

C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22.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司考.04.卷一.单.6)C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23.在法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用国际通行原则,即( )。

D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以属地主义为基础,结合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

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该条规定所体现的是哪一个原则?( )D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保护主义原则D.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之折中原则※25.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在有无溯及力问题上采用( )原则。

CA.从旧原则 B.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26.根据法的空间效力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BA.只有刑事法律才可能在本国领域外生效B.一国民事、经济等法的效力,一般也及于在本国领域外的本国公民C.一国的法律只在国内有效D.一国的法在其主权实际管辖的那部分陆地有效※27.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

BA.法律通过之日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D.法律签署之日※28.我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法》、《合作化法》等失去效力,是因为( )。

CA.立法水平太低B.法不适应社会需要C.法已完成历史任务D.执法人员素质不高※29.默示的废止是根据( )原则来确定旧法与新法规定相冲突时适用新法的。

BA.宪法优于法律B.后法优于前法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D.国际法优于国内法※30.我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这一规定表明,中国刑法具有( )。

BA.时间效力 B.域外效力C.对人的效力 D.域内效力※31.我国法律采取的管辖原则是( ):CA.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B.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C.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D.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32.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D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33.规定关于本自治区实行区域自治比较重大问题的规范性文件是( )。

AA.自治条例 B.单行条例C.地方性法规 D.地方性规章二、多项选择题1.某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这属于( )。

BCA.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B.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C.法律汇编D.法典编纂※2.下列有关我国法的渊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BDA.我国的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B.我国法的渊源以制定法为主,判例对法官判案没有任何作用C.国际惯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我国法的渊源之一D.在任何情况下,国家政策都不可以作为法官判案的依据3.下列有关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DA.规范性文件系统化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B.规范性文件系统化可以消除规范性文件之间的矛盾C.规范性文件系统化只是国家机关的一种活动D.规范性文件系统化有利于法的实施4.下列有关法典编纂的表述错误的是( )。

ABD A.法典编纂只删除已过时的内容而不增加新的规范B.任何国家机关皆可以进行法典编纂C.法典编纂的结果往往是一个新的法典的产生D.法典编纂要求的技术不高,任何人都可以从事5.下列有关中国历史上法的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BCA.中国最早的法的渊源是成文法B.中国封建王朝的法的渊源主要是成文法C.中国古代法的渊源呈多样性D.中国历史上法的渊源不包括习惯法6.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方法有( )。

CDA.法律解释 B.法律统计C.法律汇编 D.法典编纂※7.下列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的是( )。

ABCD A.国际条约、国际惯例B.宪法C.诉讼程序法D.特别行政区的法律※8.根据法的渊源的分类,下列不属于“法律”这一法的渊源的有( )。

ABDA.《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B.《宪法修正案》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条例》9.在中外法学著作中,法的渊源有如下不同的含义( )。

ABCDA.法的理论渊源 B.法的历史渊源C.法的形式渊源 D.文件渊源10.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主要有( )三种。

ABCA.法律清理 B.法律汇编C.法律编纂 D.法律的修改※11.狭义上的法的效力包括( )。

ABCDA.法的空间效力 B.法的时间效力C.法的事项效力 D.法的对象效力※12.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法的效力终止的情况( )。

A.在法中明文规定该法的有效期限,期限届满时,该法即自行终止效力B.新法公布实施后,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行失去效力C.新法中明文宣布原有的相同内容的法自新法生效之日起终止效力D.有权的国家机关颁布决定、命令等专门的法律文件,宣布某法失效※13.当代中国的法适用于(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