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中心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歧坪镇中心小学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表率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评价体系标准,找准薄弱环节,突出整治重点,大力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确保校园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效果,构建清洁、整齐、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

二、工作内容及标准
(一)开展全校环境治理活动
1.创建整洁优美校园
全面治理“脏、乱、差”现象,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努力实现“洁净卫生、整齐规范、优美宜人”的目标。

一是保持校园清洁,着力避免出现痰迹、烟头、纸屑、果皮及其它垃圾、污水等,生活区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螳螂、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二是校内杜绝车辆乱停、物品乱放、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特别是学生食堂生产加工流程规范有序,学生宿舍物品摆放整齐;三是因校制宜,积极美化校园,营造自然优美、体现学校特色、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

2.创建节约环保校园
一是积极创建节约型、环保型学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表率;二是树立节约观念,养成节约习惯,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增强环保意识,净化学习、生活空间。

3.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一是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开展防灾救灾
演练,建立保障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文明素养,倡导“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树立文明新风,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环境意识;三是进一步营造和谐氛围,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师生员工意愿,以师生满意为目标,建设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加强学校内外的管理
在校园内要求门卫和食堂严格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标准以及“门前三包”的有关规定保持校门周围、食堂及周边环境的整洁,按章守法。

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其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监督、督促经营者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在校园外不定期加强卫生突击,确保内外一视同仁,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发挥学校的辐射功能。

(三)强化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教育活动,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义务植树、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适时组建“义务小交警”、“文明劝导员”、“环境小卫士”等多种文明志愿服务队,在街道、社区和村庄开展文明劝导、文明督查等工作;鼓励学生自觉承担劝导、督促家长和亲友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实现“劝导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爱家乡,爱校园,爱环境,做文明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利用课堂加大教育力度,为社会培养有环境意识的新人。

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班队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和时间对当地居民开展文明卫生常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的普及培训工作,转变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程。

4.发挥学校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的社会影响。

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和宣传海报,举办
文艺表演等主题活动进入社区和村庄进行宣传。

三、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蹇可平(校长、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李少石(副校长)
任斌(德育处主任)
成员:陈少华(副校长)、邓仕芫(后勤主任)、
段富贵(教导主任)、各班班主任、
蒲小玲(幼儿园园长)、邱宗平(宿管员)、
王泽礼(门卫)(伙食团长)。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德育处,具体工作由任斌同志
负责。

各办公室、各年级班,实行分管(联系)领导负责制,
把工作落到实处。

李少石负责联系1—3年级教室及公共区
陈少华负责联系4年级教室及公共区
任斌负责联系5年级教室及公共区
段富贵负责联系6年级教室及公共区
邓仕芫负责联系学生宿舍及伙食团
行政值周负责联系综合楼及宋江晚渡
四、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开展部署阶段(2010年1月)完善组织机构,制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方案,明确工作
职责,活动布置到校。

第二阶段:治理实施阶段( 2010年3月)。

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开展治理脏乱差工作;努力实现净化、绿化、美化。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0年5月1日前)。

结合治理活动实践,健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
成果。

五、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
会的重大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

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场所,是传播文明的阵地,是培养人才的
摇篮,不仅要自觉的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还要承担起
带动社会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责任。

学校通过组织动
员、学习宣传等措施,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站在讲政治、讲大
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的重大意义,
大力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通过学校环境治理,
助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二)统筹兼顾
1.集中治理与常规管理相结合。

把城乡环境治理工作
“进学校”活动与创建节约型校园、校风示范学校及标准化
食堂、标准化学生公寓等活动有机结合,既解决突出问题,
又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2.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工作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与组织学生开展文明
宣传,进行义务劳动、文明劝导等活动有机结合,深化学生
对爱护环境的认识。

3.环境治理与养成良好习惯教育相结合。

环境治理既
要突出重点、专项整治,又要坚持长抓不懈,把加强健康教
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帮助学
生树立卫生、文明观念,增强节约、环保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
地吐痰等陋习。

4.开展校园治理与助推社会治理相结合。

创建整洁优
美、节约环保、和谐的校园,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管理
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培养有环境意识的新人,通过“小
手拉大手”和示范带动,促进全社会形成爱环境、讲卫生、
将文明、讲礼貌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检查
学校将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检查,
对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处室、年级、班级和个人,将及
时进行处理。

六、工作推进计划
1.3月12日前整理校园环境,剪整花木、粉刷墙壁等,布置1—2幅标语,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气氛。

2.3月2日开校当天,利用第一次升旗仪式召开全校师生动员会,布置校内外卫生突击任务。

3. 3月5日开好班团队活动,各班做好前期工作的小结,为下一步活动的推进作好准备。

4. 3月8日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意义,组织全校师生员进一步清理校内外卫生。

5. 办好一期专题板报,凸显主题,引领城乡环境综合
治理“进学校”活动顺利推进。

6.组织一次进社区、进街道的主题实践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