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甘正传 4000字影评

阿甘正传 4000字影评

《阿甘正传》影评班级:戏影1201班学号:1150312114姓名:迟婧婧生命随风,执着永恒或许导演展现给我们的也正如大多数影评家说的那样“展现历史与个人的约定,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但是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部小人物的故事片而已。

福布斯甘,在他自己的眼里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个平凡的美国小人物,也可以说是世界的零余者,上天赐予他的是低下的智商,他的一生都在做自己,目标也很是单纯,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傻乎乎”的阿甘,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些……影片简介——影片内容的确是有些庞杂,让一个初看者绝对会遗漏掉一些内容,但也会引起更多的影视爱好者再次去关注它。

这也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若是仔细的抽取一下情节,归结为就是60年代美国政治大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但又具有传奇色彩的阿甘。

上天给予了他一个愚笨的脑袋同时赐予了他一位好妈妈,"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在妈妈的叮嘱下,阿甘一直追求着很纯粹的梦想。

阿甘是不幸的,但在我们大多数的人眼中看来,他是幸运的,在他的身边就像他说的那样“在我的眼里,妈妈、布巴、丹中尉、珍妮、小阿甘……都是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整部影片中,阿甘由一个“傻子”成为优秀的橄榄球员进入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兵、一名矫健的运动员、一个影响全国的长跑领军人物、和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乍看影片时,有一种感觉油然而生,那就是内容过于丰富,以至于必须目不转睛地去关注每一个小故事,也因此对阿甘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阿甘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某一些人。

影片的结尾有些悲喜交加,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意料之中的,也如阿甘的妈妈说的“死,是生命的一部分。

”珍妮死去了,留下了阿甘和聪敏的小阿甘,自己葬在了那棵会一直陪着她的大树下,也许,在某种意义上小阿甘代表着生命的一种轮回吧。

内容感悟——谁说这个世界聪明人比笨人活得好?阿甘,的确是个例外。

一定程度上说,阿甘是很幸运的,上帝总会眷顾他,一直在他身边。

从一开始的妈妈的亲切告诫: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小阿甘似懂非懂的进入了学校,忍受着冷眼嘲讽,与此同时结识了一个自己一生都在努力追求的女孩——珍妮。

虽然天生智商只有75,但在珍妮的大声呐喊“RUN”之后便在自己的人生中不停的奔跑,而且每次奔跑都是有始有终,每次奔跑都跑到了他人生那个时期的顶端。

阿甘的每一次跑步,都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并且在我们任何一个人眼中的奇迹,都是由逆境跑到了顺境。

他是成功的,没有心机,没有功利,只是想跑,就一直跑下去……这就是阿甘的哲理。

但是,他的单纯的跑步会者包括后来的参军,乒乓外交等给其余的人带来了意义,人们甚至是整个美利坚合众国都因他看到了希望。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一盒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的巧克力”,阿甘就是秉持着这样的想法,他在每一个时期都只是一根筋——那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其他一概不想。

就因为一根筋,就因为他的执着,从而成就了他传奇性的人生。

而聪明人就是想得太多了,顾虑太多、算计太多……聪明过头了,随之而来的烦恼也会增多,从而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情绪、情商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能专一专心的生活、工作,聪明反被聪明误。

可能有人会说这毕竟是个故事,一个傻子能够成功是艺术形式的必要体现。

影片中的阿甘运气的确不错,但也需要不懈的坚持和超强的毅力才能成功。

与阿甘相关的一系列人物我们不能够忽视,因为他们带给了阿甘最美好的回忆。

女性虽弱,为母则强。

妈妈她让阿甘一直成长得很开心,她用她的整个生命来爱自己的儿子,从不因为阿甘智力上的残缺而吝啬他应得的那份爱。

也因为这样,阿甘才能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动容的词语,无论语言的差异如何大,妈妈这两个字的发音永远是相似的。

阿甘的出场中,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说“妈妈说……”在阿甘的世界里妈妈给予了他最初从上帝那里得不到的东西。

其实,妈妈也是为阿甘骄傲的,一直在她要死去的那一刻,妈妈都是在微笑着对阿甘叙述着死亡的到来。

我们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妈妈的智慧与伟大!还有,那个阿甘爱着的女孩珍妮。

与阿甘相比,开始的珍妮是幸福的,但是导致她不幸的就是一颗总想要飞出去的不安分的心。

在现在人眼里看来,这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个时代背景,或许也有好多的珍妮在慢慢地消失,虽然出发点只是想要一个不一样的生活罢了。

为了所谓的梦想,珍妮逃离家庭,去舞厅,去吸毒……只想成为一个梦寐以求的歌星,结果却是很悲伤的。

与阿甘比来,珍妮是不幸的,她也一直在努力,可总是跌入一个个更深的低谷当中去。

恰恰珍妮缺少的是像阿甘的那份执着与勇气,最终堕落了,成了一个让阿甘都不敢认识的珍妮。

印象最深的是深夜里,珍妮曾经尝试着自杀,穿着华丽的的衣着,站在高高的楼台上,她俯瞰着车水马龙的街道,可惜最终都没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安静的小天地……珍妮当卖出一只脚时,她畏惧了,或许直到那一刻,就是在她一直忍受的日子带那一刻时才发现,她一直想要结束的生活在在微妙的一刻变得多么的遥不可及,就算是最卑微的命运,珍妮都没有勇气去放弃它。

可以肯定的说珍妮代表着就是当时垮掉的一代。

但珍妮又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阿甘,也遇见了这世上最好的爱情。

也许珍妮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她的一生充满凄苦,但是最后,她终于永远地沉睡在了唯一带给她温暖的树下。

珍尼死后,阿甘找人将那房屋痛快的推倒的时候,我们就更为这样的家庭和珍妮受到的家庭带来的伤害而感到无奈和叹息。

珍妮是阿甘的唯一,因这唯一而永恒。

但是影片中的珍妮总是说“阿甘,你不懂什么是爱。

”可是,我觉得他是最懂得什么是爱的人。

因为他有着一些值得让自己去爱的人。

阿甘爱他的朋友。

在越南战场上,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个又一个战友,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将要被炸平的丛林,为的是“巴布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他牢记着他与巴布的约定,买了捕虾船,实现朋友的梦想,并资助他的家人。

和巴布告别的那一幕始终无法磨灭,巴布是惊慌的,是极度恐惧的,阿甘是伤心的。

但也许巴布能死在阿甘的身边也已经能让他满足了。

毕竟在他走的那一刻,是平静的,温暖的,还会有个白人为自己这个黑人的牺牲伤心落泪。

丹恩的世家基本上都是站死于大战场,然后等待着荣誉的到来,他们这个家族为此而自豪,同时也将此视为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命运,而战死战场是他们应该笑着接受的命运。

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恼怒。

因为中尉是这样一种人:他视荣誉高于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而丹是阿甘心里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么坚定的这么认为,这样强大的信念终于让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使他发现,即使没有双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

丹说他没对阿甘道过谢,其实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

阿甘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一切都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是他应该做的。

是我们太过复杂,总觉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里,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就是这样的一个傻呆呆的却很单纯的阿甘,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任何一个没有梦想或者在筑梦的过程中迷茫的人们会被阿甘深深地震撼到。

也许,成功只是一个符号,没有什么的,只是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过程,并且懂得去享受它,至少在回忆的时候,能够像阿甘一样很坦然地娓娓道来。

毕竟,经历过后才会有那份珍惜,才不是所谓旁人看来身外之物,有无不在意的那种。

影像鉴赏——1、清澈的城市天空,像是童话里一样,很梦幻;但是又不同于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那样的魔幻。

因为,故事的开始就是在这里,在有一群人们生活的地方,一种现实的地方。

伴随着,衬托着,一片羽毛随风飘舞,飘过阿甘所居住的城市,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羽毛的飘浮引起了观众的一系列的遐想,从这一刻就开始全身心的关注羽毛这一意象的发展。

这是导演运用长镜头对羽毛随风飘舞的描写,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2、随着羽毛的降落,镜头特写了阿甘的那双沾满泥很破旧的球鞋,用特写镜头代替导演抒发了感情,暗示了将把鞋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

也预示了故事后来发展的过程中,阿甘用“跑”跑出了每一个人生的高点。

3、影片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些乘客就是阿甘的听众,随着听众的变换串连起不同的故事情节。

从这些听众的反映也可以看出来阿甘的经历对不同人的不同影响。

4、影片最大的特点是利用阿甘自述的方式来展开整部影片的,与现在正在上映的《少年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有一点不同的是本部影片不单单是按照回忆式的思路开展的,仔细看会发现由一开始的阿甘自述本来也是回忆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回忆中有回忆。

5、影片的背景处理非常到位。

珍妮的每一次出场,后面的布景颜色都不尽相同,也正暗喻着珍妮的每一个时段的人生状态。

还有阿甘忘却一切,用了3年的时间跑遍了整个美国的一段,直到阿甘发现天与地合成一体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跑步旅程结束。

此时影片对于天和地的拍摄,视平线差不多是在一条线上,但与《黄土地》的构图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拼命过后的那一种欣慰、兴奋。

也让我们为阿甘的跑过后的成长而感到慰藉。

6、影片中的声音运用恰到好处,在每次的政治事件开始前都会有不同的音乐响起,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讥讽。

在珍妮和阿甘相遇的时候音乐声响起,让我们感觉到的是有一股心酸的味道。

故事中歌词的使用,恰好把情节串联起来。

“你不能改变这只小鸟,上天知道我无法改变。

”这句歌词引出来珍妮想要自杀的场景,这也是她的内心真实写照,珍妮一生都在追求那种自由、个性的生活,在摸爬滚打之后,她会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的无助……7、构思十分的巧妙,让人看完了之后会有一小段的品味时间来弄清故事的思路,但也因为这样的构思,使得整部影片信息繁多又不显啰嗦。

影片的结尾可以说是首尾呼应:阿甘送孩子上学,在上校车的时候,天空有漂泊着一片羽毛,飘啊飘……显得整个故事是十分完整的,不仅是阿甘的经历的大半生,还有美国社会的变迁。

细节研读——影片中有好多的细节部分需要研读一下。

1、在阿甘和珍尼的婚礼上,所有人都坐着只有丹中尉是站着的,如果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在最左边坐着人身边还靠着一张椅子,那本应该是丹中尉坐的,但他不要,他更喜欢自己能站着观看婚礼。

这也是丹中尉对阿甘表示感谢的一种方式吧,他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对阿甘最好的结婚礼物。

这也是军人的诺言和诚信,丹中尉做到了!丹还情不自禁的握住了他未婚妻的肩膀.,丹过上了正常的人生活,装了假肢,还有了可以陪伴他一辈子的老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