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物理实验题复习(含答案)
4.我们通过如图4所示的实验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玻璃瓶中的手机是悬挂起来的,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随着瓶内空气被抽出,铃声会。
5.某同学在探究音调与响度有什么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图5
(1)如图5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
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
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乙
4
10
8
0.80
5
20
16
0.80
6
30
24
0.80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9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10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到凸透镜距离/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性质
倒立
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根据上表,请你归纳出二个结论:
1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
(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
(2)比较A、B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两图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上述实验中,对于摩擦力大小的测量你认为是否准确?请你作出评价;为使摩擦力的测量较为准确,你有更好的改进方法吗?(请你按图14那样,利用简图表示你的改进方法)(4)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
(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图17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五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4)下面的表格是两组同学实验时测得的两组平均数据,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计算表中未知的数据,并填入表中:组别
每个滑轮组
含滑轮个数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的高度h/m
拉力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
甲组
一个定滑轮
一个动滑轮
9.8
0.1
5.6
0.2
乙组
二个定滑轮
二个动滑轮
9.8
0.1
2.4
20.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图16
19.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
(1)实验所必需是器材有:铁架台、滑轮组、细线、钩码和________。
(2)求有用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求总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测定的物理量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进行(选填能、不能),理由是:。
图7图8
8.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8所示,从A到B处分别是色光。
B.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数值;
C.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几次,将数据填在表格内;D.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值,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该同学漏掉的重要一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三幅图是该同学实验的情况,请根据图填写表格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cm,每个钩码重1N)。
(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
(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7.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___________,读出体积为80cm3。
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___________kg/m3,王师傅家仓库菜籽总质量为_______kg。
12.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
C.不需要再调节
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
(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物体的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的操作中的错误是:。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所示,则物体的质量是:。
填写数据表格
实验
次数
动力F1 /N
动力臂L1 /㎝
F1L1
/(N㎝)
阻力F2 /N
阻力臂L2 /㎝
F2L2
/(N㎝)
1
2
3
(3)实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挂钩码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上4个钩码时(如图16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设计两种方案并分别在图16中标出钩码的个数和位置。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水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朝侧面
171
229
58
5
9
朝侧面
158
242
84
6
盐水
9
朝侧面
154
246
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提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
13.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的密度时,如图13所示,左图是用天平称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右图所示的是用量筒测金属块体积,放金属块前、后液面的位置。请从图13中读出数据,将这些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是图,其矫正做法是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3)为了保护视力,你认为应注意什么?(写出两点即可)图9图10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2)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2019xx
1.如图1所示,是一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千分之一秒可忽略不计。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