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一、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

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言为心声”。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详细分解:A语言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

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

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B、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

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事出有因。

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

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

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

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

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

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C、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

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

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二、怎样写好描写人物的作文1、抓住人物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可以从人物的年龄、外貌、语言、动作、兴趣、个性、生活习惯等诸方面去考虑。

一个人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作文时,我们应根据中心思想有所选择地写。

2、选用典型事例人与事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3、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充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细小环节作具体、细致的描写。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

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2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第一,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如下列例段: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

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

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

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

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

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例段一,写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青年人。

作者抓住“身穿军人棉大衣”、“脚穿高统皮靴”、“高个子,方脸盘”、“眼睛闪亮”等外貌特点,写出了一个粗犷、精明的男子汉形象。

例段二主要抓住孩子:调皮的大眼睛”、“鼓鼓的腮帮”、“翘起的小鼻尖”等相貌特点,把一个机灵、滑稽逗人的孩子写得活灵活现。

上述两例告诉我们,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抓住外貌的特征,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如下面例段,人物身分就非常鲜明。

我仔细端详着面前这位青年人。

他戴着一顶篮色旅游帽,帽沿上有一行白字:“日本大学生旅游团”。

身上穿一件黑灰色太空服,下身穿着牛仔裤,肩上背着一个黑色的旅游包。

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

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屁股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上面两段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身分的人物形象。

例一写的是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通过描写穿着打扮的特点,告诉人们他是一位日本来华旅游的大学生。

例二侧重描写老汉的脊背肤色、小腿形态、赤脚、腰上插着旱烟袋等特点,生动描绘出了一位居住农村,饱经风霜、朴实健康的、典型的老农形象。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年龄、经济地位、职业、心境、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人物的外表来。

因此,写人物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心内世界。

3小学语文作文人物描写方法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亦称肖像描写,主要包括容貌、体形、衣着、神情、姿态等方面的描写。

外貌特征的描写应尽可能真实,且突出人物特点。

出色的外貌描写能够在勾勒出人物的基本特征的同时,反映出描写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等。

如:教师在教学生如何进行外貌描写时,可以给出以下两个片段:片段一: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红彤彤的小嘴巴,这就构成了我。

片段二:圆圆的瓜子脸像我的母亲,浓眉大眼像我的父亲,干净利落的马尾辫是我永恒的主题。

我的脸称不上白净且有一些褐色的雀斑,高高的鼻梁不堪重负似地努力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虽说不够漂亮,可我从未因容貌而烦恼。

教师:以上两段都是对“我”外貌的描写,你们认为哪个抓住了具体内容?学生1:第一个只是直观的描写,而第二个则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写。

学生2:第一个只是一个大概轮廓,而第二个则清晰地形成了一个人脸的模样。

教师:大家说的都对。

片段一的容貌描写过于模式化,不够具体;而片段二则具体形象,抓住了人物容貌的主要特征,读者阅读后在脑海中会形成一个喜欢干净、热爱学习、充满自信的学生模样,若加上体形、着装描写,会更加生动真实。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明白外貌描写必须抓住不同人物的特征,教师举出以下两个片段:片段三:晨晨今年一岁半,红扑扑的小脸像一个半熟的桃子。

她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

小辫儿朝天翘着,桃红色的发带像两只蝴蝶飞来飞去。

尤其惹人喜爱的是她那樱桃小嘴。

片段四:老伯伯今年七十岁,虽然头发、胡子已花白,但是其脸色紫红,并且具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尤其是其有一个依然明亮的嗓子,跟年青小伙子似的。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什么样不同的外貌特征?学生1:年龄不一样,头发颜色不同,老伯伯长胡子。

学生2:晨晨红扑扑的小脸,而老伯伯则是脸色紫红。

学生3:晨晨有着智慧的眼睛,而老伯伯的眼睛仅比较大。

教师:晨晨和老伯伯都有着他们年龄段特有的外貌特征。

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和形态特征上会有很大差异。

成功而深刻的外貌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感,加深读者对该人物的印象,甚至能够对情节起到铺垫、推动的作用。

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中的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更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动作描写成功的动作描写也有助于整体人物的塑造。

小学生的动作描写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观察着手。

教师应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人物的动作。

训练学生使用动词的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的练习进行,一是加强阅读训练,着重分析人物动作描写篇章,如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一个片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教师:此片段写一位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过程。

文中都用了哪些动词描写父亲,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你们能感受到什么?学生:戴着、穿着、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通过这段动作描写,作者形象地描写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将父亲对儿子的爱充分展现出来。

教师:分析得很正确,抓住了动作描写的特点。

出色的动作描写能够让读者触摸到栩栩如生的、拥有丰富精神世界的、灵魂饱满的人物。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填空练习。

如“啊!7点20分!都怪我昨天晚上电视看得太晚了。

我迅速 A 起一件衣服, B 在身上,抓起一条裤子 C 了进去。

裤脚怎么这么长?原来是爸爸的。

我又匆匆忙忙 D 进洗手间。

去刷牙,嘴里没有泡,嗨,忘了挤牙膏!算啦!我 E 起书包, F 出家门。

”学生通过思考,选择最能体现主人公心理和状况的动词,进而提高动作描写水平。

动作描写还常常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用人物的语言、语气衬托出动作背后隐藏的心理。

三、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通过描写人物对话、独白或说话语气,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及情感的写作方法。

小学生学习写作时主要掌握独白和对话这两种形式,且要学会交替使用,避免枯燥或歧义。

学生在了解语言描写的作用后,才会主动、努力地进行学习和使用,教师也应该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描写就是利用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程度的词汇,来表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态度。

学生在初学语言描写时,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往往只会使用“我说”“他说”这些死板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中塑造的人物缺乏生气,人物形象略显单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