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说
汉乐府民歌
汉 代
汉末文人诗
汉乐府诗歌继承了《诗经》的 现实主义 传统,从不同层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广阔 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真挚朴素的思 想情感。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反映婚姻爱 情于家庭矛盾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 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 作用。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 作品及汉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 名即题作《楚辞》,这是古代又一部 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是浪漫主 义诗歌的创作源头。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
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歌 谣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 这一新形式的歌谣。其句 式参差错落,多带“兮” 字,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 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 的内容,代表作《离骚》。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兵祸不息,在汉 代民歌的基础上,一群佚名的诗人给我们留 下了五言古诗十九首,造诣极高,《古诗十 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 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梁 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 冕”。
三曹、七子、以及女 诗人蔡琰的诗作,及时的 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他们的作品关注民生,充 满激情,缘事而发,慷慨 悲凉,被后人誉为“建安 风骨”。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古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代 文人诗歌—《古诗十九首》
诗 建安文学、正始文学—“三曹”“七贤”陶渊明
歌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
发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高 岑” “新乐府” “元白”“小李杜”等
展 五 代 词:李煜
脉 宋代诗歌: 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汉乐府就是指汉时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 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 “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 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 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 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 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 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 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 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 重要阶段。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 义精神。
➢汉乐府分:郊庙歌辞、鼓吹曲辞、杂曲歌辞、 相和歌辞。
➢汉乐府民歌中的优秀之作(叙事诗代表作): “汉乐府双璧”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 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唐 朝
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四杰之外, 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以后的著名 诗人,他反对六朝绮丽之风,提倡古朴淡雅的 诗风。
另外,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格律诗(近体诗): 一、句数:律诗和绝句;五言与七言
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代诗歌发展 概说
古
四言:出现最早
诗 体 古体诗 五言:成熟于汉代
诗
七言:成熟于唐代
中
五言
国
诗 近 绝 句 七言
古
体
五言
典
律 诗 七言
诗 歌
词
又称“诗余”“长短 句”
排律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小令
字有定声,以两宋成 散曲 套数
就最高。
曲 又称“词余”,以元
杂剧
代成就最高。
剧曲 传奇
上古期:先秦两汉
西晋:“三张”:张载、张华、张协
晋
“二陆”:陆机和陆雲 “二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三都赋》、 《咏史》八首》
田园诗:平淡自然。《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咏怀诗:沉郁豪放(金刚怒目式) 《读〈山海经〉》
谢灵运 山水诗
鲍 照 七言诗 南 北 朝 谢 眺 新体诗
庾 信 南北朝最后一位优秀 诗人,也是唐诗的先驱。
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押韵:一韵到底;偶句用韵 三、平仄:相隔与相对 四、对仗: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义相对,平仄相对。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 备;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 塞派、山水田园诗派,各呈异彩。
最高成就:李白、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 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 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 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 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 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 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 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 最杰出的代表。
《风》(十五国风160篇)土风歌谣民歌 内容分 《雅》(大小雅105) 正声典范音乐
《颂》(40篇) 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赋:直接的叙事和抒发感情
表现手法 比:譬喻和比拟 兴:借用别的的事物作为开头,再引出作
者所要表达的内容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楚辞》
本义泛指楚地的歌辞,后指战国 时期以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具有浓厚 的地域文化色彩的诗集。
田园山水派: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曦 表现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过故人庄》
边塞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祖 咏、李颀、王维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 进取的精神。
《燕歌行》《塞下曲》/《白雪歌》/《从军行》
王昌龄是七绝圣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 马度阴山。”
建
魏安
文 学
曹操:《短歌行》《观沧海》 三 曹 曹植:《白马篇》
曹丕: 《燕歌行》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 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 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 阮瑀、应玚、刘桢。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即阮 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
络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 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近古期:明以后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社会 生活的 各个方面,是我国古代诗歌现 实主义的光辉起点。 以四言为主,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 体制可分为“风、雅、颂” 表现手法可概括为“赋、比、兴”
《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现实主义诗歌创 作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