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必修4每日一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018年3月20日)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必修4每日一题: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018年3月20日)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但我们必须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规划,科学、有序、扎实有效推进。

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
B.农村的生产力比较落后
C.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
D.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并形成了社会关系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

②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从构成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是客观的、物质的。

②构成人类社会的人口是客观的、物质的。

因为人类是在自然界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③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决定性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用图表示为:
在人类社会的客观性问题上应克服唯心史观的错误
(1)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由杰出人物的意志决定的。

这种观点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否认了社会生活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

这种观点否认了社会的客观性,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展,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

这说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美国科学家宣称,已经在一个废弃的地下铁矿中捕获到暗物粒子。

几十年来,暗物质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一个难解之谜。

普遍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只有四分之一的物质是可见的,而那四分之三的不可见神秘物质就是所谓的暗物质。

如果这一发现最终得到证实,它将成为近百年来物理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从哲学上看,暗物质的存在再次证明A.暗物质是客观世界的本原
B.物质世界不是永恒不变的
C.不同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D.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本质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