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深圳市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1、总说明2、工程量计算规则总则3、各章节详细说明(重点讲述土石方工程和模板工程)二、深圳市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1、总说明2、工程量计算规则总则3、各章节详细说明总说明一、“建筑消耗量标准”与《深圳市建设工程计价办法》、《深圳市建筑工程综合价格》配合使用,适用于深圳市辖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重建、续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本定额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
二、“建筑消耗量标准”内容组成:1. “建筑消耗量标准”由分部分项工程、措施项目、附录三部分组成。
2. “建筑消耗量标准”各章均包含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子目由工作内容、消耗量表格以及必要的附注组成。
3.分部分项工程共有9章,分别为:第一章、土(石)方工程,第二章、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第三章、砌筑工程,第四章、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第五章、厂库房大门、特种门、木结构工程,第六章、金属结构工程,第七章、屋面及防水工程,第八章、防腐、隔热、保温工程,第九章、建筑物拆除工程。
4.措施项目部分共有6章,分别为:第十章、支撑工程,第十一章、降排水工程,第十二章、木板工程,第十三章、脚手架工程,第十四章、建筑物垂直运输,第十五章、建筑材料二次运输。
5.附录部分包括:附录一、混凝土及砂浆配合比表(物料构成),附录二、材料、半成品、成品损耗率表,附录三、工日、材料、物料、机械台班编码及价格表。
三、“建筑消耗量标准”子目中已包括材料、成品、半成品从工地仓库、现场集中堆放地点或现场加工地点至操作安装地点的水平和垂直运输所需的人工和机械消耗量,因施工现场原因不能将材料或设备一次运到施工操作安装地点的,可另计二次搬运费。
四、“建筑消耗量标准”子目中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是按照正常施工条件,我市目前多数施工企业的工人技术水平、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期、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及使用合理的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编制的;反映了本行业社会平均的劳动、材料及机械消耗水平。
五、“建筑消耗量标准”子目中人工消耗量包括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
按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划分为普通工日、技术工日、机械台班工日。
土石方开挖、回填、运输作业工程、拆除工程及材料二次运输的用工按普通工日考虑;机械台班内的机械用工按机械台班工日考虑;其他项目不分工种及技术的难易、复杂程度,均按技术工日考虑。
六、“建筑消耗量标准”与《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以下简称“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配套使用,“建筑消耗量标准”未列子目者,可按“装饰消耗量标准”相应子目执行。
“建筑消耗量标准”中的措施项目子目也适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措施费项目。
七、“建筑消耗量标准”中凡注明“хх以内”或“хх以下”者均包含хх本身,凡注明“хх以外”或“хх以上”者均不包含хх本身。
工程量计算规则总则一、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应依本规则及“建筑消耗量标准”各章具体规定为基本依据,此外还应参照以下文件:1.经审定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说明,以及设计文件规定采用的标准图集、通用图集;2.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方案;3.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
二、建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单位应与“建筑消耗量标准”子目的计量单位相一致。
“建筑消耗量标准”子目的计量单位规定如下:1.以体积计算的立方米(m3);2.以面积计算的平方米(m2);3.以长度计算的为米(m);4.以重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t或kg);5.以个(件、台、套或组)计算的为个(件、台、套或组)。
三、汇总工程量时,其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应遵循以下规定:1.以立方米(m3)、平方米(m2)、米(m)、千克(kg)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第三位四舍五入;2.以吨(t)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三位,第四位四舍五入;3.以个(件、台、套或组)为单位,取整数。
四、除“建筑消耗量标准”另有规定外,工程量均不包括材料损耗用量。
五、工程量计算凡涉及材料的容量、密度、比热换算的,均应以国家标准为准;如未作规定,则应以出厂合格证明或产品说明书为准。
六、计算工程量时,除“建筑消耗量标准”另有规定外,均以设计图示尺寸或设计图纸能读出的尺寸为准;在基层面进行施工时,除有特别说明者外,设计图示尺寸均指所建筑面的尺寸。
Chapter 1 土石方工程说明一、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2.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二、土方工程组价的有关解释说明:1.本章子目未包括地下水位以下施工的排水费用,发生时另行计算。
挖土方时如有地表水需要排除时,亦应另行计算。
2.人工土方子目是按干土编制的,如挖湿土时,人工乘以系数1.18。
干湿土的划分,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3.在有挡土板支撑下挖土时,按实挖体积,子目中人工乘以系数1.43。
4.项目中土壤含水率按天然含水率为准制定,当含水率大于25%时,子目中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5,若含水率大于40%时另行计算。
5.机械挖沟槽、基坑(包括底宽3m外的沟槽、底面积20m2外的基坑)土方工程量,可按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如无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时,按机械挖土方100%计,另按机械挖土方量的6%附加人工挖土,以增加人工清理土方、机械降效等费用。
但机械超挖换填土不涉及人工辅助清理,不附加6%人工挖土费用。
6.推土机推土或铲运机铲土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0mm时,子目中的推土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铲运机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17。
7.挖掘机在垫板上进行作业时,子目中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子目内不包括垫板铺设所需的工料、机械消耗。
8.推土机、铲运机推、铲未经压实的积土时,按相应一、二类土子目乘以系数0.87。
9.人工挖桩间土方时,按相应子目的人工乘以系数1.20,机械挖桩间土方时,按相应子目的工料机乘以系数1.10。
三、土石方运输工程的有关说明:1.推土机推土、推石碴,铲运机铲运土重车上坡时,如果坡度大于5%时,其运距按坡度区段斜长乘以表1-2中的系数计算。
坡度调整系数表 表1-22.汽车运土运输道路是按一、二、三类道路综合确定的,已考虑了运输过程中道路清理的人工,如需要铺筑材料时,另行计算。
3.人工垂直运土运距折合水平运距7倍计算。
4、粒径大于80mm 块石占总石方量40%以上的,按松散石方相应子目执行, 80mm 内按石碴子目执行。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土石方工程量按以下一般规则计算:1.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度体积为准以m 3计算。
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表1-3所列数值换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 表1-3二、土方工程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一)挖掘地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1.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 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 2以内的为基坑。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时,挖土深度在(表1-4)规定以内,不得计算放坡。
在超过该表放坡起点(包括起点)深度而设计又未有规定时,放坡系数可按该表1-4规定计算。
放坡系数表表1-4注:(1)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所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以m2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1-5规定计算。
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表1-5注:基础施工如选用砖胎膜时,不增加工作面。
5.挖基础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6.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设计室外地坪深度计算。
7.地下室土方大开挖后再挖地槽、地坑,其深度以大开挖后土面至槽、坑底标高计算,增加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
,三、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以下列规则按图示回填体积以m3计算:1.沟槽、基坑回填土,沟槽、基坑回填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以m3计算。
2.管道沟槽回填土方工程量计算时,管道结构宽500mm以内的管道可不扣减体积,管道结构宽500mm以上的管道应扣减管道垫层、管道基础及管道的体积,。
3.余土或取土工程量,可按下式计算:余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式中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须取土体积。
【例】某工程基础平面图、剖面图如下所示,自然地坪平均标高为设计室外地坪标高。
已知室外设计地坪以下各个项目的工程量为:垫层体积4.12m3,砖基础体积24.62m3;地圈梁(底标高为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体积 2.55m3。
按定额计算建筑物挖土方、基础回填土、室内回填土、余(取)土运输工程量(不考虑挖填土方运输)。
图示尺寸单位为毫米,按三类土计算。
【解】 1-11、挖土方:(采用人工放坡开挖)H=2.0-0.3=1.7m 放坡系数K=0.33 工作面宽度C=300mm 断面1:断面面积S1=( a+2c +a+2c+2KH)/2 ×H=(1+2×0.3+0.33×1.7) ×1.7=3.6737 m2断面长度L1=(9+6)×2+[9-(0.3×2+0.5×2)]=37.4m断面1开挖体积V1=S1×L1=3.6737×37.4=137.40 m32-2:断面面积S2=(a+2c+KH)×H=(0.8+2×0.3+0.33×1.7)×1.7=3.3337 m2断面长度L2=2×(3-10.322+⨯-10.322+⨯)=2.8m断面1开挖体积V2=S2×L2=3.3337×2.8=9.33 m3 挖土方V= V1+ V2=137.40+9.33=146.73 m33、基础回填土体积=146.73-4.12-24.62=117.99 m34、室内回填土厚度=0.3-0.1=0.2m室内回填土净面积=(4.5-0.24)×(3-0.24)×4 =47.03 m2室内回填土体积=47.03×0.2=9.41 m35、余(取)土运输工程量=挖土方-基础回填土体积-室内回填土体积=146.73-117.99-9.41=19.33 m3Chapter 2 桩与地基基础工程说明一、一般说明:1.单位工程打(灌)桩工程量在表2-2规定数量以内时,按相应打(灌)桩子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