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1、通过准备演出服饰的生活情境,列出小数除法算式,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操作,并结合学生对操作过程的表达和记录,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3、在小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直观模型的操作,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
纸片若干、演示课件等。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整数除法的知识。
一、复习旧知
1、不计算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意义:69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或者69里面有几个3。
①计算在课堂本上。
②全班利用实投展示,让学生说清除法算式每步的算理。
算理:先将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商2,写在十位上,之后将9落下来,将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将3写在个位上,余0,得出最后结果是23。
2、里面有个和个。
里面有个1和个。
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情境:复习完整数除法,下面咱们换一话题,十一马上就要到了,学校准备办个演出,不过在准备过程中发现少了3束花,买3束花需要元,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图片:3束花需要元。
预设:
学生提出问题:
1束花需要多少元?
6束花需要多少元?
2束花需要多少元?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列出除法算式、理解算式的意义。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1束花需要多少元?的问题,那么要1束花需要多少元?,应怎样列式?
生:
师:你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生:总数份数=每份数
师: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意义:把米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与693这两个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学生回答:相同点:意义相同,都表示平均分。
不同点:被除数多了个小数点。
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2、探究解决方法。
师:多了个小数点你们会计算吗?比比看哪位同学聪明、想出的办法多。
独立思考计算方法。
全班展示、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学1:米=69分米
693=23
23分米=米
学2:
计算过程:首先从学具袋中挑选出6个1元假钱,9个1角,然后把6个1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1元,再把9个1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1角,经历了两次平均分的过程,得到了2元和3角,把它们合起来是元。
学3:63=2米
==3、310=
2+=
学4:利用竖式计算
学5:利用竖式计算
根据预设五进行提问:
师:刚才这位同学用简单的竖式将摆的过程写了下来非常聪明,你们有问题要问他吗?
预设学生回答:2表示2个1,是整数部分,3表示3个十分之一,是小数部分,所以应在2与3之间加上小数点,小数点是帮助我们确定位置的。
师:哪位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谁有信心比他说的更好?
预设学生回答:
说法一:先把6个1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元,将2写在个位上,再将9个1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角,将3写在十分位上,小数点点在2的后面。
说法二:先把6个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写在个位上,再把9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表示十分之三,将3写在十分位上,小数点点在2的后面。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小数点是过程中点还是最后点比较好呢?
预设学生回答:先点小数点,只有点上小数点以后才能确定再往下计算的是小数部分,计数单位是不同了,所以应该先点比较好。
师:同桌之间再结合直观图形竖式说一说竖式每步的含义;再点一位同学说一说。
师:图形和竖式这两种方法在解决过程中,有什么联系?
预设学生回答:都是分两次,先分整数部分,再分小数部分。
3、巩固练习:
=
①独立完成,写在课堂本上,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②实投展示,让学生说清算理。
4、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
师:小数除以整数与之前学习过的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学生回答:
学1:意义相同,计算方法也相同。
学2:比整数除法多了一个小数点,计数单位不同了。
师:小数除法在计算时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整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一样,对于小数点的问题,在计算时,当我们算完整数部分就需要在商的位置上点上它,然后就代表我们需要计算小数部分了,需要注意的是,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四、课堂练习
1、=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实投展示。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