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UML面向对象建模 动态模型
UML面向对象建模 动态模型
活动图在低一层绘出; d. 选择好摆放这些元素的位置,避免线段交叉; e. 使用注释和颜色作为提示,表示出图中重要的特征。
三、所用仪器、材料 个人计算机一台、SyBase Power Designer15.1软件。
四、实验过程、内容 1、实验题目 用下面需求描述建立一个汽车租赁信息管理系统的类图。 B1:顾客(分为会员和非会员)浏览车型、车辆索引。 B2:会员预约车辆/车型,当这辆车可用时或当有这个车型的汽车
顺序图用来描述对象间的交换行为。它注重消息的时间顺序,即对 象间消息的发送和接受的顺序。顺序图有两种描述形式,一般形式和实 例形式。
一般形式:描述一个场景中所有可能的选择,因此它可以包含 条件、约束、分支和循环等操作。 实例形式:描述一个特定的场景,说明一次可能的交互,因此 它没有任何条件、分叉和循环。它适合于描述实时系统中的时 间特性和时间约束。
时,会员得到通知。 B3:非会员预约车辆/车型,当他缴纳了定金后,这辆车可用时或
有这个车型的汽车时,顾客得到通知。 B4:顾客取消预约。顾客可以随时取消未结束的预约。 B5:顾客到店提车,助手发车。 B6:顾客归还汽车。
2、实验过程 1) 分别为B1、B2、…、B6 建立顺序图。 2) 为该系统的业务工作流程建立活动图。 B1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
告
( 2015 — 2016 学年 第 一 学期 ) 课程名称: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开课实验室:信自楼442
12月8日
2015年
年 级、
专 业、
班
计科122 班
学号 201210405204
姓名
邹动态模型
指导教 师
付晓东
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原理: A.了解□ B.基本了解□
顺序图建模步骤: (1)首先对用例完成的工作用文字进行描述。 (2)确定交互和涉及的对象。 (3)顺序图中对象排列原则:
a. 对象横向排列在顺序图的顶部;
b. 最重要的对象在最左边; c. 交互密切的对象尽可能相邻; d. 交互中创建的对象,应放置在其创建的时间点上; e. 每个对象有一个下垂的生命线。 (4)消息传递: a. 消息传递的方向:按时间顺序从上到下在对象的生命线
B2
B3
B5
五、实验结果分析、经验总结和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熟悉动态结构建模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在
UML中,静态建模可以描述系统的组织和结构,而动态建模则可描述系 统的行为和动作。 本次实验主要进行动态建模过程,顺序图是一种交 互图,强调的是时间和消息的次序,用来说明系统的动态情况,顺序图 由参与者、对象、对象生命线和消息组成。状态图是UML中的状态机视 图。状态机由对象的各个状态和连接这些状态的转换组成。每个状态对 一个对象在其生命期中满足某种条件的一个时间段建模,当一 个事件 发生时,它会触发状态间的转换,导致对象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新的 状态。与转换相关的活动执行时,转换也同时发生。活动图用于描述系 统、用例、程序模块中的逻辑流程的先后执行次序、并行次序,是对人 类组织的现实世界中的工作流程的建模,有助于理解系统高层活动的执 行行为。
态的迁移;
f. 确定工作流中涉及的重要对象。 2) 一个结构良好的活动图,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能准确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的一个侧面; b. 图中只包含描述该相关侧面有关的重要元素; c. 提供与其抽象层次相一致的细节; d. 只加入对于理解问题必须的修饰。 注意:不应过分简化和抽象信息,使人产生误解。 3) 在绘制活动图时应掌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a. 为活动图取一个能准确表达其目的的名称; b. 首先为主要的工作流建模; c. 然后再考虑分支、并发、同步和对象流,也可以将其子
C.不了解□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 B.中等 □
C.差 □
教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C.未达到□
A.达到□ B.基本达到□
师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A.规范□ B.基本规范□
评 C.不规范□ 语 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
C.没有 □
A.详细□ B.一般 □
注:5个A 为优 4个A为良 3个A 为及格 其余为不及格。
教师签名:
年
月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UML 的动态建模的方法。 2、实践用 UML 建立动态模型。
二、实验原理 动态模型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控制结构。动态行为包括系统
中对象生存期内可能的状态以及事件发生时状态的迁移,还包括状态之 间的动态合作关系。动态模型包括交互模型和状态模型。
交互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间的交互行为,每个交互都有发送者和接 收者,它们可以是一个系统、用来、对象或操作。在UML中,采用顺序 图、合作图来建立交互模型。交互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用例所涉及的 若干对象的行为(功能)。它们有共同的模型元素,对象、消息、链接 等。顺序图描述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换时的时间顺序,而合作图则描述系 统对象之间如何协作共同完成系统功能要求要求。它们相互补充,并可 以相互转化。
之间传递; b. 在消息箭头上标出消息标签的内容、约束或构造型; c. 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对象生命线必须处在激活期; d. 交互中对象的创建和销毁必须绘出构造型和标记; e. 区别同步消息和异步消息的图标表示符; f. 标出消息的循环结构及出口条件; g. 顺序图从初始化消息开始,以其返回消息终止。 在UML中,活动图是系统动态建模的工具之一,用来表示一个操作 所需要的活动,或者是一个用例实例的活动。活动也是一种流程图,它 描述活动的序列,即系统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的控制流。活动图特 别适合描述动作流和并发处理行为。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多个活动图来描 述。在一个活动图中的一个活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活动或动作,这些 子活动或动作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活动图。按结构层次关系描述系统活动 图便于突出主要问题,使图形更加简洁明了。 下面从对系统的业务工作流建模出发,讨论活动图建模技术。 (1)对业务工作流建模的步骤: a. 确定对象:找出负责实现工作流的对象; b. 确定范围(边界):明确起始状态和结束状态; c. 确定活动(动作)序列; d. 确定组合活动状态; e. 确定迁移(动作流):找出连接这些活动状态或动作状
感谢付晓东老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