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进生教育案例4篇(一)

后进生教育案例4篇(一)

后进生教育案例第1篇(一)后进生是学生中最需要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常常因暂时落后而被遗忘,被忽略。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每个后进生的不同情况,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整天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常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

学习成绩居下,还有滑坡趋势。

通过了解,发现他的父母因工作原因长期不在身边,孩子随祖辈生活,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

孩子也对父母有很大的怨言。

加上本身性格内向,变得过于敏感,少话,成绩急剧下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心理阴影很大。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他出现这种情况,必须给予最大的温暖和帮助。

首先经过和他父、母亲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他的父亲,希望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觉得父母非常关心自己,疼爱自己。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他的心理阴影,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耐心地开导他,对他说:“爸爸、妈妈都很爱你,老师同学也都是你的亲人,有什么不开心的的事,可以跟我们说,我们都愿意帮助你,毕竟我们是你的家人、老师、同学。

”他看着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之后,学校或者班级一有活动,我就推荐他。

因此他为班级争得了不少荣誉。

找到一次机会我约他进行了一次谈话,非常诚恳的感谢他为班级的付出。

他没说话,但能看出他心里很激动。

我让他当班干部,我发现自从当了班干部他对自己的要求变高了。

我感到他还是想进步的,抓住这次机会,我告诉他那就好好学习,有问题就来找老师。

紧接着我在班级里进行了“感恩父母”的班队会活动,使学生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理解父母对子女博大的爱。

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看到生活、社会阳光的一面。

我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辅导功课,让尖子生协助他完成学习计划。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惊喜地发现他的情况明显好转,他在班级各项活动的影响下,逐步走出了家庭的影响,真正树立起了良好的心态。

他对我说:“梁老师,我现在特别爱学习,以前每天早上一想到要上学就不想起床了,现在每天都不用上闹铃自己就起床想上学了” 。

我说:“这就对了,你的进步我和班上这么多同学都看得到,今后也一定要保持这样的学习劲头,不能骄傲自满”。

他答应了一声就跑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感到十分的欣慰。

从那以后他上课能举手发言且声音较大,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下课他不但喜欢与同学一块做游戏了,而且积极参加班级管理、年级管理。

家长也反映他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看到他身上的变化,看到孩子脸上久违了的笑容,作为班主任的我终于放心了。

虽然现阶段工作有了一定效果,但是我也不能放松,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给予帮助和关爱。

后进生教育案例第2篇【案例概述】我班有个男孩子叫裴家伟,上课没有一分钟能坐住,要么搞小动作,要么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儿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经常和同学打架;作业经常不完成,书写还很潦草??几乎是一无是处。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做一名好学生。

可是他总是一幅爱理不理的样子,不跟你说话,不点头也不摇头。

我有点生气,嗓门不由自主地大起来,他见我发火了,就勉强点了点头表示答应。

后来我了解到,原来朱家伟的父母在离婚了,他跟爸爸生活。

当时他刚上小学二年级,父母的离异对他的打击很大,听他爷爷说,那段时间他经常晚上做噩梦哭醒,梦中还在叫妈妈。

长时间的悲痛使他根本无心学习,他变得自卑、孤僻,以至于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可以说,二年级的知识在他的记忆里是空白的。

也正是因为他得不到母亲的关爱,父亲平时工作又很忙,很少顾及他的生活和学习,他的爷爷觉得有所愧疚,十分溺爱他,使得他现在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后进生。

【案例过程】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我觉得心里没有那么生气了,更多的是同情这个孩子。

8、9岁的孩子,正是赖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正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

因为家庭的原因使他的成长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使他过早地承受失去母爱的痛苦。

我决心帮助他,帮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找回自己,重拾信心,不再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一、创建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我找来他的母亲,跟她认真地交谈了一次,希望她平时能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多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

他母亲一脸愧疚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对我说:“孙老师,我总是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平时他想要的我都会去满足他。

学习上,我也不想逼他,只要他开心一点就可以了。

”听了他母亲的话,我一下子全明白了。

我告诉她,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心灵上带来了巨大的失落和创伤,缺少父母的关爱使他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有心事也没有倾吐的对象,使孩子变得自卑、苦闷,造成消极悲观的心理。

正是由于孩子缺少家庭温馨和家庭教育,使他在学习上也是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很差。

作为离异的家庭,除了要加倍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通过我的家访谈心,我的观点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并达成了共识,决定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我深知要想转化他并非一朝一夕一言一行能做到,我必须给他更多的爱与宽容。

起先,他对我的关心保持沉默,我想,只要多一些耐心,他会愿意亲近我的。

于是我利用课上提问他最简单的问题,课间谈心,课后辅导等多种渠道亲近他。

在学校他身体不舒服,我亲自给他倒水照顾他,俗话说:真诚所挚,金石为开,他感到了我对他的爱护,感觉她对我的关心不再那么抗拒和抵触了以后,我给他讲自卑感受的危害性。

慢慢地,我发现他真的开始变了,于是我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他这刚刚萌发的积极性,使他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三、以集体的温暖化开动土之前他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

要想改变这种想法,必须用友情的力量来感化她。

要知道,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

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

因此,我让他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性格开朗的高兴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是自己的益友,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慢慢地,他也会主动和身边几个同学交流。

我悄悄地告诉她,其实还有很多同学也想与你交朋友,你可以把自己的那些有趣的童话故事书和大家分享呀!四、树立上进的信心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困生,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她们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自我意识,让她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上进的信心。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写字很好,所以我经常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表扬他,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消除自卑感。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行为已经得到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感觉到自己不比别人差,心里非常的满足,犯错误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了,有时在课堂上还能看到她高高举起的小手。

我知道,他变得自信了。

现在,我可以经常看到裴家伟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他和同学们在一起游戏的欢快场面,看到他在学习上的一次次进步,我的心里特别的欣慰。

【思考感悟】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

学生没有绝对的好坏,她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老师愿意去关注她们,用心去教育她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那么,她们也会成为我们心目中的“优秀学生”。

让我们一起帮助这些迷途的孩子找到正确的路吧!后进生教育案例第3篇小孙同学是我们班一位较为典型的“后进生”。

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喜欢玩电脑游戏,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的作业都马虎了事,有抄袭现象,学习习惯很差,平时父母管不住,让老师非常头疼。

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对小孙同学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心中有了数:他的这种不好的行为习惯主要是小学阶段形成的,由于父母疏于管教,同时他又迷恋上了电脑游戏,而爷爷奶奶又疼爱有加,没有加以及时的干涉和疏导,长期以来,导致了他的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

长此以往,他对学习也就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自然出现反应偏慢这种状态。

反过来,学习上的不如意又加剧了其自卑感,并使其不断内化。

最终让他变成了这种行为状态。

针对小孙的情况,用常规的谈话、批评、表扬显然收效不大。

他失去的是自我心理暗示,因此,必须先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其它工作才能开展。

在征得家长、任课老师及同学们的理解支持帮助下,我准备这样一步一步的帮助他:首先:对他一开始的目标降低一点,让其也能够体验成功。

平时情况也表明,跟一个屡战屡败者大谈增强信心之类的话意义并不大;事实也证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学生仍十分看重。

因此,针对他的状况,我把有效提高他的学习成果作为其增强信心的切人点,让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提高他的积极性,树立他在班级中的良好形象,具体做法为:1、分析现状,提出目标。

根据对他平时学习情况的观察,我发现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也不是最差,但总体仍偏差,不仅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更是显得吃力,而且由于学习习惯差和懒惰,对于基础性,识记性的学科知识掌握得也很差。

对此,我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具体讨论他的学习目标问题,针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的现状,我与他共同制定了相对其它同学较低的目标,定位于书本的基础,背公式概念、做基本题,难的不作要求,比如,每天自己抽空到我这边来背诵一首古诗。

目标的接近,使他有了试一试的信心。

2、对他进行具体指导,帮助他实现目标。

目标提出后,要做到并不易,而做不到显然又无法达到转化的目的。

为此,我协同其它任课老师及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给他各科搭配一个小帮手。

他看到这么多老师同学全力帮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和配合。

果然,在接下来的课堂表现以及老师在平时所进行的小测验或者默写、背诵等,尽管情况也不是特别理想,但较以前进步是明显的。

同时,他担任劳动委员,每次的劳动卫生时,他都能够以身作则,再苦再累的活他都毫无怨言,这样,他在同学心目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让他体验到了受人尊重的自豪感。

3、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表扬,让其体验成功。

有了成绩的进步,哪怕就是一次默写情况的好转,我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对他的进步进行了一番表扬,此后的上课,他显然比以前投入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