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12篇(优秀版)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12篇(优秀版)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和谐家庭事迹材料(一):在xx市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民组有这样一个家庭,15年里,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们传为话。

一走进xx、李xx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洁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

xx的82岁母亲杨善秀老人正坐在沙发上,高兴地看着电视节目。

每当客人、邻居和老人谈起她的儿媳李xx时,老人个性满足地说:结婚就在一齐住,15年,我这儿媳没的挑。

这15年里洗洗涮涮都是她的事,亲闺女也比不上她。

有好吃的他们就吃一顿,然后留下来我多吃几顿。

李xx,今年38岁,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

她依托科技脱贫致富,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忙困难乡亲,最后赢得了家和、民富、万事兴,树立起新时期农村青年妇女的新形象。

1993年,李xx嫁到了xx街道办事处xx行政村xx村村民老李家,当时应对她的是这样的状况:3万多元的债务,上有公婆、下有小姑子和5个哥哥邻居们在背地里议论:老李家里里外外一大堆操心事,老的老,小的小,苦日子在后头呢,过不了多久,新媳妇就得分家另过。

然而,善良、正直与不服输的个性使李xx勇敢地理解了这一切,并知难而进。

她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路,让日子一天天过得好起来,建立出一个礼貌富裕的家庭。

老李家原有两亩葡萄田,李xx利用自家的这一条件,把脱贫致富的目光选定在发展葡萄种植业上。

她透过到外地学习取经,到市场考察行情,意识到要使种植葡萄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务必更新品种,选取产量高、口味好、适合市场需求的葡萄。

她的想法开始曾遭到婆婆和家人的坚决反对,他们满足于老品种带来的既得微薄经济收入,生怕李xx搞新品种砸了锅。

在李xx的一再说服下,家人最后同意留出三分地做实验田。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向娘家借了4000元钱,买来了新品种葡萄苗,一头扎进实验田里,精心栽培,细心管理,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她还在葡萄档间种上百合花等矮棵作物,当年便收回4000元的投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努力最后有了回报:新品种结出的葡萄果粒大、颜色正、味道好,一上市便供不应求。

葡萄给家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但还清了3万多元的债务,而且还建了5间房子,整套的家用电器也搬回了家。

日子越过越红火,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在家庭美德方面,15年如一日,李xx精心伺候着老人,从不嫌脏,毫无怨言,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当谈起家庭和睦的原因时,李xx觉得这是父母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传统,而尊老爱幼的言传身教又影响了下一代子女。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1994年的春天,xx、李xx的女儿李xx出世了,看着活泼可爱的女儿,xx、李xx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他们商量着响应国家号召,只要一个孩子,于是在婆婆的支持下他们很快领区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婆婆杨善秀每一天照看孩子忙忙碌碌,儿子儿媳心里十分感动,这更增加了这个大家庭的亲情。

从此以后,这个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份天伦之乐。

现如今的李xx是个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六年级学生,担任六年级中队的中队长。

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我,虚心理解老师的教育、帮忙。

她从小就懂得遵守纪律,讲礼貌,热爱群众,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用心带领少先队员参加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

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地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超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我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我查阅资料解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最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她从一年级至今学习成绩均能持续在班级的前五名。

几年来,李xx同学多次获得表彰,自一年级以来,每学期都荣获学校三好生的称号,还几次获学校优秀班干部的称号。

此外,她还多次在校级的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在成绩面前,她从不骄傲,仍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标准。

15年里,在xx、李xx的记忆中,全家人始终都互相关爱,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事情就坐下来共同商量。

这样幸福和睦的家庭不仅仅让全家人感到温暖,同时也带动了全村108户家庭争创礼貌家庭的用心性。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二):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我时刻牢记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服务宗旨。

为民解困、做灾民的贴心人。

灾害发生时,我总在第一时光赶赴灾害现场,及时组织群众抢险救灾,稳定其情绪,安抚灾民,并鼓励灾民生产自救,尽快争取政府对灾区群众进行救助,把救灾款、物等及时地送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尊老爱老,做老年人的暖心人。

黄道乡敬老院的房屋全是九十年代初期建设的砖瓦旧房,十分简陋,为了不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我想尽一切办法向上级争取资金,并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投资30余万元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新增院民住房20余间,娱乐场所80㎡,修建3个出租门面,并对院内进行美化、绿化,与此同时,每逢春节,老年节,还组织发动敬老献爱心活动,中小学、卫生院等单位纷纷送去慰问物品,目前,院内供养对象25人,使他们体会到虽然没有子女,但也能享受到儿女福,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二、互敬互爱,和谐维家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2003年我和爱人结婚以来,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忙。

2005年爸爸因病去逝,我和老婆就把妈妈接过来和我们住在一齐,对妈妈我们很既尊重又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她请教,听取她的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平时从不一样途径、用不一样方法孝敬她,如出差在外买好吃的食物、买好的衣服给她,逢年过节给她送上礼物等。

同样的,妈妈对我们也个性的关心,经常买些我们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留给我们;她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光,争取在我们下班回家后立刻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

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必须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就应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

我和老婆我都忙于工作,儿子又还小,经常加班加点,为了支持我们的工作,为了不让我们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带孙子、做家务等职责,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

她既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一样,但是家庭中从没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构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和谐家庭。

三、夫妻恩爱,同舟共济我夫妻俩恩爱和睦,一齐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

我们都在单位上上班,平常工作繁重,个性是我,由于工作性质有时不能回家,她也毫无怨言,但我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

生活上能同舟共济,事业互相鼓励,不弃不垒,下班回家后为了让劳累的妈妈多休息一会,我们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承担家务事,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

因此,我俩因生活琐事从未吵架。

四、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我夫妻俩不管多忙,也抽时光教育孩子。

我们全家统一教育思想,不能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我夫妻俩首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给机会让他孝敬长辈;发现他对人有不敬的行为及时教育、引导,使他学会辨明是非,改正缺点。

为了培养他的独立生活潜力我们教他扫地、擦家俱等家务事,尽量给机会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的事情让他参与做。

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我们四口之家中,我们都热爱学习,用心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用心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没有参与黄、赌、毒等违法活动,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是乡纪委副书记、民政办主任,带头廉洁奉公,依法行政,从来没有为了个人利益而收受贿赂、以权谋私;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十分强。

六、邻里团结,互相帮忙我们住的楼栋有一半住户是退休干部,大多子女不在身边。

他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忙。

下水道堵塞,我们去疏通;楼梯、煤房通道肮脏,我们去打扫由于这样,我们与邻近住户能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关系十分融洽。

七、崇尚科学,倡导礼貌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礼貌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

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

家人根据自我的年龄、爱好、时光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我夫妻俩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去街上和广场散步,放松情绪、沟通感情、探讨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节假日一家人到重庆、九龙洞、凤凰等地方游玩,增进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由于我们平时崇尚礼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关爱,讲职责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构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和谐家庭事迹材料(三):我叫寅卓,59岁,中共党员,文物管理所干部;妻子王素平,57岁,中共党员,三圣院学区小学高级教师。

我们的家庭是三世同堂的九口之家,虽然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夫妻恩爱,同舟共济1981年我与妻子王素平结婚,一年后生育了小儿子lh。

当时尽管我们工资微薄生活窘迫,但我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齐承载生活工作的重压,使我们婚后的日子过的和谐而温馨,工作上也取得不凡的业绩。

1982年秋天,我在学校不慎烫伤右腿伤势很重,妻子立即把我接到岳父家治疗休养。

她走村串巷跑医院买来獾油和冰片,请医生为我配置了烫伤药膏,精心照顾了我一个多月。

妻子生育头胎后按照政策需要夫妻一方做绝育手术,妻子怕让患有气喘病的我做手术影响健康,便不顾娘家人的反对在孩子百天后毅然到县医院做了绝育手术。

妻子的关爱感动了我,看到妻子经常因教毕业班而身心疲惫时,我就主动把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儿全包了下来,一向坚持到此刻。

妻子有病时经常忘了吃药,我就取好药片放在她手中监督她喝下,遇到我出差时就用手机遥控督促她吃药后才挂机,我俩不管是谁上班出门前,总会听到另一半温馨的祝福。

30年来我俩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父亲恩爱,很少因生活琐事而吵架。

在政治上妻子作为老党员经常对我言传身教,帮忙我于1989年加入了党组织。

在事业上我们相互支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

1991年我为她报名参加了成人函授和县师范的进修学习,提高了她的教学潜力,1993年被评审为小学高级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