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治市城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长治市城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长治市城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汲取(jí)诘难(jié)脂粉(zhǐ)B . 玄虚(xuán)诓骗(kuāng)怡情(dài)C . 藻饰(zǎo)狡黠(xiá)要诀(jué)D . 锲而不舍(qì)咬文嚼字(jiáo)滞碍(zhì)2. (2分) (2017七上·长沙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伫蓄造仿朗润絮絮叨叨B . 烘托嘹亮憔悴翻来覆去C . 镶嵌黄晕烂漫喜出忘外D . 决别竦峙抖擞拙拙逼人3. (2分) (2019九下·乌海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 早晨雪停了,好一派红妆素裹的绚丽景象。

B .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C . 从建国之初的百废俱兴到今天的气象万千,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迎来了六十华诞!D . 他到我们班来检查卫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他想学习我们班抓卫生的方法。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选项是()A . 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B . 可可马上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C . 一天,又在他睡午觉的时候,我忽然听见他在阳台上像大兵似的大声咒骂起来……D . 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

5.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 . 通过湘潭火车站的改扩建,河西新城区将得到快速发展,河西商贸中心将逐步形成,不久这里可望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C . 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D . 毕业在即,骊歌唱响,让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来我们同窗共读、互相切磋、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6. (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 ⑥①②⑤④③B . ②①⑥⑤③④C . ⑥②⑤①③④D . ②⑥①⑤④③7. (2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元曲,完成下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 曲的主题是吊古抒怀,表达了悲愤伤感之情,揭示出人民的悲惨命运所在。

B . 写法上把写景、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特别是曲末评议历代兴亡和百姓的关系,引人深思。

C . 曲中所反映的是明代现实生活的写照,饱含着人民的血泪。

D . 这首怀古曲是从人民的命运着眼去评判历史,其思想境界远远高出一般的怀古之作。

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皇帝的新装》、《蚊子和狮子》、《丑小鸭》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充满着童真童趣。

D . 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童年》中阿廖沙跟着宽厚善良的外祖母生活,外祖父虽然对家人贪婪吝啬,但却把钱借给了贫穷的犹太人,还资助了毛皮商人“马鞭子”。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15分)9. (15分) (2020九下·福州月考) 背默。

(1) 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3)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________。

余立侍左右,________ ,俯身倾耳以请;________ ,色愈恭,礼愈至。

(4)至舍,________ , ________,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5)日侍坐备顾问,________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6)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7)左牵黄,右擎苍,________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________ 。

(8)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9)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

________ ,殊未屑!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丰乐亭:在今安徽省滁州市,是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滁州时修建,写有名文《丰乐亭记》。

长郊:广阔的郊野。

春将老:春将暮,春天快要结束。

(1)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2)诗歌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1. (11分)班级举行“我看网络语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分析数据】下面是某同学针对“网络语言有何优势”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所取得的数据,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2)【陈述看法】阅读下面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方式,因为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简洁准确,久而久之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

对网络语言批评者中,声音最为响亮的当属一些语言学家。

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颠覆。

(3)【跟帖互动】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网络语言”不规范的帖子,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以发帖的方式与他人互动。

小蜜蜂:如“恐龙(丑女)”这样的网络词语,是与原意根本不相关的,用在正式的文件中,一是不庄重,二是肯定有一部分人看不懂,这样的词语不会有很长的生命力。

我的帖子: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12. (17分)(2019·合肥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优秀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一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会把语文的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

六年级的党子怡同学说:“我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课程几乎是排满的,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也被妈妈报的数学提高班占用。

别说安排时间专门学习语文了,连想歌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问题确实很严重,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

甚至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

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一张字迹歪歪扭扭的请假条让老师哭笑不得:“亲爱的老师,我因感冒去看‘衣生’,3KU,老师。

”很明显,“衣生”确实吓到了老师,“3KU”(THANK YOU)也让老师摸不着头脑,而经过多次纠正以后,他仍然认为自己是对的。

【材料二】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余光中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每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字,不喜欢千古传诵至今的诗词歌赋,茫然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断流一样会凄然感慨,却欲哭无泪。

——杨启亮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就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雪雰我们需要提高英语的能力,是在提高我们使用这一个工具的能力。

但是工具跟你的灵魂,你不能把它混为一谈,你的灵魂还是你自己。

对于汉语的掌握的最深刻最高的境界,才是你的灵魂。

——龙应台【材料三】全球“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的深层次分析近来,数家西方大通讯社和主流媒体从各自的角度发表长篇报道,聚焦全球范围的汉语热现象,掀起一波介绍汉语热的热潮。

汉语热已经超越了语言版图,成为一种融合经济与文化的“全球现象”。

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开汉语课的中小学更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

中国教育部日前对外发布了近5年来外国赴华留学生年增两成的消息。

“汉语热”与“留学中国热”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经济层面的。

十年前,外国人学汉语,也许大多是为去中国工作做实际准备;今天,他们学汉语,是看好中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相信汉语作为强势语言的未来地位,以期搭上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其次,是文化的期待。

中国经济20多年来以GDP年平均增长10%的高速发展,堪称奇迹。

但须知:必有文化的支撑。

只有以汉语为工具,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依托,才能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把握先机。

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在这一轮抢占先机的热潮中,自然有近水楼台之利。

但在与外国人的竞争中,能否先得月,还要看他们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

进一步加深对祖国的了解,补上文化课,堪称当务之急。

(1)请给【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加个标题。

(2)阅读【材料三】,请问第二段、第三段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

(3)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

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在这一轮抢占先机的热潮中,自然有近水楼台之利。

但在与外国人的竞争中,能否先得月,还要看他们在文化上下的功夫如何。

①“近水楼台”是指________。

②“先得月”是指________。

(4)读完上述三则材料,你对汉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分别有什么认识?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不朽之盛事①书写了给人读,人读了书又写书,写了书再给更多的人读。

文化就是这么传承的,也是这么发展的。

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靠的是包括写书在内的这样一些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中国最早的书,是刻在兽骨上的,后来是竹简,再后来是刻板、活字印成的纸书,如今是电脑页面,是数字化的书。

②花开花谢,往来古今,许多写书的人不在了,而他的书仍在,仍有人在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