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心肌炎
? 利多卡因:多源频发室早、RonT型性室早以及室速时应 用利多卡因治疗。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mg/kg , 5-10 min 后可重复, 病情稳定后按20-50μg/ ( kg.min) 速度静脉滴注 维持。
? 心律平:室上速及室速可选用,但有心衰、休克者慎用。 ? 直流电复律:当发生严重的室颤和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动过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
PICU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大多增高显著 ? 肌钙蛋白阳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
?1.ST-T 改变,心肌梗死样改变, QRS波低电压等
?2.快速心律失常 :早搏(联律,多源或RonT室早)
?
心动过速 (室速 ,室上速 )
?
心室颤动
?3.缓慢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三度 )
ST-T 改变
心肌梗死样改变
室性早搏(二联律)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辅助检查:心脏彩超
?左室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幅度下 降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下降 (正常 75%)
? 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 (正常 30%)
?诊断:诊断标准
?
室内传导阻滞
?
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
?
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
辅助检查:心电图
?陈凤莲等曾报道6例暴发性心肌炎心电图表 现为坏死性Q波、ST段损伤型改变、ST— T呈单向曲线,类似急性心肌梗塞时的心电 图表现
陈凤莲等. 类急性心肌梗塞样的暴发性心肌炎 临床分析[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9) : 1618
速时,应当应用直流电复律治疗,但对洋地黄中毒者禁用。
治疗(五):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
? 异丙基肾上腺素: 适用于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室内三支阻滞或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及显著的 窦性心动过缓等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儿 ,0.5mg加入 在10%葡萄糖溶液 250ml中缓慢滴注, 0.050.5ug/kg.min ,并根据心率、节律调速。
?呼吸道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诉的患儿 ,若同时 ? 伴不能解释的精神极差、明显乏力、面色苍 ?白、末梢循环不良时 ,要考虑到暴发性心肌炎 ? 的可能。
治疗
?治疗目标: 维持患儿正常的心输出量,
?
以保证正常的组织灌注。
治疗
?一、 一般治疗 ?二、 营养心肌治疗 ?三、 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四、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五、 严重心律失常的治疗 ?六、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 ?七、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八、 抗病毒治疗 ?九、 机械通气 ?十、 机械辅助支持
? 果糖二磷酸钠: 每次1-2ml/kg,每日1-2次静滴
? 辅酶Q10: 每次5-10mg,每日3次口服
治疗(三):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多巴胺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米力农: ? 在此时应用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们能够
在强心的同时,还降低心脏负荷。多巴胺 5μg/ ( kg.min) 静脉输入。米力农负荷量 25~75ug/㎏,5~10分钟缓慢静注,以后 每分钟0.25~1.0ug/㎏维持,每日最大剂量 不超过1.13mg/㎏。
联(I、II、aVF、V5)的ST-T 改变持续 4天以上 伴动态变化;出现窦房传导阻滞、 AVB 、完全性 右或左束支阻滞、呈联律、多形、多源、成对或 并行性早搏、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心 动过速、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及异常 Q波。
?CK-MB升高或肌钙蛋白 T或肌钙蛋白 I阳性
早期识别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猛、 预后凶险,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误诊。
治疗(四):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μg/ ( kg.min) 静脉输 入。
? 大剂量维生素C:对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明 显,150-200mg/kg ,以10 %葡萄糖注射液 在5-10分钟内缓慢注入,必要时12h后可重 复一次。
治疗(五):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
? 乙胺碘呋酮:不影响心功能,因此,在暴发性心肌炎时发生 室上速及室速可选用。用法为负荷量5mg/ kg ,1 小时以上 静脉输入,然后以5-15μg/ (kg·min) 静滴,见效后逐渐减量。
治疗(一):一般治疗
?心电、血压监护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吸氧 ? 烦躁时镇静 ? 告病危 ? 控制静脉入液量和速度
治疗(二):营养心肌治疗
?大剂量维生素 C:每次150-200mg/kg , 在5-10 ? 分钟内缓慢注入 ,必要时12h后可重复一次。
? 磷酸肌酸钠: 每次0.5-1g,每日1次,在30分钟 ? 内静脉滴注。
?临床上有以下情况要高度重视,及时行心 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抢 救
早期识别
?有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表现者 ? ? 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 ? 末梢紫绀、皮肤湿冷脉搏细弱 ? 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 心动过速或奔马律
早期识别
? 以心外症状为首发表现而精神萎靡者
? 暴发性心肌炎的首发症状常为心外症状,其中 以腹痛、腹胀、呕吐为主。当以消化道、
治疗(三):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洋地黄: ? 暴发型心肌炎时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性
增高,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因此, 应用洋地黄 类强心药应非常小心,一般主张应用抗心衰 剂量的1/2或2/3 为宜,而且不应当应用快速 洋地黄化的用法。
治疗(三):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利尿剂: ? 减轻心脏前负荷,适用于心力衰竭及肺
水肿患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慎用利尿 剂,因为可以加重低血压及减少冠脉血流 灌注。
治疗(四):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心源性休克时往往无明显的血容量减少, 故与其它类型休克的扩容原则不同,
? 首次输液可用5-10ml/kg的生理盐水,于30 分钟静脉滴注。
? 全日入液总量不应超过50ml/kg.d,最好根 据中心静脉压来决定补液量。输液速度应 用输液泵控制。
?1.出现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2.心电图明显异常 ?3.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功能障碍 ?4.近期有病毒感染性疾病史 ?5.无心肌病病史
临床诊断标准 ---1999年制订
? 急慢性心功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 心脏扩大(胸片或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心电图改变: 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