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考研食品色素

2020年考研食品色素

如:
助色团:有些基团的吸收波段在紫外区,不可能 发色,但当它们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整个分子 对光的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类基团被称为助 色团
如:
7.3卟啉类色素
由4个吡咯联成的环称为卟吩,当卟吩环带有取 代基时,称为卟啉类化合物
1、叶绿素
(1)结构
原指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绿色色素。现 在延伸至所有起光合作用的卟啉色素。
在碱性条件下(pH 9.0),对热非常稳定。 在pH 3.0的酸性条件下,叶绿素不稳定。
加入钠、镁、钙的盐酸盐能降低叶绿 素脱镁反应的速度。 绿色蔬莱在加工前用石灰水或Mg(OH)2 提高pH,有利于保持蔬菜的鲜绿色。
(3)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a 光、氧 (正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素会受到周围类胡萝卜素
1.酶促反应 叶绿素酶是唯一能使 叶绿素降解的酶,使 植醇从叶绿素及脱镁 叶绿素上脱落。 活力变化较大 最适温度60~82.2℃
2 热与酸
叶绿素(绿色) 脱镁叶绿素(橄榄褐色)
叶绿素的铜或锌络合物(绿色)。
铜代叶绿素的色泽最鲜亮,对光和热较稳定,是理想的食 品着色剂。
pH 会影响叶绿素的降解
应用举例
化学和颜色—变 色反应
新鲜肉 的色泽 变化
3.腌肉色素
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发色原理如下:
亚硝酰基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 亚硝酰基肌红蛋白(桃红色)
在腌制开始时,若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肌红 蛋白立刻被氧化为硝酸肌红蛋白(NMb)。
在还原剂存在下受热时,NMb转化为绿色的 硝基氯化血红素。
和脂类保护,避免了光的破坏作用。植物衰老或者叶绿素被 从组织中提取出来以后,失去了这种保护) b 酶(包括脂肪氧合酶----会使得叶绿素降解生成非叶绿素化 合物 c 酸、热 d 水分活度 食品在脱水过程中,叶绿素转变为脱镁叶绿素的速率与食品 在脱水前的热烫程度有直接关系。菠菜经过热烫、冷冻干燥, 叶绿素a转变为脱镁叶绿素a,比对应的叶绿素b转变块2.5倍 e 辐照和辐照后保存的过程中,叶绿素及脱镁叶绿素均会发 生降解 f盐
放血后色泽的90%以上 是由肌红蛋白产生
鱼类毛细血管少,白色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是球 蛋白,其结构为血红素中 的铁在卟啉环平面的上下 方再与配位体进行配位, 达到配位数为6的化合物
氧或水
铁原子的6个配位键
4个被4个吡咯环的氮 原子占据
咪唑基
第五个与球蛋白的组 氨酸残基键合
第六个可与各种配基 的电负性原子结合
授予FD&C号,意味着可用于食品、药物与化妆品。
沉淀色料: 由染料和基质构成的,可分散于油相。 通过吸附、共沉淀或化学反应结合。
整个体系包括水溶性基本染料以及许可的不溶性 基质。
目前只有氧化铝被获准作为基质使用。
着色剂的分类
食品天然色素的分类
动物肌肉中的色素 血红素化合物 植物色素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类与其他酚类 天然色素一般对光、热、pH、氧气等敏感,它们
血红蛋白
由4个肌红蛋白构成,是一个四聚体
肉中的主要色素
(2)性质
化学与颜色-----氧化反应 肉的颜色取决于: 肌红蛋白的化学状态 氧化状态(卟啉环中Fe2+或Fe3+) 与血红素键合的配基的种类 球蛋白的状态
a 氧合作用:
血红素中的亚铁与一分子氧(分子态氧)以配位键结 合,生成氧合肌红蛋白(MbO2),而亚铁原子不被氧 化,这种作用称为氧合作用
要为氧氧合作用 利于形成鲜红色
的MbO 2
氧分压对3种肌红蛋白的影响
完全排除氧气能将血红素的氧化降低到最小程度。 血球蛋白的存在能降低氧化速度。 pH低时氧化反应进行较快。 痕量元素特别是铜会促进自动氧化。 与Mb相比,MbO2 自动氧化的速度较低。
肉变为鲜红色
b 氧化作用:
血红素中的亚铁与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铁血 红素的作用称为氧化作用
卟啉环中的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肌红蛋白(MMb)
紫红色的肌红蛋白和鲜红色的氧合肌红蛋白变为棕红 色(褐色)的MMb
高铁肌红蛋白无法键合分子态氧,第六个配位键的位 置上只能键合水。
低氧压时 (1~20mmHg)主
的变化会导致食品在加工贮存中变色或褪色。 合成色素颜色鲜艳稳定,但安全性较差。
7.2物质的呈色机理
人肉眼观察到颜色是由于物质吸收了可见光区 (约380~780nm)的某些波长的光后,透过光所 呈现出的颜色。
即:人们看到的颜色是被吸收光的互补色
不同波长光的颜色及其互补色
发色团:在紫外或可见光区(200~800nm)具有吸 收峰的基团被称为发色团,发色团均具有双键
在无氧状态下,亚硝酰基肌红蛋白相当稳定, 但对光敏感。
HNO2的作用
(1)发色 (2)抑菌 (3)产生腌肉制品特有的风味 但过量使用安全性不好,在食品中导致亚硝
植醇(类异戊二烯结 构的20碳醇
脱镁叶绿母环: 9位碳与10位碳成 环的卟啉
脱镁叶绿环:不 含镁,7位被一个 长碳链醇(植醇 或法呢醇)酯化
叶绿素衍生物可借助可见吸收光谱进行鉴定。 红光区:600~700nm。 蓝光区:400~500nm。
在高等植物中,叶绿 素a:b≈3:1。
(2)叶绿素的稳定性
第七章 食品色素和着色剂
内容提要:
掌握几类主要色素的结构、性质、在食品贮藏加 工中的变化及控制。
重点、难点:各色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其在 加工贮藏中的变化。
7.1概述
食品颜色:发射或反射可见光 380~770nm 色素: 植物或动物细胞与组织内的天然有色物质。 染料: 指能在其它东西上染色的物质。 食品级着色剂:官方机构的批准方可使用。 美国由FDA负责审核批准,称之为许可的着色剂,
(4)护绿方法
a 加碱护绿 b 高温瞬时灭菌 c 加入铜盐和锌盐的热烫液处理蔬菜罐头
2、血红素
(1)结构
血红素(Heme) 是亚铁卟啉化合 物 4个吡咯环的中央 有 1个铁原子 与4个吡咯的氮原 子构成复合物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是 动物肌肉的主要色素蛋 白质
肌肉红色来源于肌红蛋 白(Myoglobin,Mb) (70~80%)和血红蛋白 (Hemoglobin)(20~3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