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料场消防应急预案

料场消防应急预案

料场消防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录
1、编制说明 (1)
2、总则 (1)
2.1、目的 (1)
2.2、方针和原则 (1)
2.3、编制依据 (1)
3、架料堆场的基本概况 (2)
3、应急策划 (2)
3.1、架料堆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2)
3.2、相关规定、要求 (2)
4、应急目标 (2)
5、应急准备 (2)
5.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
5.1.1、应急组织机构:按照项目提出的相关要求,整个料场成立了
应急组织机构。

(2)
5.1.2、职责 (3)
5.2、料场的消防安全布置 (3)
6、应急措施 (3)
6.1、发生局部轻微着火时的应急措施 (3)
6.2、发生火势蔓延扩大的应急响应措施 (3)
6.3、人员自救常识 (4)
7、应急程序 (5)
8、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5)
8.1消防确认 (5)
8.2消防上报 (5)
8.3消防现场情况 (5)
8.4消防措施 (5)
8.5消防求救 (5)
9、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生产恢复工作 (5)
9.1事故报告 (5)
9.2事故统计 (6)
9.3事故分析总结 (6)
9.4进行奖惩 (6)
1、编制说明
为了提高消防应急能力,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针对中建三局京东方8.5代线架料堆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套料场消防专项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2、总则
2.1、目的
为了保护本项目料场施工人员在生产活动中的生命安全,保证建筑工程架料堆场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给项目及员工所造成的损失,根据《消防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项目实际,编制本预案。

2.2、方针和原则
架料堆场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消防应急救援的原则是“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灾害蔓延优先、保护环境和财产优先”。

2.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条例》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
6、《中建三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规定》
7、《中建三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中建三局(北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专项预案》
10、中建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11、北京市消防相关规范文件
12、中建三局京东方8.5代线项目消防专项应急预案
3、架料堆场的基本概况
架料堆场位于经海一路西侧,主要用于存放主体施工过程中的周转材料,如木枋、模板、跳板、钢管、扣件、碗扣、U托等。

3、应急策划
3.1、架料堆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架料堆场的消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3.1.1木枋、模板、跳板堆积区的安全防火;
3.1.2周转架料堆场进行焊接、切割等工作过程中的动火作业;
3.1.3料场内变压器、配电房、供电线路负荷控制等的电器消防。

3.2、相关规定、要求
3.2.1临时堆场应禁止明火作业、抽烟等,封闭式库房和加工车间应采用防火电器;并配备禁火标志和灭火设施。

3.2.2动火作业应遵守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3.2.3电气消防应严格按照临时用电设计方案规定,做好用电负荷控制。

3.2.4料具堆场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配备消防设施、开展消防知识和灭火及逃生常识宣传教育,落实定期消防检查和电路巡查。

4、应急目标
1、第一时间内消灭火灾点;
2、杜绝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和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
2、确保公司财产损失的最小化。

5、应急准备
5.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5.1.1、应急组织机构:按照项目提出的相关要求,整个料场成立了应急组织机构。

组长:唐玉波副组长:王学伟
组员:王刚、陈剑、黄荣华、石锐、分包方王平及其相关管理人员。

5.1.2、职责
由唐玉波经理负责整个料具堆场的消防布置,由王学伟负责具体过程的实施,其他组员予以配合。

5.2、料场的消防安全布置
5.2.1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设置安全标识、消防器材等;
5.2.2将料场分为木材区和周转架料区,并指派专人24小时巡守;
5.2.3对入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定期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禁止在聊场内吸烟、无证动火等行为;
5.2.4定期对场内消防安全器材进行检查,对于损坏或无法使用的器材及时更换。

6、应急措施
6.1、发生局部轻微着火时的应急措施
1、初起火灾往往面积小,燃烧范围不大,火势蔓延慢,烟雾小,火场温度低,扑救难度小、因此,迅速扑救初起火灾是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关键。

最先发现火灾发生地点员工应及时扑救。

2、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声呼喊,利用报警器、扩音器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用电话向现场指挥工长汇报。

现场指挥工长立即向片区及项目部报告,启动应急响应预案。

3、局部轻微着火应根据物资及其燃烧性,采取不同的灭火设备,电器火灾必须先拉闸断电,再使用ABC灭火器,严禁使用消防水灭火。

以免有错灭火设备而加大火势。

4、项目立即视情况对起火部位停电,根据起火位置立即利用现场消防设备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

6.2、发生火势蔓延扩大的应急响应措施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立即安排抢救组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波爱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时降低伤亡率、减少
事故损失的关键。

由于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教育和组织施工人员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火情,并对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及时控制住造成火灾事故的危害源始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灭火组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

同时还应尽快与消防救援人员一起及时控制火灾的扩展。

3、车辆引导组要及时注意场内消防部署,及时引导对灭火和人员撤离有影响的车辆转移到妥善地点,在消防车和救护车赶到现场时引导车辆进入现场。

4、保安组自始至终要维持好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火场及消防场地,保护消防设施,制止一切对消防活动起消极作用的行为。

5、联络组随时进行上传下达,保持信息畅通。

6.3、人员自救常识
1、火场遇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向安全出口逃生。

在通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尽量低头弯腰或匍匐前进,条件可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过火区时要迅速果断,不要吸气,以免被浓烟熏呛。

2、身上着火,千万不可奔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3、防止烧伤:身体已经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湿的衣物覆盖以亚灭火苗,后者尽快脱去燃烧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在一起,应用冷水浇湿或侵湿后,轻轻脱去或剪去。

4、冷却烧伤部位:用冷水冲洗、冷敷或浸泡肢体,降低皮肤温度。

5、用干净纱布或被单覆盖和包裹烧伤创面,切忌在烧伤处涂各种药水和药膏。

6、搬运烧伤伤员,动作要轻柔、平稳,尽量不要拖拉、滚动,以免加重皮肤损伤。

7.应急程序:
7.1火灾现场就近兼职消防灭火组人员对非爆炸、非封闭区域、无毒物质的火灾应执行:疏散、报告、扑灭、撤离等顺序;
7.2消防灭火组人员进入火场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现场工作组长在发现火灾可能造成结构破坏、有毒有害气体挥发、人员体力不支、灭火器材使用完毕等情况后,在采取火灾隔离等紧急措施后应立刻宣布灭火组人员撤离。

7.3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立即将情况汇报至唐玉波或王学伟处,由唐玉波或王学伟视火灾情况汇报相关领导后拨打消防电话119。

8、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8.1消防确认
先由消防灭火组检查确认所有火源均已扑灭;
8.2消防上报
消防灭火组上报现场工作组长;
8.3消防现场情况
现场工作组长联系各工作组,确认现场火灾已经扑灭、人员全部撤离并安置、伤员落实救治后,宣布应急救援工作基本结束;
8.4消防措施
将灭火情况上报公司,由公司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8.5消防求救
向外部公共消防机构求救的,其应急救援终止从其决定。

9、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生产恢复工作
9.1事故报告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9.2事故统计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9.3事故分析总结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9.4进行奖惩
依据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