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腿疼痛针灸治疗

腰腿疼痛针灸治疗

腰腿疼痛针灸治疗
摘要】腰腿痛是一组以腰部疼痛或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徵,它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好发於中,老年人,主要由腰肌劳损,炎症,风湿以及脊柱
退行性病变等多种疾病引起.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居民有80%的人在其工作年代
患过腰腿痛,瑞典居民有65%的人在其工作年代患过腰腿痛,且随?年龄的增长,发生
率亦逐渐增加.国内统计资料表明,腰腿痛患者的门诊率仅次於感冒和心血管疾病[1].本病病因复杂,疼痛时缓时重,缠绵不愈,复发率高.许多患者久治不愈而演变成慢性,顽固性腰腿痛,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采用针灸治疗腰腿痛
较为普遍,且临床疗效显著,兹将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关键词】辨别证候急性腰腿痛慢性腰腿痛针灸
(一)、临床症状
发病急,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腰痛连臀、胯、股外侧,或沿下肢走行放射
至足外踝。

患者呈强迫体位,咳嗽、打喷嚏时常加重,服止痛药大多不缓解。

辨证分型
风寒型:痛急,冷酸痛明显,背部拘急,俯仰转侧不利,日轻夜重,静卧痛
势不减,疼痛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走向为主,有感受风寒诱因,舌苔白腻,脉
沉迟而缓。

风热型:腰腿部掣痛并伴有热感,或烧灼感,遇凉则舒,活动后减轻,以足
少阳胆经走向为主,口苦烦热,小便黄赤,脉濡数或弦数。

瘀血阻络型:痛若针刺,痛有定处,拒按,有闪挫跌打外伤史,舌质紫暗或
有瘀斑,脉弦涩。

(二)、穴位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行为经,横行为络。

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分布于人体内外上下,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在经络循行线上,
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即为穴位。

针灸某些穴位,可以发挥其对应的经络作用,
调节人体脏腑气血,激发内在抗病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证实,针灸后,身体
内可产生一种被称为内腓肽的神秘物质,增加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并调节神经
功能。

针灸治疗腰痛自古至今,由来已久。

根据经验,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正确
选取穴位,对病情认真辨证,采用适当手法。

穴位选取主要有近选和远选两种。

近选是在病变处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进行针灸;远选则根据经络通行方向和主治
所及,在病变所在的经络上或与其相通的其他经络上选取穴位。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

腰痛取肾俞大肠俞阿是穴殷门;腿痛、关节病取梁丘健膝阳陵泉小肠俞阿是穴操作步骤:常规消毒上穴后,用大号不銹钢三角针穿入粗肠线或中号手术用
丝线,从一侧局麻处刺入皮下,穿过穴位,从另一侧局麻处出针,剪断线头。


后放开左手,断端即自动退入皮下,局部盖无菌纱布。

亦可用腰椎穿刺针或其他
粗注射针头刺入穴位,经针腔将约1厘米长的丝线或肠线送入穴位深部内,术后
伤口盖无菌纱布并固定之。

(三)、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腰痛也要辨证。

一般来说针偏泻,灸偏补,故虚证少针多灸,实证
多针少灸。

针刺手法也有补泻之分。

“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有瘀血者针刺出血。

疼痛部位浅表者宜浅刺,疼痛部位深在者宜深刺。

急性腰痛多扭挫跌扑所致,局部气滞血瘀,属于实证,宜用泻法。

治疗时,如病人腰部不能后伸,先用毫针刺人中或后溪穴位。

人中为督脉上
的穴位,通于腰脊;后溪穴为重要的八脉交会穴之一,也通于督脉,连于腰脊。

可作大幅度捻动,持续强刺激,促使病人改变体位,头部尽量后仰。

待腰部呈后
伸状态时,停止捻针,病人可作腰部俯仰活动,也可在他人扶持帮助下,做几次
下蹲站立运动。

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同时卧硬板床休息。

如疼痛仍未消失,可接着治疗5天,以免转为慢性腰痛。

特别要提请病人注
意的是,经初次治疗奏效后,虽然腰部肌肉保护性痉挛得到缓解,疼痛消失,活
动恢复,但此时损伤仍在,不宜过早中止治疗。

一般可以选取人中、后溪、大肠俞、腰阳俞、腰阳关、阿是穴、委中等穴位继续针灸。

并可将针插在穴位30分
钟(医学上称为留针),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也可在委中点刺出血。

慢性腰痛多为肝肾不足,兼夹瘀血寒湿,本虚标实。

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
治其本”的原则,慢性腰痛针刺多用补法或平刺,加灸法,多用温针。

疼痛缠绵以灸法为主。

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时参照急性腰痛,以泻法为主。

可近选腰阳关、十
七椎、气海俞、志室、腰眼、夹脊、次穷、肾俞、大肠俞、命门、阿是穴;远选
环跳、殷门、承扶、阳陵泉、委中、悬钟、承山、昆仑、飞扬等穴位。

以近选穴
位为主,伴有下肢放射痛者增加远选穴。

每次酌情选5—6个穴位,交替使用。

用毫针施以补法或平针法,留针30分钟,酌加灸法、电针等。

每日或隔日一次,
20天为一疗程。

腰痛的病因复杂,治疗不可拘泥常法。

除了以上常用方法外,急性腰痛还可
选用耳针疗法,即在耳朵上选取腰骶椎、腹、耳、神门等穴位,用短毫针进行强
刺激,或用埋针法。

慢性腰痛也可采用耳针疗法,选用腰骶椎、肾、膀胱、臀、腹、耳神门、上下屏尖等穴位。

或用王不留行籽等压在耳部穴位,进行刺激,即
耳穴压丸法。

还可在头皮选取穴位进行针灸,即为头皮针。

近年来,医学专家将古老的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新的方法,用于腰痛治疗。

如将复方当归注射液、骨宁注射液、强的松龙、普鲁卡因、维生
素B12、维生素Bl等药液注射到肾俞、大肠俞和阿是穴等穴位,即穴位注射法。

也可用激光照射穴位。

此外,温针灸仪、微波针灸仪、经穴灸疗仪、红外线真空
治疗仪、温灸药包(灵灸药棒)等也可用于腰痛治疗。

最后,要说明的是,针灸和其他优秀治疗方法一样,并非惟一有效方法,常
配合牵引、推拿、理疗、服药、贴膏药、配带腰围、骶管封闭等一起使用。

如效
果不佳,不应拒绝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或手术。

参考文献
[1]李佳庆王爱华;小小银针祛大病[N];健康时报;2003年.
[2]魏赟;一根银针,为基层医疗活血通络[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李守栋;电针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