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秋季《公共管理学》期末考核

2014年秋季《公共管理学》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管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 政府职能模式:政府职能模式是政府如何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的运行加以调控的方式、方法的总和,集中反映在政府所确立的经济体制和政府参与的经济运行机制之中。

2. 绩效评估,是确定并与员工沟通其工作进行的情况,且确定改进计划的过程。

绩效评估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励员工和改进绩效,并且作为公平的分配收入工资和晋升等组织激励的依据,同时可增强组织沟通、促进员工发展职业生涯,以及依法监督员工。

3. 政府失灵: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4.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方法。

5. 听证: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有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相互冲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2.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

(1)建立科学的、适合国情的职位分类制度。

(2)建立激励的、市场导向的人才保障制度。

(3)建立创新的、持续学习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度。

(4)建立严格的、赏罚分明的公共问责机制
3.简述电子政务与公共部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的意义。

电子政务与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知识管理将获取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通过网络与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发现和使用。

同时,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管理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信息资源共享,也就是把政府行政事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均纳入计算机管理,使之成为一种可供网络化查询利用(共享)的资源。

4.简述目标管理在政府部门的运用中所遇到一些问题。

从以下五个方面解答:
(1) 目标管理在封闭体系的组织中较易管理,但对于变动而且难以预测的动荡环境则不易使用。

因为此时日标往往难以设定。

(2) 目标管理存在信任问题。

在传统行政组织中。

目标往往是高层领导制定的,一般人员很少有参与机会,在执行过程中,一般人员也少有裁量权,目标管理要打破这种状况,也是不容易的。

(3) 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

不易量化。

其结果也不容易衡量。

(4)公共目标的制定过程,并非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而是一个政治过程,往往充满了多元目标的冲突。

(5)目标管理的实施通常以一年为周期,这种强调短期目标的管理.可能忽视了组织长期目标发展的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