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南交大继电保护课件——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西南交大继电保护课件——第四章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环流法
内部故障时:
IN IM,In Im
IJ I m I n 0
跳闸
外部故障或正常负荷时:
I N IM ,In Im
IJ I m I n 0
不动作
∑I——电流综合器
均压法 内部故障时:
IN IM,In Im
我国广泛采用!
(1)阻波器
为使高频信号只能在指定载 波通道内传输而不穿越到相邻线 路上,采用由电感线圈L和可变电 容器C并联的阻波器。其并联谐振 频率(50~300kHz),对高频信 号呈现极大阻抗,对工频信号只 表现约0.04小阻抗,不妨碍工频 能量传输。
(2)结合电容器
为使收、发信机与工频高压绝缘,同时使工频对地泄漏 电流减到极小,采用它,对工频信号呈现非常大的阻抗。
(3)连接滤波器
由一个可调空心变压器 及结合电容器组成不对称带 通滤波器,使所需频带的高 频电流能通过。带通滤波器 从线路一侧看入的阻抗与输 电线路波阻抗(约为400)匹 配,而从电缆一侧看入的阻 抗,与高频电缆波阻抗(100) 匹配。可避免高频信号的电 磁波在传送中发生反射,减 少高频能量附加衰耗。
l 180 (22 6 ) 100
为了避免误动,保护的闭锁角必须满足
l b 22 6 输电线路 100 越长,闭锁角 l b 22 6 y 越大 100
闭锁角确定后,必须对内部故障进行校验 对于M侧,相位差可达
l M 122 6 dz 100
情况较对称短路好得多
②保护范围外部故障
180 。 不考虑分布电容影响, I M 与 I N 相差 180 (22 L ) 。 最不利情况,可能达到
波形不连续
③闭锁角的整定
发生外部故障时,若无各环节造成的相角差,波形连续, 相角差为0 各环节存在相角差,两端高频信号的相位差可达
M侧与N侧高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达1220
再考虑,l公里信号传输延迟 L 100 6
l
对于M侧,高频信号机收到的信号具有 122 L 的相位差; 对于N侧,高频信号机收到的信号具有 122 L 的相位差。
对于不对称故障,只要K选择足够大就能保证两端电流
相位接近于同相——由短路点负序电压产生负序电流。
①最不利情况下的区内故障
内部对称短路,复合滤序器输 出正序电流,存在
E M 与 E N 相角差,δ=70°
d 60 , d 90 /
I M 与 I N 相差的角度达到100 0
再考虑,流互按10%误差曲线选择的最大误差 LH 7
bh 15 保护本身最大误差
' '
'
d1 为满足以上要求,当采用 d2 高频通道经常无电流,而在故 障时发出高频电流(即闭锁信 号)的方式构成保护时,实际 上可做成当短路电流为正半周, 使它操作高频发信机发出高频 电流,而在负半周则不发,如 此不断的交替进行。
这样当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由于两端的电流同相位, 如图( a ' )和(b ' ), 它们将同时发出闭锁信号也同时停止 ' 闭锁信号,如图( c )和( d ' )所示,因此,从两端收信机所 ' 收到的高频电流是间断的(图 e )。
相差动高 频保护原理接 线如图,由起 动元件、操作 元件和电流相 位比较元件组 成。
起动元件:I1 ~ I 4,I1和I 2 — 反应相电流,三相短路的起动元件 I 3和I 4 — 反应负序电流,不对称短路的起动元件 I1和I 3灵敏,I 2和I 4不灵敏
操作元件:1 K I 2 — 复合过滤器,操作互感器CH I 复合过滤器将三相电流过滤成单相电流, 经CH变换成电压 — 操作发信机 — 正半周发高频信号,负半周不发
四、相差动高频保护的基本原理 1、保护原理
比较被保护线路两端短路电流相位。电流给定正方向由 母线流向线路。
当 d1 点内部故障 时,理想情况下,两 端电流相位相同,两 端保护装置应动作, 使两端的断路器跳闸。 当 d 2 点外部故障 这样当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由于两端的电流同相位, 时,两端电流相位相 图3中的( a )和( b ), 它们将同时发出闭锁信号也同时停止 ' 闭锁信号,如图( c )和( d )所示,因此,从两端收信机所 差180°,保护装置不 ' 收到的高频电流是间断的(图 e )。 应动作。
允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 跳闸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部故障时,两端 保护应同时向对端发出允许信号,使保护装 置能够动作于跳闸,而当外部故障时,则收 不到这种信号,因而保护不能跳闸。
跳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于跳闸的充 分而必要条件。 实现这种保护是利用装设在每一端的电流速断、 距离1段或零序速断等保护,当其保护范围内部故 障而动作于跳闸的同时,还向对端发出跳闸信号, 可以不经过其它控制元件而直接使对端的断路器跳 闸。 采用这种工作方式时,两端保护的构成比较简 单,无需互相配合,但是必须要求每端发送跳闸信 号保护的动作范围小于线路的全长,而两端保护动 作范围之和应大于线路的全长。前者是为了保证动 作的选择性,后者则是为了保证全线上任一点故障 的快速的动作。
GBm 与GBn之间 有电流,GBm、 GBn 的原边有较大电流流 过,起动继电器跳闸 外部故障或正常 负荷时:
I N I M , I n I m U m U n
GBm与GBn之间无电流流过,不会起动继电器跳闸
二、基于光纤的纵联差动保护动作特性
环流法和均压法适用于短线路,对于长距离和超 长距离的输电线路,采用光纤通道十分必要。 基于光纤的纵联差动保护有如下原理:
(4)高频收、发信机
收信机由继电保护控制,通 常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 部分起动之后它才发出信号,有 时也可采用长期发信故障时停信 或改变信号频率的方式。高频收 信机接收由本端和对端所发送的 高频信号,经过比较判断之后, 再动作于继电保护,使之跳闸或 将它闭锁。
(5)接地刀闸
当检修连接滤波器时,接通接地刀闸6,使结合电容器 下端可靠接地。
比较元件:XB 本侧信号与对侧 信号,连续 — 区外 故障,不跳闸;间 断 — 区内故障 — 跳闸
2.相差动高频保护的相位特性与相继动作
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 线路两侧相位差
系统阻抗角不同
电流互感器和保护装置误差
高频信号传输延迟
内部故障时,收信机收到的两个高频信号不完全重迭
外部故障时,收信机收到的两个高频信号不会正好填满
三、高频信号的利用方式
高频通道工作方式
经常无高频电流(即故障时发信)
经常有高频电流(即长期发信) 在这两种方式中,以传送信号性质,分以下三种: 闭锁信号:收不到这种信号是高频保护动作跳 闸的必要条件。结合高频保护的工作原理,当外 部故障时,由一端的保护发出高频闭锁信号将两 端的保护闭锁,而当内部故障时,两端均不发因 而也收不到闭锁信号,保护即可动作于跳闸。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第四章
一、基本原理
输电线纵联保护
第一节 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
电流保护:Ⅰ段保护范围有限
距离保护:Ⅰ段保护范围为线路全长的80—85% 其余线路故障(如:15—20%),只能由第二段 的时限切除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重要线路不允许
实现线路全长范围内故障的无时限切除!
输电线路纵联保护: 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 线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 联结起来,将各端的电 气量(电流、功率的方 向等)传送到对端,将 两端的电气量比较,以 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 内还是在线路范围外, 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 护线路。
对相差动高频保护,外 部故障时,由对端送来的高 频脉冲电流信号正好填满本 端高频脉冲的空隙,使本端 保护闭锁。填满本端高频脉 冲空隙的对端高频脉冲就是 一种闭锁信号。在内部故障 时,没有这种填满空隙的脉 冲,就构成了保护跳闸的必 要条件。因此相差动高频保 护是一种传送闭锁信号的保 护,具有闭锁式保护的缺点, 需两套起动元件。
l 6 dz 对于N侧,相位差可达 N 122 100
④相继动作区
当线路长度增加后,闭锁角的整定值必然加大,动作角 要随之减小;另一方面,当保护范围内部故障时,M端高频信号 的相位差 也要随线路长度而增大。因此,当输电线路长度超 过一定距离以后,可能出现 的情况,此时M端的保护将 不能动作。 上述情况下,由于N端收到的高频信号相位差 随线路长度 增加而减小,因此N端的相位差必小于 ,N端能可靠动作。 为解决M端保护在内部故障时不能跳闸的问题,采用当N端 动作跳闸的同时,使它停止自己发信机所发送的高频信号,N端 停信以后,M端的收信机只收到自己所发信号。由于该信号是间 断的,间断角接近 。因此,M端的保护可立即动作跳闸。 保护装置的这种工作情况——即必须一端的保护先动作跳 闸以后,另一端的保护才能再动作跳闸,称“相继动作”。
小 结
基本内容: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输电线的 高频保护及输电线纵联保护的发展趋势保护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本章难点: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和高频保护 的工作原理。
保护范围外部故障时, d1 由于两端电流的相位相反, d2 如图(a)和(b),两个电 流仍然在它们自己的正半周 发出高频信号。因此,两个 高频电流发出的时间就相差 180°,如图(c)和(d) 所示。这样从两端收信机中 所收到的总信号就是一个连 续不断的高频电流(图e)。 由于信号在传输中有衰耗, 因此,送到对端的信号幅值 要小一些。
三、影响输电线纵联差动保护正确工作的因素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和不平衡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