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地消防保卫制度

建筑工地消防保卫制度

建筑工地消防保卫制度
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项目经理为工地的消防负责人,并现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防火管理制度及治安、保卫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的保卫制度
1、施工现场的重要入口应设警卫室,昼夜有值班人和做好值班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值班、交接班记录必须详细、真实。

2、保卫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坚守岗位、昼夜巡视。

保护施工现场财产不受损失。

3、保卫人员在执勤时必须佩戴执勤袖标,着装整齐。

4、外来人员无项目经理许可,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保卫人员对于外来施工车辆和人员必须做出进出施工现场的登记。

5、夜间值勤的保卫人员,必须巡视整个施工区域。

6、保卫人员现场巡视时,密切注意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机具设备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公司汇报。

7施工班组离场时,携带的工具、设备出场,必须有项目经理部的出门证方可带出。

8、在建工程内不准安排职工和他人居住。

工程内不准做仓库、不准堆积易燃可燃材料。

二、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制度
1、施工现场要有保卫消防制度、方案、预案,有消防保卫负责人和组
织。

现场建筑物内外消防道路和通道必须畅通。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2、施工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宜有消防平面布置图。

3、施工现场禁止吸烟,或设吸烟室。


4、施工现场24米以上的建筑按规定设置消防立管和专用水泵电源。

5、施工现场的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消防器材,及时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

6、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大于25米(消防水龙带覆盖范围是25米)时,应在楼梯口或醒目位置设置灭火器。

7、施工现场所有使用明火的地方,必须保证有专人值守,做到人走火灭。

8、保持消防道路通畅,一旦发生火警应立刻组织人员扑灭,必要时向消防部门报告。

9、临时工棚等设施支搭符合防盗防火要求,定期进行防盗防火教育,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10、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要求。

11、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12、施工现场夜间应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并要安排力量加强值班巡逻。

13、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发现超期、缺损的,及时向消防负责人汇报,及时更新。

故意损坏消防器材的人,
按照处罚办法进行处理。

保卫消防检查要有记录和整改措施。

14、焊、割作业点,氧气瓶、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15、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并严格执行“电焊十不烧”的规定。

16、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17、冬期施工采用保温加热措施时,应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巡逻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8、在建工程内伙房、库房不得兼做宿舍。

19、宿舍应设置开启式窗户,床铺不能超过两层,人均居住面积不应小于2.5㎡,且不能超过16人,通道宽度不应小于0.9米。

20、宿舍内严禁使用高功率电气或长明灯。

三、施工现场动用明火审批制度
1.一级动火审批制度:
禁火区域内: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各种受压设备;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比较密封的室内,地下室等场进行动火作业,由动火部门填写动火申请表,项目副经理召集项目安全员、施工负责人、焊工等进行现场检查,在落实安全防火措施的前提下,由项目副经理、焊工、项目安全员在申请单上签名,然后提交项目防火负责人审查后报公司,经公司安全部门主管防火工作负责人审核,在一周前将动火许可证和动火安全技
术措施方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及所在地区消防部门审查,经批准后方可动火。

2.二级动火审批制度:
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动火作业,小型油箱等容器、登高焊割、节假日期间等动火作业,由项目施工负责人在4天前填写动火许可证,并附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项目副经理召集项目安全员、施工负责人、焊工等进行现场检查,在落实防火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由项目副经理、焊工、项目安全员在申请单上签名,报公司安全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动火。

3.三级动火的审批制度:
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由申请动火者填写动火申请单,在3天前提出,经焊工监护人签署意见后,报项目防火负责人审查批准,方可动火。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